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1年春天,一场惊心动魄的弑父之局悄然上演。叛乱首领史思明,这个纵横沙场、叱咤一时的枭雄,竟被自己的亲生儿子史朝义生擒,狼狈地跪地哀求:“不要杀我,我死不足惜,但现在杀我,大业不成啊!”这是怎样令人震撼的场面?

一代权谋枭雄为何会走到这个地步?而父子之间又有怎样的深仇大恨,竟致骨肉相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从贫苦少年到叛军枭雄

史思明,原名史窣干,出生于703年,来自宁夷州的突厥部落,家乡位于如今的辽宁朝阳一带。他的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少年时期常被乡里人轻视。然而,命运却总喜欢在平凡的泥土里埋下一颗不平凡的种子。

史窣干的外貌并不出众,甚至可称其貌不扬:肩膀狭窄、背部微驼,眼神中透着几分狡黠。他的身上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让人艳羡的容貌,但他的才华与机敏却是埋藏在骨子里的。成年后,史窣干娶了一位有胆识的妻子——辛氏女子。

辛氏嫁给史窣干时,受到了家族的反对,但她却有着超乎常人的眼力:“他日必成大器。”这桩婚姻在旁人眼中或许不合常理,但对史窣干来说,或许正是人生的转折点。娶妻之后,他似乎时来运转,子嗣连连,逐渐萌生了“我或许会富贵”的念头。

可这份富贵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靠着他一步步搏杀出来的。天宝年间,史窣干凭借天生的勇武和对战场的敏锐洞察,逐渐崭露头角。当时的北方边境动荡不安,唐朝经常需要镇压来自契丹等部族的反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窣干投身于军中,以军功起家,虽然起初他只是个无名小卒,但他精通六种蕃语,这使得他在军中更受重视。在战场上,他凶猛骁勇,甚至有时显得有些狡黠;在日常相处中,他也展现出了狡黠之外的狠辣与冷酷。这种矛盾的性格,使得他很快被当时的平卢节度使安禄山注意到。

安禄山与史窣干是同乡,二人有着相似的背景,都在胡人聚居的营州一带长大。在那个战乱不休的时代,胡人部族向来以骁勇善战著称。安禄山看到史窣干的勇猛与才能,决定提拔他,并将他改名为“思明”。

这赐名也颇具深意,象征着唐玄宗对其的恩宠。史书上记载,唐玄宗曾在接见史思明时,轻抚他的背,笑着说:“你日后必定富贵。”此言一出,似乎成了史思明人生的注脚。从此,史思明这个名字便响彻军中,而他自己也将目光放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宝十一载(752年),史思明凭借多次讨伐契丹时的战功,被任命为平卢节度使的知兵马使,成为安禄山手下最为倚重的将领之一。他不再只是那个卑微的胡人少年,而是坐拥兵权的大将,开始在北方的军事版图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更重要的是,他与安禄山的关系日益密切,而这份关系,也在后来的安史之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拉开了安史之乱的序幕。当时安禄山给予史思明三千兵马,命令他出兵河北一带。

史思明不负所托,很快攻克常山(今河北正定),并俘获了当地太守颜杲卿。从此,史思明的军事实力迅速扩张,拥兵八万,掌控十三个州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宠溺小儿子,猜忌长子的导火索

史思明的长子史朝义,早年跟随父亲南征北战,性格宽厚敦实,与史思明的暴躁多疑截然不同。他待人宽和,能够体恤部下,受到军中将士的喜爱与支持。但这样一个“温和”的长子,却并未得到史思明的认可与赏识。

在史思明眼里,史朝义的性格太过“柔弱”,不能肩负起家族的重任,反而是自己的小儿子史朝清,更令他喜爱。史朝清年纪尚幼,常年被史思明护在羽翼之下。史思明不舍让小儿子奔波劳碌,对他宠爱有加,甚至不许他踏上危险的战场。

宠爱之情在叛乱的烽火中愈发明显,他开始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小儿子身上,将其视为未来的接班人。相比之下,史朝义的处境便显得尴尬许多。759年,史思明自称“大燕皇帝”,定都范阳(今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封史朝义为怀王,但并未赋予实质性的权力,更没有将其立为太子,而是将所有的宠爱与期待集中在史朝清的身上。史朝义被安排负责前线的艰苦战事,而史朝清则被留在范阳的宫殿中,生活安逸无忧。这样的差别对待让军中上下心生疑虑。

将士们见识过史朝义在战场上的韧劲与担当,自然更倾向于支持这位宽厚的长子,而非尚未有任何建树的小儿子史朝清。叛乱之初,史思明与唐军的作战屡有得失。为扩大势力,史思明命史朝义多次担任先锋,带兵攻打唐军据点。

