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期间。
淮海战役发起后,粟裕全神贯注的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之前的大战不同,粟裕感觉到淮海战役有些不可控。
接下来……
粟裕
粟裕没有感觉错,淮海战役确实艰难。
如果说之前的大战,我人民解放军可以制定计划,做好部署,淮海战役则完全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前一秒钟可能是这个目标,下一秒钟便会机动行事,转换目标。
这也是“小淮海”变成“大淮海”的原因!
当然,第一目标还是没有变的,围歼黄百韬兵团是粟裕与毛主席商议好的,随着战役的进程,粟裕指挥华野部队已经成功围困住了黄百韬,而黄百韬也被迫率领兵团进入碾庄一带。
进入碾庄,黄百韬也算是有些思量的。
在这里,早前李弥兵团有过工事构筑,还是比较坚固,所以黄百韬率领兵团进入这里后利用原有工事,再加上自己搭建,很快便形成了野战防御阵地,准备与华野再搏一搏,被围了也不能放弃。
黄百韬
果然,黄百韬的防御给了粟裕不小的压力。
粟裕下令进攻多日,火力也是强大的,可是进展却相当缓慢,耗费巨大,这么下去,让黄百韬等来增援可就不好了。
好在,中野协助华野,在半路拦住了平汉铁路赶来增援黄百韬兵团的黄维兵团,蚌埠来的刘汝明兵团也被拦住,打援的问题,粟裕不用担心了,只要全神贯注于拿下黄百韬兵团即可。
很快,粟裕发现了攻克的办法。
黄百韬的防御工事坚固,火力网密集,粟裕决定通过挖地道直接通到敌内深处,然后发起总攻,这一点,果然奏效,在防御工事被瓦解后,黄百韬兵团几乎已经没有了抵抗的能力,很快败了,黄百韬也绝望死于碾庄。
第一阶段的目标,围歼黄百韬兵团已经拿下胜利。
蒋介石、黄百韬
拿下第一阶段的胜利,粟裕顾不上休息,很快召集张震等人商议接下来的计划和部署。
这天上午。
粟裕在房间思考了许久后,决定把张震喊来聊一聊,目前黄百韬在淮海已经殒命,接下来的计划,粟裕想要知道张震是怎么想的。
接到首长的命令,张震立刻出发前往面见粟裕。
见到张震后,粟裕也开门见山的向张震表示要问他一个问题:
黄百韬兵团被歼灭之后,敌军接下来会有几种变化?
这个问题,张震其实是思考过的,在组织语言之后,张震立刻回答:
有三种变化。
张震
所谓的三种变化,大致如下:
第一种变化:徐州、蚌埠以及蒙城等地的敌军会在接下来向宿县靠拢,打通南北联系;
第二种变化: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会向蚌埠收缩,与李延年兵团会合,再一起向北行进;
第三种变化:如果接下来的目标是黄维兵团,那么徐州可能会全力增援;
粟裕点点头,张震考虑的还是非常细致的。
这三种变化都有可能,最棘手的应该是第二种变化,目前黄百韬兵团被围歼,来增援的黄维兵团一定不会孤军行进,会争取和其他部队会合,增强力量,所以要在他们会合前,将其分割歼灭。
很快,粟裕便将自己的想法向陈毅邓小平以及毛主席进行了汇报,中央军委也很快下令:
先去南线打李延年兵团,再去打黄维兵团。
确实,要是在宿县先把李延年兵团歼灭,那么黄维兵团赶过去也是无用的,反而会陷入孤立,到时候就能将黄维兵团包围起来。
黄维
事实证明没有错!
淮海战役的第二目标,确实是围歼黄维兵团,而黄维兵团也不会想到,自己在接下来,竟然会迎来如此强大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