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图由豆包生成,提示词:寒冬经济

12月,岁尾。每年这个时候,是企业年终总结以及规划明年的关键阶段。我猜测,总结“难看”的企业越来越多。因为,一年比一年难过。规划明年的工作也越来越难。因为,越来越变幻莫测。

上周,修改完书稿的最后一段文字,叫作“重建信任,我们生产凝聚力”。沥沥拉拉大半年的“杞人忧天“,用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作了结束。

想不起这一年为了写书有多少昼夜颠倒的日子,便期待岁尾可以胡吃海塞、轻松畅快。然后,正常睡觉。试了几天,可能杞人忧天久了,总还是正常不起来。想到,年关岁尾,也许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连“好好睡觉”也会成为一个难题。

有外地的朋友,公司IPO成功,有钱了。一个月前就约我去他公司,说既是庆祝,也可以讨论一下他们新公司总部建设问题。

因为昼夜颠倒的缘故,怕心不在焉让朋友失望,就找借口往后推了。朋友实诚,说总要讨论的,会一直等我。

从直觉上判断,朋友知道我去过的企业多,总部见得多,期待我在这里有“它山之石”。

他的公司在外地,便约了周末电话会议。我这边是我一个人,朋友那边则坐了三四人,都是公司高管。新上市新征程,而今迈步从头越,新总部的事情对他们意义重大。

朋友说,上市之后,他们市里的主管副市长到公司视察,也开过两次现场办公会了。书记和市长还让他专门到市委市政府作了汇报,主题只有一个:公司都上市了,吃水不忘挖井人,应该多给家乡做点贡献——新总部大楼什么时候建,产业园什么时候搞?反正市政府把土地都给他们企业留了。土地价格忽略不计,政府可以用税收返还、财政补贴的方式,基本做到零地价。

我问朋友,你们真的需要建立一个新总部吗?还是因为上市了,现在的总部楼太小太旧,要有一个新的形象?

朋友说,他们压根儿不想盖什么总部大楼,更不想搞什么产业园。现在的厂房、办公楼,支撑公司到销售收入50亿人民币都没有问题。在商言商,不能领导说什么,企业就干什么。反正公司的销售收入多增长一些,多交税便是了。

朋友的想法是,公司创业二十年,一直都守在现在这个地方,三线城市。上市之后,企业再要向前发展,人才、资源便有很大的瓶颈。

我过去有过一个洼地、高地与企业发展关系的分析,他一直记着。他想借公司已经上市这个契机,在上海或者深圳建立一个虚拟总部。

上海、深圳当然是高地,在这样的地方,虚拟总部怎么建?决策、研发、销售,哪些功能转移到虚拟总部去?转移过去之后,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创新方法和机制?这是他们想和我交流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朋友这么一说,我立刻觉得有了精神,仿佛沐浴了冬日暖阳。过去这些年,所去企业所谈内容,绝大多数要么是业务滑坡公司亏损的,要么是资金链断裂开不出工资的。很少有企业是帐上放着多少个亿,讨论怎样花钱的。

关键是朋友的脑子清醒,没有被政府领导鼓舞到热血贲张。这很难得。

人在两种状态下是容易犯错误的:

一种是没钱的时候,所谓穷途末路。情急之下,什么药都以为能治病,结果吃了毒药;

另一种是钱多的时候,所谓富贵则淫。膨胀之后,买地盖楼乱投资,结果是给自己挖坑。

做实业的老板不容易!企业说起来一年销售六、七个亿,交税几千万,老板一年到头苦哈哈的,公司账上资金永远紧紧巴巴。这样的日子一过便是多少年,所以说企业家是钢铁侠,他们的活不是正常人干的。千辛万苦终于上市了,忽然间就面对着账上躺着的多少个亿现金,膨胀一下很正常。

朋友的清醒既然难得,于是,我们就很认真地讨论怎么建立虚拟总部,足足用了一个下午。转移哪些功能去虚拟总部,比较容易得出结论。关键是虚拟总部的人才、薪酬方面,有些复杂。

一种方案是从老总部剥离人员去上海或者深圳,相当于解放军进城。这种做法的风险,是失去了进入高地建立虚拟总部的意义。观念落后、水土不服,包括还可能产生老人抱团抵制新进人才,等等。如此一来,虚拟总部吸引高地人才、改善人才结构的第一目的就会落空。变成刘姥姥进大观园,去观了观景。

大家讨论一番,最后达成共识的方案是虚拟总部必须人才本地化。否则,宁愿不搞虚拟总部。人才市场本身就是高地的优势,当前环境又是获得人才的大好时机。

大家的共识是,从现有总部研发、销售抽调三五个精干员工,派到虚拟总部作为种子,负责传帮带。剩余所需大部分人才,全部通过高地市场引进。

虚拟总部的薪酬标准讨论有些烧脑,按高地人才市场的薪酬水平低值定薪,很难引进想要的人才。以中值定薪,相同岗位与职级的工资,虚拟总部人员的收入将高出现有总部人员一倍,如何平衡?

