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种类繁多,涵盖食管、胃、肠、肝、胆、胰等多个器官的病变,如胃炎、胃溃疡、肠炎、肝炎、胆囊炎、胰腺炎等。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消化功能和营养吸收,还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药物治疗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了解常见消化系统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对于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消化酶制剂和利胆药等几类常见消化系统药物的常用方法、用量等进行详细总结,以飨读者。
一、抑酸剂
(一)质子泵抑制剂(PPI)
作用机制:PPI能够特异性地作用于胃壁细胞内的质子泵(H+/K+-ATP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这种抑制作用是不可逆的,只有当新的质子泵合成后,胃酸分泌才能恢复。例如奥美拉唑,它在酸性环境中浓集并转化为活性形式,与质子泵的巯基结合,使质子泵失活,显著降低胃酸分泌量。
临床应用:广泛用于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卓-艾综合征等胃酸相关性疾病。对于胃食管反流病,PPI可有效缓解胃灼热、反酸等症状,促进食管炎的愈合,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能迅速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降低复发率。一般服用剂量为奥美拉唑20 mg,每日1~2次;兰索拉唑30 mg,每日1~2次;雷贝拉唑10~20 mg,每日1~2次,具体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而定。
(二)H2受体拮抗剂(H2RA)
作用机制:H2RA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胃壁细胞上的H2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组胺是胃酸分泌的重要刺激因子之一,H2RA减少了胃酸分泌的刺激信号,从而降低胃酸的分泌量。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它们与H2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可竞争性地占据受体位点,阻止组胺与受体结合。
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以及轻度的胃酸过多症状。与PPI相比,其抑酸作用相对较弱,但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一般服用剂量为法莫替丁20 mg,每晚1次;雷尼替丁150 mg,每日2次,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对于一些不能耐受PPI或病情较轻的患者,H2RA是较为合适的选择。
二、胃黏膜保护剂
(一)铝碳酸镁
作用机制:铝碳酸镁具有独特的层状网络结构,既能中和胃酸,又能在酸性环境下结合胆汁酸,吸附和清除幽门螺杆菌产生的毒素等有害物质。它还可以增加胃黏膜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和保护。当药物进入胃内后,迅速崩解形成凝胶层,覆盖在胃黏膜表面,起到隔离胃酸、胆汁和损伤因子的作用。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胆汁反流性胃炎等疾病。可缓解胃痛、胃胀、胃灼热、反酸等症状,促进胃黏膜的愈合。一般服用剂量为每次1 g,每日3~4次,餐后1~2 h或睡前服用。
(二)硫糖铝
作用机制: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出硫酸蔗糖复合离子,与受损胃黏膜表面带正电荷的蛋白质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覆盖在溃疡面或炎症黏膜表面,阻止胃酸、胃蛋白酶等对胃黏膜的进一步损伤。同时,它还能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的增殖和修复,提高胃黏膜的防御能力。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慢性浅表性胃炎。对于胃溃疡,可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症状。常用剂量为每次1 g,每日4次,饭前1 h及睡前空腹嚼碎服用。
三、促胃肠动力药
(一)多潘立酮
作用机制:多潘立酮是一种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主要作用于胃肠道的多巴胺D2受体,增加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促进胃排空,协调胃与十二指肠运动,防止食物反流。它不透过血脑屏障,因此较少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适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改善上腹胀满、早饱、嗳气等症状。一般服用剂量为每次10 mg,每日3~4次,饭前15~30 min服用。
(二)莫沙必利
作用机制:莫沙必利为选择性5-羟色胺4受体激动剂,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羟色胺4受体,促进乙酰胆碱的释放,从而增强胃肠道的运动,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道症状,如胃灼热、嗳气、恶心、呕吐、早饱、上腹胀等。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病伴有胃排空延缓、糖尿病性胃轻瘫等。一般服用剂量为每次5 mg,每日3次,饭前服用。
四、消化酶制剂
(一)胰酶肠溶胶囊
作用机制:胰酶肠溶胶囊含有多种消化酶,如胰蛋白酶、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等。这些消化酶在小肠内释放后,能够分别对蛋白质、淀粉和脂肪进行分解消化,弥补患者自身消化酶分泌不足的缺陷,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胰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胰脂肪酶将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足引起的消化不良,如慢性胰腺炎、胰腺癌、囊性纤维化等疾病导致的消化障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消化功能状况,调整剂量,一般每次1~2粒,每日3次,进餐时服用,以确保药物与食物充分混合,发挥最佳的消化作用。
(二)复方消化酶胶囊
作用机制:复方消化酶胶囊除了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胰酶成分外,还可能含有胃蛋白酶等其他消化酶。胃蛋白酶在酸性环境下可将蛋白质初步分解为多肽,与胰酶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临床应用: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包括胃肠功能紊乱、胆囊炎、胆结石等疾病所致的消化酶分泌减少或功能障碍。常用剂量为每次1~2粒,每日3次,饭后服用。
五、利胆药
(一)熊去氧胆酸
作用机制:熊去氧胆酸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促进胆固醇的溶解和排泄,从而防止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它还具有一定的抗炎、免疫调节和细胞保护作用,对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有保护效果,可改善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胆固醇性胆结石、胆汁淤积性肝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对于胆结石患者,可溶解结石或预防结石复发。治疗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一般为每日10~15 mg/kg,分2~3次服用。
(二)消炎利胆片
作用机制:消炎利胆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穿心莲、溪黄草、苦木等。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抗菌等有关。穿心莲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作用;溪黄草能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促进胆汁分泌;苦木则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共同作用可减轻胆囊炎症,缓解右上腹疼痛、口苦等症状。
临床应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管炎以及慢性胆囊炎、胆结石伴有胆囊炎发作等疾病。一般剂量为每次6片,每日3次。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胃食管反流病共识意见(2022 年)[J].中华消化杂志,2023,43(1):1-23.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全国幽门螺杆菌研究协作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控[J].中华消化杂志,2022,42 (10):641-656.
[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胆汁淤积性肝病管理指南(2021 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2022,30 (1):18 - 35.
编辑丨杨坤
审核丨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