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本书中认出最深的自己

文/杨之藏

学习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一种感受:就是学习到某个课程的时候,忽然间觉得之前学习中积攒的困惑一扫而光,自己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体验,一下子被诠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一种被清凉之水洗濯一净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魏智渊的《抉择的意义:如何将儿童带入关键抉择?》就是这样一堂讲座。

前一阵子,看《安徒生童话》里的《丑小鸭》,很有感慨。虽然它是童话,却写出了很多人的心路历程。小时候看不觉得,现在来看,却感同身受。如果你是丑小鸭,在那样遭受质疑、排挤和功利的环境中,是否还会葆有初心?是否还能淡定从容?

后来又在微信读书里听一遍《丑小鸭》,发现和之前阅读的那本书中的《丑小鸭》有很多文字上的区别。这才意识到,虽然不同版本的《丑小鸭》都是讲同一个故事,但是版本不同,很多的细节就有一些不一样。有一些译者可能出于对儿童读物的考虑,把丑小鸭亲眼目睹大雁在猎人的枪声中倒下的场景给删除了,以消除暴力的负面影响。但实际上,从原著来看,这个情节更能反映丑小鸭努力作出自我选择过程的艰难。要想获得自我精神上的超越,总要必不可少地经历一些极为艰难的选择。

这些选择,在博尔洛夫的《教育人类学》中被视为危机或遭遇。他认为,每一个个体在面临成熟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着危机。危机是开创新起点的机会,危机越严重,渡过危机的决心就越大,危机后的一种重新开始的清新感就越酣畅。所有的危机都潜藏着契机。丑小鸭一出生就面临着被质疑、被欺凌的危机,最终不得不从家中逃离。逃离是它迫不得已的选择,也是它新生的开始。

它的遭遇必然要从选择逃离才会有。白天鹅不会在鸭圈里等着它,所有能够唤醒它强大自我的因素,都潜伏在它逃离的路途中。并不是所有的经历都可以称为遭遇,只有少数重大的特定的经验可以称为遭遇。它们闯入人的生活,突然地、往往令人痛苦地中断人们的活动,使之转向一个新的方向。丑小鸭的遭遇,不在于它曾经羡慕过白天鹅的美好,而在于它真正地,心怀恐惧而又勇敢地从原生家庭中逃离出来,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中向白天鹅走去。

丑小鸭向白天鹅的转变,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才会真正发生。他真正的自己,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他的存在,只有遭遇过程中才会成立。为此遭遇过程的人的自我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遭遇逼迫人们在两种可能性之间进行选择并作出取舍的决断------但只有在这一决断中他才真正知道了自己生存的艰难,所以任何一种教育活动都仅仅是暂时的。

当你遭遇丑小鸭那样的困境时,你是否有足够的勇气来作出那样的选择?你是否会为了理想的自己,果断地抛却从前的一切?

一本共读的经典,就是一把心灵钥匙。经由这一本本书的共读,我们可能会借此开启一颗颗封闭的心灵,引导他们自我发现,从这很多本书中的某一本书里,认出最深的自己,并从中确认了自己的精神发展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丑小鸭》就是打开自卑者的一把钥匙,《秘密花园》针对身体有残疾缺陷的孩子,《时代广场的蟋蟀》则是给热爱音乐的孩子提供的一扇门,《一百条裙子》是献给身陷校园欺凌的儿童的自救之书------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唤醒儿童的心智和精神。大量阅读,就是要引领孩子遭遇关键人物、关键书籍、关键故事,打开儿童的精神,让儿童被照亮,充分地认知到我是谁,从而唤醒内在那个最深的自我,实现自我觉醒。

但是,要唤醒自由的儿童,首先要有自由的教师。所以,教师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大量而扎实地阅读,借由书籍唤醒自我,进行自我剖析和观察,才会有更深刻的引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您也想免费参加这样的学习,

请立刻扫码加入吧!

扫码咨询

如有更改事宜请关注此页下方留言置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