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嘎拉隧道山南市方向出入口(2024年6月26日摄)。
途经念果村的西藏S5线与当地夏日风光(2024年6月26日摄)。
“快,太快了。”
没想到这大山的肚膛里,能钻出一条时空隧道。
那隧道口似一张大嘴,能压缩时间和空间。这边把人从山南“吞”进去,只要十多分钟,那边就能把人从山北送出来。
“31年前,我可是要走上一整天,才能翻过这座大山啊。”
我叫旺堆,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念果村人。1993年,我25岁时,第一次走上圭嘎拉山的古道。
“雪怎么这么厚,村里可从来没有下过这么大的雪。”
我在寒风里喘着粗气,风割得我脸疼,手快冻僵了,眼睛也睁不开。一脚下去,雪埋住了我的膝盖。
回头一看,黑马也陷在了雪窝里。
我和黑马艰难前行,在一处背风的石头旁一屁股坐下,吃了几口糌粑,脑子里想着这次卖马的行程,还有阿爸的话。
“要不是有人要了你,我也不用一个人遭这罪。可是人家相中你了,我就得送你去。你可是家里最壮的马,谁不喜欢呢。哎,真是舍不得你啊。”
我看着大黑马,它的眼睛忽闪忽闪的。
说起卖马,那是两天前的事儿。
藏历初十,两个当雄人来到镇上,看上了我家的马,想要买一匹。
第二天,阿爸把他们带到家里看马。6岁的黑马毛发乌亮、身强体壮,当雄人一眼就看上了。
一人撂下500元钱,说是定金,嘱咐后天把马送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到时候给剩下的1500元。然后他们就开着东风车下山去了。
黑马嚼着料,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它还不知道自己马上就要换新家了。
“我老了。旺堆,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了。明天你就替我送马过去吧。”
“从圭嘎拉山走,那里近。山上有条路,我送你到山顶,后面你自己走,翻过山就到拉萨达孜县了。”
说罢,阿爸给我倒上满满一杯酥油茶。
第二天天刚擦亮,我和阿爸一人骑一匹马往山上走。
按阳历算,还是3月份,山顶雪白一片。一路上,刚融化的溪水叮咚作响,树木仍是一片枯败,只有杜鹃的叶子开始泛绿了。
越往前走,风越大、天越冷,走得越慢。
临近中午,到了山顶,那里全是厚厚的积雪。
“往前就是下坡路了,不要骑马,要步行。到山下的达孜县新仓村找巴珠,他会让你借宿。明天去堆龙德庆县,也一定要注意,到时候人多车多,马容易受惊,机灵一点……”
嘱咐完,阿爸牵马往家的方向走去。剩下的路,我得一个人走了。
听阿爸说,圭嘎拉山的骡马道,几百年前就有了。那时候是一条官道,跨水的地方修了桥,一些路段铺了石板,山下还有驿站。以前山南往拉萨上贡、送信都走这条路。
据说,文成公主也走过这条路。
可是我长到25岁,从来没走过。
山太高太险,路又窄又远,很不好走。
现在,我一个人牵着马要翻过这座山。
下山的路更难走,骑马会跌倒,只能牵着,踩着雪试探着走。
我心里紧张,紧张路,紧张遇到野兽和陌生人,也紧张明天的交易。
“请愿文成公主嫁到藏地来,如若公主许嫁藏地,不必惧怕圭嘎拉之险,必有百头牦牛之迎请……”
我小声哼着村里流传的歌谣,给自己壮胆。
下午,我看到了新仓村的房子。心里的石头落了下来。
傍晚到村里,一路打听找到巴珠家,报上我阿爸的名字,说明来意,就在他家住了下来。
藏历十三,到了交易的日子。我一大早骑马往堆龙德庆县赶。
拉萨的车真多,人也多。黑马被疾驰的五十铃汽车吓到了。我安抚完受惊的马,继续赶路,终于在中午到了约定的地方。
交马、收钱,黑马跟着当雄人走了。
下午,我拿着钱到冲赛康,花500元买了一口大铜缸,还买了粮食。当天晚上,又到丹杰林一个朋友家借宿了一晚。
第二天,我扛着一堆东西,坐公共汽车绕道从曲水县回家。先到桑耶渡口坐船,到镇上再步行,辗转一天,晚上终于回到了家。
就这样,三天时间,兜了个大圈子,我一个人的卖马之旅结束了。
谁能想到,31年过去了,圭嘎拉山竟打通了一条隧道。只要十多分钟,就能走完我卖马要走上一天的风雪古道。
真是快呀!
隧道的建设是从2016年开始的。那年4月,政府的人来到村里,让村民带路,走圭嘎拉古道去达孜。
我们一行40多人、50多匹马,载着物资、设备往山上走。这是我25岁卖马之后,第二次走这条古道。
路上我还犯嘀咕,有车不坐,有国道不走,偏偏要走这条难走的山路,图啥?
拉萨来的干部说,政府准备在圭嘎拉山打隧道,建一条快速公路,拉近拉萨和山南之间的距离,促进经济发展。这次是来做前期考察的。
听了干部的话,我很吃惊。这得是多么浩大的工程啊。
没想到,工程真的就动起来了。隧道南口就在我们村,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施工要好几年,拉料运砂总要有人干吧。回到村里我们立即召开村民大会,大家决定共同出资,成立村集体运输队,服务工程建设。
就这样,2017年初,我们按人头,每人出资2万元,380多户村民筹集550多万元,购买了15台大货车,在工地跑运输。
才两年,村民投资的成本就拿回来了。之后三年,每跑一趟就能赚一趟的利润。最后一算账,刨去成本,每人净赚18000元,入资多的家庭,合计有一二十万元收入。
今天,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公路通车了。8年2000多个日夜,隧道一点点向山里延伸,高架桥的柱子一根根立起来,图纸变成了现实。
宽阔平坦的高速公路像丝带一样,穿过圭嘎拉深厚的屏障,把念果村和新仓村、把山南市和拉萨市拉得越来越近。
看着眼前的隧道,我又想起年轻时,爬上海拔5200米的山顶,走一天山路去卖马的情景。
阿爸的嘱托、山顶的大雪、黑马的大眼睛……
光阴远去了,刺骨的寒风也远去了。圭嘎拉山的新路和古道,交织成跨越与发展的故事。(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记者:米玛刘枫黄志武丹增平措玉珍格桑伦珠武沛涛巴桑旺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