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记者 韩金序)像往常一样,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徐光勋再次来到了熟悉的献血小屋。撸起袖子的那一刻,他显得格外从容——作为这里的“常客”,徐光勋对一切流程已经轻车熟路。徐光勋还是一名急诊科医师,对血管位置了如指掌,“扎这里就可以了”,他指着自己的静脉说道。

通勤路上的一个丁字路口,稍一拐弯便能看到这座小小的献血站。每天清晨下夜班回家,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徐光勋总会习惯性地拐个弯参与无偿献血。截至12月19日,这已经是徐光勋第34次参与无偿献血,已坚持了30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中医医院急诊科医师徐光勋进行第34次无偿献血。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会选择从医、坚持无偿献血?被问及这个问题,徐光勋的思绪被拉回到40年前,那时他还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班上有一位年轻的语文老师深受同学们喜爱。“他讲课风趣幽默、温文尔雅,像大哥哥一样,亲和力特别强。”然而,就在徐光勋五年级的一天早自习,意外不期而至——他得知语文老师患上了白血病。

“那个年代医疗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面对这类疾病束手无策。”徐光勋回忆起最后一次看望老师时的情景,他的手是那样的惨白无力。那一刻,徐光勋心中种下了一个愿望:“也许未来有一天,我能做点什么。”

上了大学,徐光勋如愿攻读了医学专业。在一次医学院组织的科普宣传活动中,他首次接触到无偿献血。“无偿献血不仅能够挽救生命,还能为那些急需输血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这句话深深触动了他。活动现场展示了无数因及时获得血液而重获新生的患者故事,让他意识到每一滴血液背后承载的生命重量。

活动结束后,徐光勋毫不犹豫地走到献血车前,进行了第一次献血。“我至今还记得针头轻轻扎进血管时那轻微的刺痛。”回忆起30多年前的初次献血经历,徐光勋记忆犹新,“看着自己的血液缓缓流入血袋,心中起初有一丝紧张,但很快就被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所取代。想到这些血液在未来某一天会流到另一个陌生人的体内,也许能拯救他的生命,那种感觉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

毕业从事于急诊科专业后,徐光勋更加明白了血液对病人的重要性。“北京医疗资源丰富,外省市来求医的患者很多,临床用血需求很大。”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徐光勋基本选择成分献血。“成分献血间隔短,想起来就可以去献一次。”

截至12月19日,徐光勋已经参与34次无偿献血。看着一行行的献血记录,徐光勋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献血小屋就在我回家路上的丁字路口,献血只是拐个弯的事情。”而这条路,徐光勋已经走了整整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