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比起人走了钱没花了,似乎人活着钱没了更为悲惨。

打工人千千万,每个月领着工资,但是到头来一合计,依旧口袋空空,仿佛每天搬的砖像是空气,赚的钱都去哪了呢?

其实啊,攒不住钱都是有原因的,资本引导消费的手段层出不穷,几乎每一类消费都是“人为制造”你踩坑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偷工减料的陷阱

这类消费引导属于暗中操作,顾客在不知不觉中就花多了钱。

就好比前段时间被爆出的卫生巾“缺斤少两”的事件,几乎所有的大品牌都参与了,把“明码标长”的卫生用品少做了几十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京报2024-11-27《卫生巾品牌“集体塌房”:成分的黑箱与鲜少谈论的经期体验》

如果不是有网友发现了,相信广大女性朋友还陷在坑里出不来呢,那么长度不够是怎么引导消费呢?

我们用网友的真实例子来解析,网友甲按需购买240mm的日用长度,结果实物只有227mm,那么在使用的时候就会造成外漏,或者很快用完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时候网友甲要么选择用勤更换来解决问题,一包卫生巾会很快用完,要么就要购买更长的长度来延长时间,不管是什么方法,网友甲都逃不开再花一笔钱的命运。

这就是商家的消费陷阱,如果没人发现,女性朋友就出不来这个坑,因为卫生巾是必需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偷工减料不止发生在卫生巾上面,女性的服装也是重灾区。

已经火了很长一段时间的BM风穿搭,展现了设计师和商家的可怕布局,正常的成人非要穿着短、紧、露的小码衣服追求“纯欲”感,这让童装很是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此还会给群众造成身材焦虑,用料少、尺码紧的衣服本就成本低廉,却还要让女性把锅背走,认为是自己太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本就用一样的价格买了更少布料衣物的女性,还要花钱健身减肥,如此不仅不会攒到钱,还会因为办理健身卡而造成提前消费。

而减肥路上的拦路虎,往往也少不了引导消费的“资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可不必的仪式感

还记得前几年很火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吗,当这句标语出现在网络,各大奶茶店赢麻了,纷纷迎来客流量顶峰,赚得那叫个盆满钵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跟着“号召”前去买奶茶的顾客们,不仅在不知不觉间为了入秋的仪式感花了钱,还悄悄的获得了贴秋膘的“快乐”。

“入冬四件套”也是一样的道理,什么火锅、麻辣烫、烤红薯、糖葫芦等,仿佛不吃吃一份就没有进入冬天一样,讲究仪式感的人群又开启了新一波的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瞧见了吗,商家把顾客的生活布置得仪式感满满,只要情绪价值给到了,那么再便宜再不实用的商品都会有人愿意买单,且心甘情愿。

然而商家给的快乐是短暂的,因为吃得多、吃的不健康,往往意味着体重上涨,哪怕只是几两肉的波动,也会被其余商家营造的身材焦虑所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秋冬天本就是体重容易上涨的阶段,一般人不会在意,会选择等天暖和了慢慢减掉,但是商家不给机会,偏偏用“胖是原罪”来批判,新的健身卡推销不期而至。

健身当然可以,瘦了可以有益身体健康,但是商家又告诉你,瘦了应该庆祝一下,哪怕只是瘦了一斤,也应该给予满满的仪式感,于是“待宰的羔羊”进入了花钱的恶性循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保持清醒,不与这些商家同流合污?

那你真的是太单纯了,毕竟,当周边的人都在消费怪圈里出不来的时候,不合群的你会不得不跟着一起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出来的精致生活

当商家跟你说,左边的是普通人买的,质量差、档次低,右边是有品位的人买的,质量好、有牌面,你会买哪个呢?

大多数人为了所谓的身份与面子,往往会选择右边的,也就是贵的那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升生活质量”就是商家给的新陷阱,只要稍微多花一点钱,就能拥有更好的体验,既能保证自己的生活品味,又能在同类中挺起胸膛赢得面子。

可是这样真的不是只多花了一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放弃员工餐选择人气外卖,放弃公交地铁选择滴滴出行,放弃卷纸选择手帕纸,放弃白开水选择奶茶,放弃街边摊选择轻奢服装……

当每一项生活支出都多花了一点点,加在一起就是一笔巨额支出,钱怎么花没的,不就是这么花没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道质量次的就不能用了吗?不能用干嘛还要生产出来进行售卖呢?要是真的不能用压根就不会被允许生产。

所以,所谓次一点的商品,是完全可以购买使用的,只不过商家把它当做了对照组,给价格更高昂但质量却不一定更高的产品做垫脚石,可悲的是偏偏有很多人主动往里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知道每天多花20块喝一杯咖啡提神,一年下来是多少钱吗?

答案是7300块,你现在应该能明白为什么攒不下来钱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藏了一手的套路

当你发现攒不到钱,开始进行所谓的消费降级后,就会把口袋捂紧,不再轻易花钱,这时候赚不到钱的商家就会把“利爪”藏起来,然后以更委婉的方式吸引顾客消费。

“先用后付”就是手段之一,顾客没钱不要紧,可以先从各种平台里借,等到交易完成了,再让顾客在未来的日子里慢慢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正还钱期的痛苦商家又吃不到,顾客最后是死是活谁关心呢?

这时候依然不想花钱没关系,商家可以把套路用在家中的小孩和老人身上。

好比花里胡哨样式繁多的学习工具,因为精美的外貌有着令人咋舌的价格,但是买回来后才发现并不能起到辅助作用,反而还会让孩子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纯纯的花钱买罪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比如层出不穷的保健品,不同的种类针对的症状不同,想要有个好身体,似乎要把所有的产品都买回家,不让买甚至会遭到家中老人的责骂,说你不盼着他好,是不孝。

但我们都明白,如果保健品能让所有的病痛都离开,那么还要救死扶伤的医生做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生活中需要消费的地方很多,但有的是刚需,有的就大可不必,掏钱的时候千万不要热血上头,仔细衡量后再决定是否要买。

而就算要买,也应该把钱花在刀刃上,不要陷入商家的引导陷阱,最后花了大价钱买了并不需要的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时候,钱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溜走的,想要攒到钱,就要明白消费的本质,是需要带动交易,而不是交易带动需要。

你觉得呢?

参考资料:
【1】极目新闻2024-11-28《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澎湃新闻2024-1-5《仪式感”背后的消费密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新京报2022-9-13《“消费者”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