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就是冬至节气了,相信不少农民朋友对这个节气还是充满了期待的。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冬至节气可不单单是一个节气,它还是一个很重要的传统节日。

在古代可是把它称之为亚岁、冬节的,其重要性是可以和过年相提并论的,因此就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冬至节气的时候,一般都会举行筵席,还有祭祀祖先的习俗。

其实农民如此关注冬至节气,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冬至节气这天的天气是可以预测冬季的冷暖和冬季的雨雪多少的等,甚至通过冬至节气还能大致了解下过年期间的天气好坏。那冬至节气当天下雨雪和天晴各有什么说法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冬至是冬天到了吗?

现在很多人对冬至节气的理解就是“冬”是冬天的意思,而“至”就是到的意思,因此就认为冬至是冬天到了的意思。那实际上真的如此吗?

这里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冬至节气,它是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节气,据悉大约在4000年前的尧帝时期,我国的先民就通过观察太阳、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历法了,就是为了方便当时的人民来进行农事生存活动。

在《尚书·尧典》中就有对“冬至”的记载:“日短星昴,以正仲冬。”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一天,白天的时间最短,也就是仲冬时节到了。

另外在《孝经说》中也有记载:“至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至。”这里就详细说明了“至”的三种含义,其中“阴极之至”说的就是冬至节气,冬至节气这一天是北半球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并且在这一天后,日照时间开始一天比一天增长,而“日行南至”则是说太阳走到南回归线的最顶端了。

因此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24节气中的“冬至”的“至”就是“极致、终点”的意思。因此它可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到了”的意思。

而且到了冬至节气的时候,冬天就进行到了一半,因为在古代是根据“四立法”来划分四季的,其中立冬就是冬季的开始,到了冬至就是冬天的一半。而以此类推,夏至就是夏季的一半。

冬至节气晴天和下雨雪各有什么说法?

在古代是没有天气预报的,可是农民又是“靠天吃饭”的一个职业,农业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天气的。

虽然天气是变化莫测的,但是古人还是从长期的观察中找出了一些规律,因此就把这些规律总结成为了农谚,就是为了给后人作为参考,以此来安排农事劳作。而在冬至节气这天就可以预测后面的天气情况,并且古人还传下来不少的农谚。

①阴过冬至,晴过年;晴过冬至,阴过年。

它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当天是阴雨天的话,那么到了后面的春节期间就基本是以晴天为主,尤其是在春节期间基本都是晴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如果在冬至节气这天是晴天,那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就是以阴雨天为主,甚至还可能会下雪。这也就是后半句的“晴过冬至,阴过年”。

②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你想知道来年开春以后的雨水多还是少吗?农村的一些老人就说了,从冬至节气当天也能提前预测。

而他们的判断依据就是这句农谚,它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当天主要是刮西北风,那么这一年冬季的雨雪很少,特别是要注意到了第二年开春以后,雨水较少,基本都是晴天为主,因此称它为“干一春”,这样肯定对农业不利的。

③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

农村的老人还说,要想知道过年期间会不会下雪,天气是好是坏,也可以通过冬至节气来提前预测,基本都是八九不离十的。

而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说在冬至节气当天如果是大晴天,那么过年的时候就会下雨,或者是下雪,因为地上都是脏兮兮的,因此就叫“邋遢年”。

相反了,如果在冬至节气这天下雨,或者是下雪了,自然地面脏兮兮的了。但是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会以晴天为主,这样就很方便去走亲访友,给亲朋好友拜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民间类似的农谚还有“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和“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它们的意思就更加直白了。

④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

这是通过冬至节气来预测当年过年期间冷暖情况的农谚,它的意思是说冬至节气这天如果较往年要寒冷一些,那么当年过年的时候就会偏暖和,也就是说过年不会太冷。而相反如果冬至节气当天很暖和,这样到了过年的时候就会偏冷。

这样的农谚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流传,比如在湖南还有“冬至不冷,夏至不热。”的农谚,即通过这一年冬至来预测来年夏至节气期间的天气情况。

另外在广西等地方则有“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暖,烤火到小满”等,即冬至节气天气偏暖,那么到了第二年的农历三月份还是很冷的,也就是说这一年冬天来得迟,去得也要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