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而朋友多了路好走,遇到什么事情了,也可以找朋友来帮忙。
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向朋友、亲戚,或者是借东西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只要大家谨记一点“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个原则。
不过,也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借的,其中老祖宗就留下来一句古训:“四物不外借,借了祸事临。”
这其中蕴含的并非无端的迷信,而是先辈们从无数生活经验里总结出的智慧,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遵循。
那到底是哪四样东西不能外借呢?大家在生活中要牢记哦!
第一样,自己“吃饭的家伙”不能外借。这里所说的吃饭的家伙,可不是指我们的碗筷,而是我们干活的工具哦。比如在古代就有“厨子的刀,木匠的斧子不能碰”的说法,也是说厨子的菜刀、木匠的斧子这些都是他们吃饭的家伙,是不能随便外借的。
老张是个经验丰富的老木匠,他有一套心爱的工具,那把斧头跟随他多年,斧刃锋利,手柄也被摩挲得极为称手。
一日,邻居小李前来借斧头,说是家中有个小物件需要修整一下。老张碍于情面,便将斧头借给了他。几天后,斧头还了回来。可老张却发现,斧刃上出现了几个小缺口,手柄也似乎被蛮力使用过而有些松动。
老张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这斧头就如同他的左膀右臂,如今受了损,干活都不利索了。
而且,每个工匠对于自己工具的使用习惯和力度都有讲究,一旦被他人使用,很难保证不会被“误伤”。这就像厨师的菜刀,那是他们在厨房战场上的“武器”,被不同的人使用后,重量、手感发生变化,切菜的精准度都会受影响……
所以像这些吃饭的家伙,都是对自己十分重要的,最好是不要借给别人使用,大家也要记住,没有经过他人的允许,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哦,不然小心对方会翻脸。
第二样是房子也在不外借之列。房子可以租给别人住,但是却不能借给别人用。
村里的老王就曾有过这样一段经历。他有一套闲置的房子,亲戚小赵因来城里办事,请求借住几日。老王不好拒绝,便答应了。
可没想到,小赵在借住期间,不小心将卫生间的水管弄坏,导致水漫金山,楼下邻居找上门来索赔。
虽然小赵表示会承担责任,但老王作为房子的主人,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协调处理。所以一般如果自己有闲置的房子,可以租给别人,但最好不要直接借给别人住,谁知道他们会在房子里干什么呢?
而且,老祖宗也留下了忠告:“宁借人停丧,不借人成双”,这句老话也并非毫无道理。
房子借人办丧事也就是几天的时间,可是借别人成亲,那就不是几天了,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是几年了,到时候他们住习惯了,更不愿意搬家了,就怕遇到奇葩的住户,还想着把房子占为己有。
第三样是贴身衣物,包括鞋子等也不宜外借。
这里不用多说,大家也应该明白。像贴身衣物更是关乎个人卫生与隐私,一旦外借,可能会传播疾病或者让人心里产生异样的感觉。
至于鞋子,虽然是穿在脚上的,但是每个人脚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有些人脚大,就会把鞋子撑大了。
还有些人走路习惯也不同,就会导致鞋子磨损。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怕对方的脚有毛病,这样自己再穿就可能传染了。
第四样是涉及钱财的重要物件绝不能外借,比如户口簿、房产证,还有今天人人都有的身份证、手机、私家车等。尤其是像身份证、手机、私家车等,更是要注意。
有些人就认为对方彼此关系好,把车子借对方开一下无所谓,那是没有出事,如果出事了自己也要担责的。
我的一个朋友小李,他结婚不久买了一辆车,而他的小舅子又一次就借他的车开出去和朋友去玩。小李虽有些担忧,但经不住小舅子的软磨硬泡。结果小舅子开车的时候在途中发生了交通事故,车辆严重受损。
虽然有保险,但后续的理赔手续繁琐,而且车辆维修期间小李的出行也受到极大影响。
至于像身份证和户口簿更是与个人的身份信息、家庭信息紧密相连,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借去,可能会被用于非法的用途,比如冒名贷款、办理虚假证件等,会给主人带来无尽的麻烦与损失。
手机如今也绑定了众多的支付软件、个人信息等,借出去就如同将自己的“电子钱包”和隐私拱手相让。
这些看似平常的物件,一旦外借,往往会引发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我们应牢记“四物不外借,借了祸事临”这句古训,在生活中谨慎对待外借之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祸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