本文授权转自:五月三姜(ID:mayandginger)
两周前,大姜(大儿子)有个网络面试。
这是姜爸一个朋友公司组织的课程,给青少年科普投资常识。
要交费,价钱还不低……
所以,与其说是大姜“被面试”,不如说是看看对方能否说服大姜。
面试是在大姜自己房间进行的,房门没关。
我从门口经过时,正好听见面试官问:
那么大姜,你能不能说一下,为什么觉得这个课程适合你?
另外,你觉得它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提高?
我一愣……
还能有这样的操作?
当然,如果我和面试官一个立场,我会觉得面试官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一,直接假设“对方已经同意参加课程”。
二,把“挖掘课程优点”的任务抛给了对方。
从心理上,把“我在推销”,变成了“对你的考验”。
但我和大姜一个立场呀!
心里不由恼了一下:这是仗着年龄和阅历,在欺负小孩吗?
不过大姜平时反 PUA 意识不弱……
我想着他应该能识别出来对方的意图,然后再把问题抛回去:
对这个讲座,您了解肯定更多,不如您跟我介绍一下?
谁知道,他非但没有“反将一军”,反倒认真思考上了!
端着下巴想了一分钟后,大姜说:
我觉得这个项目是由一个投资公司组织的,会有很多实战经验……
和同龄人一起参加这种项目,会是个愉快的过程。
blabla……
作为一个“消费者”,他居然在认认真真地替卖家挖掘卖点……
简直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现实版……
我没再继续听下去,省得闹心。
结束后,我问大姜:
我:觉得怎么样?
大姜:挺好的。
我:想参加吗?
大姜:嗯……可以。
我:为什么呢?
大姜:我觉得这个项目是由一个投资公司组织的,会有很多实战经验……
他把刚才跟面试官说的几条又重复了一遍。
前一段我看某国产电视剧,说男主角是“自我攻略型男主”,我还以为是电视剧特产。
现在看看大姜……
艺术果然还是来自生活,这不就有“自我攻略型消费者”吗?
晚饭时,我把那个面试官的问题又讲了一遍,问大姜和二姜:
我:你们觉得他的问题有问题吗?
大姜:没有啊。
二姜思考了一下:嗯,这个问题,不应该由他来回答吗?为什么他会让大姜回答?
对啊!
这才是我在等待的反应!
大姜不好意思地笑了:
哦,我没想到……
一听见他提问,我就有点紧张,专门去想怎么更好地回答他的问题去了!
之前看到网上讨论:
互联网大厂为什么爱招 985 大学毕业生?
有个高赞回答是:
一,能上 985,说明智商、学习能力、努力程度都不错。
二,能上 985,说明已经在多年学业中成功被驯服,有问题会找自身原因,被质疑会更努力去证明自己。
别看我经常吐槽大姜“犟嘴”,但本质上,他还是一个很好很乖的“好孩子”。
但好孩子的另一面,往往是“已被驯服”,也容易“被PUA”。
一旦被质疑,他们看不清对方是否在偷换概念、甚至是恶意刁难,只会一门心思想“提高自己的表现”、“更努力地证明自己”。
▲ 图片来自pixabay
要是前两年遇上这种情况,同为“内耗敏感”人士的我,可能立刻就开始内疚了:
大姜这样,是因为他小时候我给对他太严厉了吧?
我也最爱挑他的刺,所以他才会对“别人挑刺”逆来顺受……
但现在,在“反内耗”上努力了几年的我,立刻掐灭了心里的内疚苗头。
而是告诉自己:
我自己敏感听话,生出一个敏感听话的孩子,这是很正常的,人力无法干扰。
所以,这不是我的错。
我对大姜的严格要求,最近有好转吗?语气有更温柔一些吗?
只要有,事情就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专注以后更重要。
不过度自省、时刻看到自己的进步、专注以后,都是反内耗绝招。
容易内耗的姐妹可以试试看。
于是我跟大姜说:
被质疑后,只想证明自己,妈妈年轻时也是这样的。
这是我们这类人的共性。
也不算缺点,因为它会让你成为一个比较上进、学习能力也比较强的人。
但情绪上容易内耗,也容易被别人的节奏带走。
妈妈已经吃了很多这方面的苦,不希望你再重复我的老路。
试试看,当别人质疑你时,别立刻紧张起来,光想着“该怎么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思考一下: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
好不好?
大姜很配合地点点头:好的妈妈,我会的妈妈。
太快了,让我都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失重感……
这是真听到心里去了?还是敷衍?
而且他这么容易被我说服,是不是还是太“乖”、太“听话”了?
▲ 图片来自pixabay
不是我“身在福中不知福”,大姜“乖”的时候,我心里反而比他跟我犟嘴的时候更担心。
二姜成绩一般,我对他的担心却少很多。
上周六我去湖边房子搞装修半天、累得腰酸背痛。
回到家一开门,看到饭桌上还摆着中午的外卖盒、地上也一片狼藉,乐高、睡衣袜子、水果皮扔了一地……
我当时就火了,披头就训:
把家里搞成了猪窝、一点都不知道收拾、你们三个是流浪汉吗?
你们以后是打算住在垃圾堆上吗?
三个娃的反应不一:
三姜好像没听见,原地继续玩乐高;
大姜立刻跳起来收拾,动作麻利迅速;
二姜慢悠悠起来,一边端杯子一边问我:妈妈,今天去湖边房子是不是很辛苦?还是有其他不愉快的事?
大姜还嘘他:嘘,别问了,别惹妈妈更生气了。
所以我在大姜眼里,一生气,就是恶龙喷火的形象吧……
听完他俩的对话,我好像被扎破的气球一样,胸腔里满满的怒气一下子没了……
二姜的话,当然没有让我更生气,而是提醒了我:是啊,我是不是因为其他事生气,然后借题发挥,把气撒在了孩子们身上?
大姜的话,则提醒了我:看看乱发火的结果吧——面对“潜在的不公”,孩子都不敢质疑了。
所以还是情绪稳定点吧!
教育和教导,好好说话也能做到。
孩子们可能已经在学校和社会中被“各种驯服”……
想让他们留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多给一点思想、反驳的自由……
本文转自公众号:五月三姜(ID:mayandginger),定居柏林的经济学博士,携手德国队友姜爸,和三个男娃斗智斗勇多年,用最鲜活的例子,讲最实用的育儿理念。
-每日教育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