759年,史朝义奉命率军进攻长安。然而,长安城固若金汤,唐军主力死守,史朝义屡战屡败,最终被迫退守永宁一带。消息传回范阳,史思明勃然大怒,对史朝义的表现极为不满。他认为史朝义胆小懦弱,未能达成自己的期望,甚至声称:“等我攻克长安,必定亲手除掉这个没用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责备,史思明还变本加厉地加重了对史朝义的苛责。759年底,他命史朝义修筑一座三隅城,要求必须在一天之内完工。

这座城池用于储备粮草,支撑下一步的军队作战。然而,修建城池并非易事,史朝义竭力调动人力物力,终于在期限前勉强完成了大部分工程,唯独城墙还未彻底抹上泥浆。

史思明亲自检查后,勃然大怒,当着所有将士的面痛骂史朝义:“长安没打下来,城池也修不好,这个儿子终究扶不起!”这番严厉的训斥,让在场的将士们心生不满,也让史朝义彻底感到不安。

史思明对史朝义的态度,早已不是简单的苛责,而是怀疑与厌恶的逐渐加深。将士们眼见史朝义多次被父亲责骂,内心颇有同情,有人暗地里议论:“怀王已经尽力,史大王却如此无情,这样下去怕是要生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将士劝说,史朝义的犹豫与决绝

759年以后,史思明对长子史朝义的猜忌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伴随着一次次的责骂和羞辱,将士们早已看出史思明有意将史朝义除之而后快。对于跟随史朝义多年的部下来说,于是,一场围绕“如何保全自身”的密谋,开始在史朝义的营帐中悄然酝酿。

当时,史朝义刚刚经历过长安之战的失败。史思明闻讯后极为不满,甚至扬言要在攻克长安后亲自处死史朝义。对于一向性情宽厚的史朝义来说,这样的威胁无疑是巨大的压力。而与此同时,史思明对史朝清的宠爱逐渐升级,已明确流露出要废掉史朝义、改立小儿子的意图。

如此一来,史朝义与史思明的裂痕便再也无法掩盖。在史思明的军队中,虽然他本人威名显赫,但多年的残暴统治已让不少将士心生怨怼。面对屡次无端的猜忌与严酷惩罚,许多人开始将希望寄托在性格温和、待人宽厚的史朝义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主将史朝义日渐被父亲打压和逼迫,史朝义的亲信们忧心忡忡,他们深知史思明一旦下定决心,史朝义恐怕性命难保。因此,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劝说史朝义先下手为强。骆悦与蔡文景是史朝义身边最为亲近的部将,他们率先意识到事态的紧迫性。

一天深夜,两人找到了史朝义,将当前局势仔细分析了一番。史思明的威胁早已摆在明面上,局势对史朝义极为不利。他们担忧史思明的下一步举动,并劝说史朝义趁史思明尚未察觉之时夺取主动权,以免祸及自身与整个军队。

然而,史朝义性格谨慎且孝顺,面对弑父的提议,他犹豫不决。时间一点点流逝,史思明的疑心却越来越重,派系斗争也愈加明显。史朝义的迟疑让营中不少将士坐立不安,他们开始担心自己被卷入史思明的猜忌之中,因而成为替罪的牺牲品。

骆悦与蔡文景再次找到了史朝义,明确指出史思明已经动了杀机。如果此时再不采取行动,恐怕所有人都将陷入绝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深夜追杀,史思明的垂死挣扎

史朝义的亲信部将骆悦和蔡文景,经过多日的谋划,终于决定趁夜动手。他们清楚,史思明长期以来的猜忌与残酷,早已让军中人心涣散。尽管史朝义本人犹豫再三,仍不愿下定决心,但部将们深知,如果任由史思明继续掌权,他们这些支持史朝义的人迟早会成为牺牲品。

因此,骆悦等人决定不再等待,趁史思明孤身宿于鹿桥驿时,迅速采取行动。当晚,骆悦率领三百名披甲精锐,悄悄逼近鹿桥驿。他们将驿站周围层层包围,行动隐秘而迅速,以免惊动史思明的护卫。

骆悦命人先扣押了几名外站的卫兵,并询问史思明的具体住处。然而,史思明行军多年,身经百战,警惕性极高。就在骆悦的部下逼问卫兵之时,微弱的声响还是惊动了史思明。史思明瞬间察觉有异,立刻披衣起身。