朋友有魄力,最后一锤定音,不搞平衡。高地就是高地,洼地就是洼地。拿洼地的工资标准去套高地,招农民工吗?现在的总部也不能为了平衡,人为拔高薪酬水平。

人才本地化的难题有了答案之后,朋友说,虚拟总部的办公楼他也想好了,只租不买。原因是中国现在最不缺的就是写字楼,将来恐怕也是。既然是虚拟总部,就一定是轻资产重资源。哪怕随着企业发展,虚拟总部将来因需而动壮大了,也要守住轻资产重资源的小总部原则。

最后,大家把虚拟总部定位于人才中心、创新中心、展示中心、营销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次十分愉快的交流。以前,作为董事,我参加过一些刚刚上市的公司会议。春风得意马蹄疾,讨论的都是各种投资项目。把募投资金用好,是上市公司的责任。偶有过分的,急于把钱花出去。有时候会让人联想到旧时中国的文化传统,但凡人要有了钱,必定是盖房子置地娶小老婆。

作为新上市公司,这是我参加过的唯一一次讨论怎么投资人才的会议。我猜他们的虚拟总部建设,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那都无妨。我相信他们的未来。

因为刚写了前面那篇文章,又有这次交流,就让我想起很早之前,我有一个企业总部的认识分类。

有一种观点,说中国的传统企业都需要重做一遍。首先,我觉得这个观点有道理,但是实践起来很难;其次,很多企业也天天在重做。因为,有些创新是大刀阔斧,有些创新则润物细无声。

换个角度思考,可能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总部确实都需要重做一次。为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把企业总部的状态认识清楚。

第一类很极端,叫“官僚总部”,“官僚”这个词用于企业稍显苛刻,却又找不到合适替代,权且用之。我去过一些“官僚总部”,富丽堂皇的总部大楼是无须说的,属于标准配置。

总部通常有一群大BOSS,大BOSS底下有诸多部门诸多人,基本都是眼睛朝上伺候这群大BOSS的。国有企业的总部头等气派,他们的老总本身就有约等于厅级、处级的公务员职级地位,只是没正式归于公务员序列而已。

我早年去过几家国有烟草企业,走进他们超五星级的办公大楼里面,很傻地问过人家编制、成本、功能之类的问题。结果,对方老总语焉不详,顾左右而言他。后来长了记性,知道问这些多余。先是不问了,后来索性不去,没有营养。

民营企业中也有总部搞得挺夸张的,在集团总部竟然设了办公厅。办公厅地位高,“宰相家奴七品官”,其它部门都不敢惹。当然,民营企业设办公厅只是极端个案。但是,的确有些企业到达一定规模,总部便成了衙门。

封建文化这个东西,某些人是代代相传,基因自带。即使刮骨疗毒,也很难去根儿。例如说,老板有钱了要干什么?后宫三千家奴成群可能养不起。但是,河北一个杨姓前首富配12个秘书、保镖,许家印养个歌舞团,却都是摆在明面的。这种极端的企业总部,重做的任务是老板自我革命,或者等别人革他的命。否则,重做不了。

第二类总部很普遍,叫“事务总部”。总部规模也很大,因为庙多和尚多。办公楼里看上去人人敬业,或脚步匆匆,或埋头伏案,没有交头接耳和插科打诨。

大BOSS们也是天天会议,分分钟电话,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多数中国企业的总部现状,像应急指挥中心。这类企业有风险,令人担心。但总体还是干事的,可能效率低,可以改善,甚至可以颠覆。不像“官僚总部”,属于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第三类叫“精英总部”。目标管理,独当一面,思想活跃,意志统一。本世纪初,有一些内地企业家,陆续去过李嘉诚在中国香港的总部。一个偌大的商业帝国,总部只有三、四十人。这让去过的人惊讶不已。记忆中,还有人专门写了文章。

后来,中国大陆/内地有极少的企业,总部也渐渐进入到这种状态。总部人不多,人均收入很高,个顶个拉出来,多数是行业顶尖人物。毋庸置疑,这样的公司一定是高效企业。头脑发达,身体强壮。所以,精英总部就不用重做了,最多也是与时俱进的小修小改。

三种类型的企业总部,像是一枚橄榄,两头尖中间粗。所以,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总部需要重做。这也不丢人,因为我们搞市场经济的历史短,并且还是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大多数中国企业总部,有些像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本世纪初盖的那些商品房。建筑本应该是百年乃至数百年的寿命,我估计没人敢说中国的商品房质量寿命能够超过百年。新房前面住着惬意,质量不过关,住着住着就成了危房。中国没有高楼大厦的建筑历史,所以我们不懂,或者是学会了没有做好。最后,只能推倒重来。中国企业总部需要重做的道理也一样。早做早受益,早做早安全。

我有一些保持长期联系的企业,看到过它们成长过程中的总部变化。看总部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怎样定义和建设总部。完全摒弃繁琐的各种教条、理论甚至管理方法,用一种简洁形象的思维,去认识企业效率与核心竞争力,从而把握怎样重做总部,这是企业家的任务。

当然可以重做总部大楼,好皮囊也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皮囊里面的内容,或者是人,或者是互联网、物联网、AI,还有云。大多数中国企业总部有很多需要重做的内容,关键是如何定位与定义总部。

我把重做总部的这些思考,和那位要建立虚拟总部的朋友,再次电话讨论了一番。他说他一定得往“精英总部”走,不进则退。否则,上市就是公司的终点。

他半开玩笑对我说,按照我这套重做总部的要求去做,很多企业老板都要重做一个脑袋。

我回应他,你不就是重做脑袋了嘛,本来可以猫在三线城市享受辉煌的,非要跑到上海、深圳去做虚拟总部!等着吃苦受罪吧!

朋友智慧,电话里爽朗大笑说:也没啥!您看网上新闻了吗?连马斯克都要重做美国政府总部了。跟人家比起来,我们企业的总部,也就是芝麻粒大的事儿!

放下电话,想想也对。中国企业家是令人尊敬的,顶着狂风暴雨都无惧远航。

只要他们想明白了,不就是把总部重做一遍嘛!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们。

No.6121 原创首发文章|作者 陈惠湘

开白名单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图片
视觉中国/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