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临近,整个小镇都弥漫着年味儿。街上的鞭炮声、商店里的红色饰品,以及家家户户窗台上挂起的春联,都让人感到一股浓浓的节日气息。可对于刘晓华来说,春节是个让人头痛的时光,尤其是跟亲戚们打交道的时候。
刘晓华,今年38岁,已婚有一子,丈夫张志强是个典型的“上班族”,做事低调踏实。儿子小涛才10岁,聪明伶俐。刘晓华原本是个工作繁忙的白领,但自从儿子出生后,便辞去了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家庭。而她的婆婆——张志强的母亲——李凤兰,已经60岁,外表看起来和善,但总有些唠叨,尤其是在节假日,总喜欢带着一堆“好心”的建议,弄得家里鸡飞狗跳。
“晓华啊,过年了,你准备好东西了吗?”李凤兰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打破了刘晓华正在给小涛整理书包的宁静。
“妈,已经准备好了,您不必担心。”刘晓华面无表情地回答,心里却早已开始琢磨:今年过年又得费心给亲戚们准备礼物了。每到这个时候,她就头疼不已。李凤兰总是有一大堆的亲戚朋友要照顾,尤其是那个表哥陈志刚——一个永远不嫌事大的“亲戚”。
“哦,对了,刚才我和志刚打了个电话,告诉我他今年春节会回老家,咱们去他家里吃顿团圆饭。”李凤兰接着说道,话里带着不容反驳的语气。
刘晓华有些愣住:“什么?志刚要回来?”她知道陈志刚在外地工作,几乎每年都借口忙,春节不回家。今年突然回来,意味着什么?“妈,您确定吗?我们一家去他家吃饭,不合适吧?”
“怎么不合适?大家都是一家人,团聚一下多好。”李凤兰不等刘晓华再开口,便理所当然地接着说道,“你就别多想了,赶紧准备准备。”
刘晓华有些无奈,只能应了下来。她心里清楚,李凤兰的脾气就是这样,一旦做了决定,谁也改变不了。这个春节,恐怕又得多费心思了。
春节的前几天,刘晓华和丈夫张志强的沟通开始出现了裂痕。“志强,你就不觉得这样有点不对劲吗?”刘晓华坐在沙发上,低声质问丈夫。
“什么不对劲?”张志强从厨房走出来,擦了擦手,显得有些不耐烦,“不就是去表哥家吃顿饭吗?大家都是亲戚,谁没个三天两头见面的时候?”
刘晓华有些气愤:“你真觉得这样没问题?你妈让我们去,没问过我们自己愿不愿意,连个意见都没给我机会发表!”
张志强叹了口气,坐到她身边:“妈就是这个样子,咱能不去吗?她这么多次操心家里的事情,咱总得给点面子。”
刘晓华觉得自己快要爆炸了:“面子?我给过面子了,结果每年都得在那儿听陈志刚吹牛、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今年我就算了。”
这时,李凤兰走进来,看到两人气氛不对,立刻凑过来:“怎么了,俩人都愁眉苦脸的,别吵了。”
“妈,晓华觉得去表哥家不太合适。”张志强直截了当地说。
李凤兰皱了皱眉:“你怎么这么说话?你们是过年,难道不应该团圆吗?再说了,志刚好不容易回一次,能不见一面吗?”
刘晓华压低了声音:“那好吧,去就去吧。”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里,刘晓华越想越不对劲。尤其是春节前一天,她再次接到了李凤兰的电话,电话里传来她兴奋的声音:“晓华,明天你带点菜过去,别光吃人家的,你看人家家里人有不少,咱也得拿点东西去,表示表示。”
“妈,真不需要的。”刘晓华已经有些不耐烦了,“过年了大家聚聚就行了,拿菜去会不会太累了?”
“什么累不累的!这才叫有诚意!”李凤兰语气坚决,“再说,你自己准备好了没?我帮你多带些东西,别少带了,等会儿去看亲戚很丢脸的。”
刘晓华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好吧好吧,妈,我知道了。”
第二天,刘晓华和丈夫张志强带着一堆菜,早早出发,准备去表哥家。到达之后,她才发现,事情远比她想象的复杂。表哥陈志刚早已等在那里,身后跟着几个大大小小的亲戚——有的从外地赶来,有的已经在本地安家。这些人中,居然还有几位刘晓华从未见过的“新亲戚”,他们一进门便开始用看笑话的眼光打量她。尤其是陈志刚,一见到她,便露出那种标准的“亲戚笑容”:“晓华啊,真是辛苦你了,别让你妈跑前跑后了。”
刘晓华忍不住有些火:“我妈已经很麻烦了,我也不想这么累,可是……”
“你看,晓华这就是不想搭理我,年年不过来,今天总算来了,真是不容易。”陈志刚插嘴道,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挑衅。
这时,刘晓华终于爆发了:“你什么意思?年年你都忙得跟什么似的,今天是故意说我不来的对吧?”她的声音越来越大,周围的亲戚们都朝她看了过来。
这场不愉快的春节聚会,瞬间陷入了僵局。刘晓华明白了,自己跟亲戚们勉强交情,只会越发让自己心情烦躁,不仅让自己累,最后还害了家里的和气。
春节过后,刘晓华沉默了几天。她决定再也不和亲戚们做这两件事:不随便应付亲戚的“面子工程”,也不再在春节时拼命讨好任何人。
她和丈夫张志强达成了默契:以后春节,要么全家去旅游,要么直接和最亲密的朋友一起过,免得被那些假亲戚拉扯着,心情不爽。
“过年,不应该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是要和最爱的人在一起。”刘晓华笑着对丈夫说。
张志强点了点头,笑了:“你说得对,来年咱们就过个轻松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