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俄乌战争仍在继续。佛教,作为世界上第三大宗教,以其深邃的慈悲与不杀之道闻名。然而,这种教义是否意味着佛教徒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今这个充满冲突与纷争的世界中,佛教的教义能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和平视角?本文将深入探讨佛教如何看待杀生和战争,以及这些古老的智慧如何与现代社会相融合。

(一)佛陀的战争观

佛陀的智慧,就在于其对战争“度”的把握。有一次,佛陀到憍萨罗国的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当时,恒河中游的憍萨罗国,由波斯匿王统领,国势强盛,包括位于该国北方的迦毗罗卫国(佛陀的祖国)、南方的迦尸国等邻国,都臣服其下,成为他的附庸国,俨然是一方之强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摩揭陀国从阿阇世王继位后,讲求武功,也不断地出兵征讨邻国,成为恒河下游的一大强权。这样一来,憍萨罗国与摩揭陀国遂成为相邻而对峙的两大强权,两国经常有利益冲突而交恶,交战不断。

这一次,阿阇世王挥兵攻入西邻的迦尸国。而身为保护国的统领波斯匿王,则从北方出兵驰援,双方在迦尸国大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果,波斯匿王大败,狼狈地连随从都失散了,独自驾车逃回首都舍卫城。到舍卫城乞食的比丘,知道了这个情况,回来告诉了佛陀,佛陀因而说:

「战胜增怨敌,败苦卧不安,胜败二俱舍,卧觉寂静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次,阿阇世王挥兵直捣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以逸待劳,大败了来军,并且生擒了阿阇世王。波斯匿王念阿阇世王是他的侄子,本来与他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想没收他的军备后就放他算了。

于是,押着阿阇世王来见佛陀,想听听佛陀的意见。佛陀自然是十分赞成,并且说:

「力能破他军,还为他所坏,力能侵掠人,还为他所掠。

愚谓为无报,必受于大苦,若当命终时,乃知实有报。」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看到佛陀对战争的态度。战争带来的是憎恨、苦恼和恶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败仗的一方,下场必然十分妻惨,所以大家都想求胜。然而,胜利者从此就高枕无忧了吗?不是的!他得时时面对复仇者的挑战。战争如此,一般的胜负之争,也是如此。

而从历史来看,以暴制暴也通常都只有短暂的效果,正是俗话说的“冤冤相报何时了”。佛陀句话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双输的本质,无论是胜者还是败者,最终都将承受战争的恶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阿阇世王问佛

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最终选择皈依,但在面对面对战争与杀生的问题时,还是不免感到困惑。一次,他向佛陀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

如果士兵信奉不杀主义,遇到强盗也不还手,那如何保护人民和自己不受伤害呢?如果国王信奉和平主义,对于侵略也不抵抗,那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佛陀对此微微一笑,并没有直接回答阿阇世王的问题,开始缓缓讲起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