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名红军在路过贵州时突然消失,中央找寻多次都没有查到他们的下落。直到67年后,才从贵州一个村子里的一位老人口中,得知他们的下落……

1934年秋,因错误的指导路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为了保留有生力量不得不北上,伟大的长征由此开始。

长征刚刚开始,有一支800多人的部队消失不见,以至于建国后都没有这支部队的消息。时隔半个多世纪,当真相被揭开时,无不令人落泪。

1934年8月,红六军团两个师六个团合计9000余人从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一路上遭到国民党军队疯狂地围追堵截。

国民党武器装备和军队人数都在红军之上,战斗异常艰难,红六军团被迫分成三段,陷入危险境地。

10月中旬,部队行到困牛山,陷入重围的红六军若想脱身只能有人垫后,18师师长龙云和52团团长田海清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这800多名壮士在接下任务那一刻就没打算活着回去,在当时来看无论人数、武器装备、自然环境等,几乎所有因素都不支持能打赢这场仗,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拖住敌人追击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士们想到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但是战斗真的打响,想象与现实完全是两码事,仅第一次战斗就损失了300多人。

龙云和田海清商量决定将余下的400多人兵分两路,一来可以保存有生力量。二来可以为大部队争取更多的时间。

随后两个人带着各自的队伍行动,没想到竟成了最后一面,这800多人的部队也从那一天彻底消失了。

他们去哪了,经历了什么,没人知道。哪怕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没有这支部队的消息,直到67年后的2001年,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2001年,在石阡县党史部门工作的杨又铸偶然间得到一些关于困牛山战斗的相关资料。

作为相关从业者,杨又铸对革命历史还是很了解的,不过困牛山战役却很陌生,并且资料零零散散,无法看出具体内容。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又铸翻阅大量资料,拼凑在一起后整个事件慢慢与60多年前那支消失的部队有关系,于是他又走访当地人,或许能找到当时战斗的幸存者或者目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村里老人的指引下,杨又铸得知陈世荣是那场战役的幸存者,可惜的是,陈世荣于2001去世。好在他把过往的经历全部告诉了儿子。

借陈世荣儿子之口还原了那场战役的经过。

原来,龙云和田海清分开后各自突围。两支队伍都遇到了敌人的攻击,龙云所带的队伍损失巨大,他本人也身受重伤,眼看着战士所剩不多,龙云下令尽全力突围,能突出一个是一个,否则全都死在这里。

战士们为了掩护师长突围,有生力量几乎殆尽,受伤的龙云也没有突围成功,被国民党俘虏,换句话说,他带领的这支小队全军覆没。

敌人看得出龙云是一位将官,在他身上一定能获取更多的情报,于是国民党对龙云严刑拷打,后者作为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没有抛弃自己的信仰,没有向国民党吐露半个字。眼看着在龙云身上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国民党人最终将其折磨致死。

另一边田海清的局面更糟糕,他们被逼到悬崖峭壁之上,居高临下抵挡冲上来的敌人。眼看着短时间内拿不下这些红军,国民党用起了损招,他们抓来当地老百姓做掩体一步步向山顶推进。

红军战士多是农民子弟,看着被当成垫背的老乡,他们下不去手。但这样下去定会被敌人俘虏。这是一道难以选择的选择题,战士们毫无办法。

为了不伤害老乡,更不想做俘虏,战士们商量后决定跳下身后的悬崖,这是当下最好的选择。据回忆,当时战士们大多十六七岁的样子,作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

第一个跳下去了紧接着是第二个,随后一群人一拥而下,陈世荣是当时部队的司号员,他也跳了下去,只不过因为身材瘦小,挂在树枝上捡回来一条命。

陈世荣被当地人救治,后定居在这里娶妻生子。消失大半个世纪的部队终于浮出水面,战斗真相感动了无数人,他们的事迹被后人永远铭记。

如今,困牛山纪念碑早已落成,这里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战士们可以安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