他没有惊动左右,而是悄悄推开窗户,翻身跃下,躲入驿站后方的马厩中。寒风呼啸的深夜,马匹躁动不安,似乎也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息。史思明来不及多想,牵过一匹早已备好的马,翻身上鞍,便向驿站外狂奔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驿站外的骆悦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当看到一骑突围而出,立即发出命令:“放箭!”霎时间,箭矢如雨般飞向史思明。史思明纵马狂奔,试图冲出重围,然而他的身影在月光下过于显眼,几支利箭射向他。

混乱中,一支箭矢准确地击中他的左臂,史思明身体一颤,无法再稳控马匹,整个人从马上坠落在地。闻讯赶来的骆悦等人迅速上前,将史思明按倒在地,反绑双手。尽管身受重伤,史思明依旧拼命挣扎,但面对数十名士兵的围堵,他已无力反抗。

这位曾经叱咤北方、威震一方的枭雄,如今狼狈不堪地被押解回营,等待他的,是一场无法改变的结局。被俘的史思明被带回营中,骆悦等人随即将情况通报给史朝义。面对被五花大绑的父亲,史朝义神情复杂。

史思明虽被擒,但依旧试图以言辞博取一线生机。他向史朝义提出暂缓处置自己的请求,强调当下局势紧迫,若仓促杀害他,恐将动摇军中士气。然而,史朝义并未立即做出回应,营中气氛一度凝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思明被押送到柳泉驿暂时囚禁,骆悦等人深知,史思明虽已成擒,但在叛军中仍有不少旧部对他抱有忠诚。一旦他活着,军中难免会出现动荡。因此,为了彻底平息隐患,骆悦等人开始密谋将其提前处死。

几天后的夜晚,骆悦带领一队亲兵悄然来到柳泉驿。史思明被五花大绑,关押在一间狭小的屋内。当骆悦推门而入时,这位枭雄似乎已经预感到了自己的命运。他试图再次辩解,希望能暂缓自己的死期,但骆悦一言未发,命令士兵将他拖至院中。

几名士兵迅速上前,用绳索将史思明的脖颈紧紧勒住,尽管他拼尽最后的力气挣扎,但最终还是被勒毙于柳泉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父死子立,叛乱走向终结

上元二年三月(761年4月),史思明的尸体被骆悦等人用毡子裹起,放在骆驼背上运送至洛阳。这一过程中,叛军上下议论纷纷,虽有不少将士对史思明的死感到震惊,但更多人已默认了这场变局。史朝义顺势登基,宣布继承“大燕皇帝”的名号。

然而,他的即位并未带来新的凝聚力,反而引发了军中部分势力的不满与猜疑。首先,史思明的死虽然扫清了史朝义的生存威胁,但也同时削弱了叛军的威慑力。史思明纵横沙场多年,威名远扬,虽性格暴戾多疑,但他的军事才能却是叛军赖以生存的重要支柱。

史朝义继位后,虽有宽厚待人的口碑,却缺乏父亲那样的统御能力,难以掌控叛军中各方势力。这让许多旧部开始怀疑,新的统帅能否带领他们继续与唐军抗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史朝义登基后,立即做了一件震动军心的事——处死了史朝清。史朝清是史思明最宠爱的小儿子,也是史朝义登基后最大的“威胁”。史朝清年幼无权,但因备受史思明器重,军中一些心腹将领对他仍抱有一定的忠诚。

为巩固自己的地位,史朝义命令处决史朝清,这一举动虽扫清了潜在隐患,但也进一步加深了军中派系间的猜忌与裂痕。与此同时,唐朝方面并未放过这一良机。史思明死后,唐军迅速展开反攻,试图趁叛军内部尚未稳固之时一举平定叛乱。

史朝义虽继位称帝,但接连面对唐军的猛攻,局势每况愈下。叛军士气低落,许多将士开始选择投降唐军或临阵逃亡,叛军势力迅速瓦解。乾元三年(760年),唐军各方节度使加强对河北、河南地区的围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日益缩小的生存空间,史朝义多次调兵遣将试图反击,但效果微乎其微。尤其是唐将郭子仪和李光弼联手进军,屡次重创叛军。史朝义派遣的军队屡战屡败,兵力逐渐消耗殆尽。

到宝应元年(762年),史朝义被迫退守洛阳。在这期间,叛军的粮草补给已经无法维持,士卒不断叛逃,军中人心涣散。洛阳的守军虽然坚守一段时间,但唐军逐步合围,包围圈越收越紧,叛军已无力支撑。

最终,763年,唐军攻克洛阳,史朝义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往河北。此时的叛军早已名存实亡,各地将领纷纷选择向唐朝投降,史朝义孤立无援。在逃亡途中,他被唐军穷追不舍,走投无路的史朝义最终选择自缢身亡,结束了这场持续八年的叛乱。

参考资料:

《旧唐书》 后晋张昭、贾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