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报道说,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osch将进行大规模裁员,裁员规模约为1万人。

Bosch是德国公司,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零件供应商,在德国大概雇佣了13万人,可谓对德国的就业影响巨大。

Bosch Group,中文名叫博世集团,成立于1886年,是德国最重要的企业之一,旗下涉及包括汽车,消费品,能源建筑等多个行业。

占据其收入最重要的事汽车相关的,约占集团营收的60%。然而,虽然说汽车占据营收的60%,其利润率却一直下滑,目前已经是所有板块里面垫底。

Bosch面临最大的挑战是燃油车向电动车的过渡这个趋势。

很多在燃油车时代非常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在电动车时代,都被三电系统取代了。

而Bosch在电动车时代,并没有什么技术积累,这也导致Bosch在市场上的份额越来越捉襟见肘。

可见,在技术革新面前,汽车公司和汽车零部件公司,也都是平等的。

老一代的技术平等的被新一代取代掉。

Bosch面临了多重压力。

一方面,电动车的转型导致欧洲汽车厂商对传统燃油车相关部件采购的降低。

另外一方面,俄乌战争以来,德国能源成本大幅度上升。德国制造商面临着非常高昂的生产成本。其部件在国际上的竞争不断下降。

所以,在各种尝试努力都无法改变大趋势的情况下,Bosch也开始了和其他汽车零部件厂商以及汽车生产商一样的途径:大规模裁员。

但是,我想,大概率来说,裁员也只能降低成本,而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燃油车被电动车取代的趋势。

因此,生产燃油车的零部件,并且掌握核心技术的老牌汽车零部件厂商,面对一个完全不需要它们产品的市场,回天大概是无力的。

那么为什么Bosch没有用自己燃油车时代的优势,提早布局电动车时代呢?

大概率这就是一个老牌企业的通病吧。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趋势发生的时候,老牌强势的企业既有钱,又有市场,却无法真的改变被取代的命运。

类似的例子也发生在柯达胶卷身上,毕竟,数字时代,大家再也不需要胶卷了。

柯达内部是最先做出数字照相机的企业之一,然而柯达却把这个想法按死了。

我想Bosch大概率也是差不多的故事。即使内部有人做出了电动车相关的技术,公司内部的各种势力也会千方百计的封杀,以免新技术影响到了燃油车部件的利润。

所以燃油车公司做不出电动汽车,胶卷公司做不出数码相机,Bosch也做不出电动车部件,都是一个道理。

可以这样说,Bosch走下坡路乃至一文不值,也许只是时间问题。裁员,无法解决这种趋势,最多就是饮鸩止渴,让财务报表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