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精神内耗?在工作和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代社会,精神内耗似乎已经成为这届年轻人的标配,诸如“工作哪有不疯的”这样的话题频频成为网络热点。对于终结精神内耗,稻盛和夫提出了一个简单直接的原则——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他认为人生中难免会有失败,失败之后再不断反刍,想着当时要是如何如何就好了,为什么就没有那样做呢,自己的失败辜负了哪些人的期望等,这样感性的冗思没有任何意义,只能徒增自己的烦恼。而正确的做法是要严肃地对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自己犯下这样那样错误的原因。在做好认真、充分的反思之后,就把这件事忘掉,朝着新目标,满怀希望、心情开朗地行动。
我常常跟年轻朋友们说一句话——焦虑的反义词是具体,对于烦恼,我们也应该只在意那些具体的烦恼,将那些感性的烦恼像尘埃一样轻轻拂拭掉。比如在工作中,怎么能把这个重要客户谈下来,怎么能把这个项目推进下去,聚焦于这些具体的烦恼,会推动我们一步步去行动,去解决问题。而如果总是想着这个重要客户谈不下来领导肯定会批评我,太丢人了,这个项目不能如期完成我的奖金就没有了,这些就属于无意义的感性的烦恼。我们要做的就是告诉自己这些烦恼有害无益,尽力把它们从脑海中驱逐出去。
你可能会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总是会陷入感性的烦恼该怎么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心理学方法来帮助自己,比如简单易操作的认知行为疗法(CBT)。认知行为疗法提出了一个ABC模式。简单来说就是,A代表触发事件,B代表认知,C代表结果。比如我的重要客户没有谈下来这个事实是A,谈不下来客户领导就会批评我这个认知是B,我为此烦恼不已这个结果是C。很多人会觉得,是A直接导致了C,但在CBT理论看来,没有谈下客户这件事本身只是个外部刺激,真正让我们产生烦恼的是B,也就是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谈不下来领导一定会批评我。这个时候只要我们去纠正B,改变对这件事的认知,就能轻松化解烦恼。比如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领导真的一定会批评你吗?你可以跟领导简单复盘一下这件事,清晰地表达出谈判之前,你做足了哪些功课。谈判过程中,面对对方提出的诉求,你具体做了哪些应对措施。虽然最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但你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领导很可能会理解你的难处。退一步讲,即使领导批评你了又如何呢?你可以这样想,谁都会失败,失败一次不代表我能力不行,如果领导因为这一次失败就看扁我,那他也不是个值得我追随的领导。这样想着,烦恼就自然会减轻了。
另外,你知道工作和人生幸福的秘诀是什么吗?
工作和人生幸福的秘诀是什么?我们之所以会对工作和人生产生这么多疑问,本质上还是因为对幸福的渴求。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抵达幸福的人生呢?对于如此宏大的命题,稻盛和夫也运用他丰厚的人生经历和智慧为我们勾勒出了答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成就一代“经营之圣”的人生方程式是什么样的。
稻盛和夫认为:人生和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人生能否幸福是由能力、热情、思维方式这三个要素决定的。能力就是指我们先天拥有的智商、身体条件等。热情指的是一个人后天的努力程度。用分数来表示,这两个都在0—100的区间之内。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第三个要素——思维方式,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思维方式的数值浮动区间在-100到100之间,有可能为负数。
有一些引领我们向上的正确思维方式,比如积极向上、具有建设性;善于与人共事,有协调性;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充满善意;能同情他人、宽厚待人;诚实、正直;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等,这样的“思维方式”越强正值越大;相反,愤世嫉俗、怨天尤人、否定真诚的人生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越强负值越大。这也就意味着,即使能力和热情的乘积再大,只要思维方式呈现一个微小的负值,所有努力都会毁于一旦。回首此前70余年的人生,稻盛和夫认为,这是他作为一个没有天赋也没有家庭托举的普通人,通向成功的唯一密匙。这个人生方程式也是我所认同的。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我从小智商平平,体力也一般,在贫穷中坎坷求学,吃了一路的苦,历经很多波折,才读到博士,当了大学老师。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对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也深有感悟。在很多的人生艰难时刻,都是向上的、咬着牙一步步往上攀的思维方式帮我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