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背景

随着各类工程建设项目迅速落地,但是行业内存在大量数据孤岛,不同阶段、不同企业的数据系统各成体系,企业管理能力及数字化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有大量企业还未能形成积累内部数据的模式及体系。鉴于此,需要有一款数字平台可以贯彻新工程承包模式下的先进项目管理理念,同时基于BIM、GIS和AIOT等技术,实现工程项目全过程一体化的管控,促进多参与方之间的业务、流程、数据协同。力求满足“手续合规化、设计规范化、造价透明化、进度预期化”的内外部监督要求。

二:建设亮点

数字平台遵循工程项目标准化流程,基于“1+3+N”的建设原则,即1个平台,3个应用端,N项应用,将线下工作线上化,辅助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助力工程项目数字化建设与管理。

(一) 规范项目关键信息,促协同

传统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多,不能第一时间找到所需了解的项目基本情况并且项目无标准化的分类,造成项目协同难,信息缺失等现象。

数字平台可登记项目基本情况和建设情况,并按照专业类型、投资类型、施工阶段等不同维度录入基本数据,保证项目数据的唯一性和可传递性,保证所有的业务系统的基本信息数据互通,从方便项目协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 梳理手续关键流程,保合规

项目前期管理过程中,面对项目类型不一,无法标准化建设手续流程。需要第一时间查询到项目的建设手续情况。某些手续内部信息不透明,责任人不清晰等情况

数字平台可嵌入各个项目的建设手续,包括项目立项、建设用地批复、土地供应、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工程规划许可、房屋不动产权证、工程类报告和临时占地等,并且预设每类手续的责任人和手续办理流程,每类手续完结后,证明文件或附件及时上传,可实现快速办理和追溯。此外,平台内置四色工作预警逻辑(提前、正常、预警、滞后),当出现进度滞后情况,可短信第一时间推送至责任人,透明化办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 管控进度重要节点,达预期

面对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进度管控过程中计划不统一,无法标准化管理;进度信息同步的过程中不真实、不及时;管理人员不能有效获取项目进度信息,无法实现快速预警的现象。

数字平台预设不同业态的全周期进度管控模板(景观绿化、回迁安置、公服设施、产业项目、市政路网、管线迁改、水系治理),实现进度的标准化管理模板。采用进度三级管控制度将节点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部门、责任人员。列出每条任务的计划开始、计划完成,跟进实际情况,填写实际开始和实际完成时间。此外内置四色工作预警逻辑(提前、正常、预警、滞后),出现预警或滞后,及时推送至责任人,并汇总每个项目、每个节点的完成情况,智能分析,第一时间调度,监控项目进度,力求进度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 落实BIM数据资产,多应用

应用BIM平台,整合各项目BIM模型,可在平台浏览查看模型。模型承载项目的设计信息(尺寸、材料信息)、施工信息(施工进度、资料、造价信息、责任人)等,落实BIM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图纸审查、碰撞检测、施工模拟、方案验证和综合管线等)的应用,并继承到运维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 明确资料归档要求,可追溯

传统资料管理过程面临资料归档难、资料缺失,涉及的单位多,资料无法有效统计,及时调用等现象。

通过平台可自定义建立资料类别、目录,灵活设置资料权限,对项目的图纸文件及影像资料等不同格式资料进行上传、审批、预览等管理,并支持与BIM模型关联,方便资料追溯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大数据分类与存储,重分析

多项目管理过程中,项目的信息多,信息繁杂,无法实时统计,不同主管部门要求的项目报表数据不一致,表格的数据无法实时传递,经常重复性填表。各应用主体的表单经常变化,统计的数据维度不一。

数字平台可配置不同业态的报表(项目、合约、产值、手续、工程、考勤等),自动调用业务系统的数据,生成表格,智能汇总,解决填表多、填表难、数据不及时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应用展望

通过数字平台的应用,实现对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包括前期工作、招标、建设、验收等过程的精细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力求实现“业务全覆盖、过程全记录、结果可追溯”,达到可视可管可查可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