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一摸,暖气片有些烫手,推开养殖棚的门,氤氲水汽扑面而来。

大雪节气过后,寒意骤浓。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南营村水产养殖户孙树壮家中,暖意融融。家里的热源来自当地实施的山钢余热“居民+渔业”融合式清洁供暖项目。同时,他家的1.5亩的养殖大棚也用上了暖气。

“现在一根管道过来,直接通到了家里和养殖大棚,一下子解决了两个地方的供暖问题。”孙树壮说。

这个冬天,涛雒镇通过实施全国首个“居民+渔业”融合式清洁供暖项目,让农村居民享受到工业余热供暖的暖意与便捷,也让当地的水产养殖业用上清洁稳定的能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冬天,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东南营村村民孙树壮的养殖大棚第一次用上集中供暖。

涛雒镇东临黄海,海岸线16.5公里,海洋渔业是当地的优势产业。当地水产养殖户众多,冬季对热源需求较多。

孙树壮从事养殖已经有20多年。最近几年,一直养殖半滑舌鳎。他说,这种鱼最适宜的水温是22℃,而冬季养殖棚内水温通常只有15℃,要想让鱼正常生产,必须对养殖池进行人工加温,加温时间要从每年的11月持续到来年5月。

据东南营村渔业主任孙文介绍,目前全村有60多户水产养殖户,养殖品种主要是基围虾、半滑舌鳎等,所有养殖大棚冬季都需要人工加热。跟传统一家一户用电加热相比,现在集中供暖,热源更稳定,养殖棚的水温更容易调节。

去年以来,国家电投日照山钢余热综合利用项目由国家电投山东能源联合日照农发集团等单位投资开发建设,并获得了山钢日照公司的大力支持。项目在山钢日照公司厂内建设11座余热资源站、1座供热首站和1座备用热源站,以及长约35.8公里的配套管网。项目创新性地大规模利用日照山钢公司冲渣循环水、烟气等工业余热,可在不影响原有钢铁生产工艺的同时,节省大量冷却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照市东港区利用工业余热,实施了全国首个“居民+渔业”融合式清洁供暖项目。

据介绍,整个项目全容量投运后,预计可满足涛雒镇近30万平方米集中供暖和120万平方米渔业养殖水体的保温需求,每年可节省标煤9.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万吨,是我国首个“居民+渔业”融合式清洁供暖项目。

去年12月,山钢余热综合利用项目正式投运,已经实现向涛雒镇8社区4000余户居民集中供暖实现清洁替代。随着项目实施,今年冬季转向渔业供热。

东南营村是涛雒镇距离山钢日照公司最近的村庄,村里预留了12个二级热力转换站。今年11月,孙树壮等联合相邻的两家养殖户,从村里的1号换热站接出管道,把热源直接引到家里和养殖大棚。

东南营村渔业主任孙文介绍说,目前全村有60多户水产养殖户,养殖品种主要是基围虾、半滑舌鳎等。截至12月上旬,村里已经有10多家养殖户用上了工业余热。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李伟 通讯员 王麦杰 李淑彬 宋雨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