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们的东北地区,有一个很有趣的、而且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那就是:

东北话的许多词汇,其实就是日语

举一些例子:

例如,东北话中的“抠搜抠搜”,意思是指不大方、偷偷摸摸,这个词在日语里面,是こそこそ,读kosokoso,语音和东北方言相同,意思也一样,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小气吝啬的意思。(注《儿女英雄传》含“抠搜”,但该书民国增补)

又例如,东北话中的表示下水井盖的“马葫芦”一词,来自日语“マンホール”,读作(manhuru)。

还有,东北话中表示燃气、煤气的“嘎斯”,也是来自日语“ガス”,读作(gasu)。

然而其实,日语的ガス,也是外来语,是英语单词gas的音译,所以这个演化逻辑是:

英语单词Gas→日语ガス(gasu)→东北话嘎斯

再如,东北话中表示某种糕点、点心之类的食物,有些地方用“咖细”一词,譬如,说“买了一包咖细”,“这是西洋咖细”等等。“咖细”读kǎxi,这个词,来自于日语词汇“菓子(かし)”读作(kashi),意思是点心、糕点、糖果。

还有,红遍中国大江南北的东北话“杠杠滴”,则是来自日语中“がんがん(gangan)”,发音和意思都一样,都是“当当”、“锵锵”的意思,是通过拟声词,来表示“很厉害”的意思。

做梦都没想到吧,

“杠杆滴”也是日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大连话中有“晚霞子”一词,指“衬衫”。这个词,来自于日语“ワイシャツ”,读作(waisyatsu),日语中“白衬衫”的意思,语音和意思,和大连方言,完全一样。

然而有趣的是,日语中的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其实也是外来语,它来自于英语单词White Shirt。

这个演化逻辑是这样的:

英语单词White Shirt→日语ワイシャツ(waisyatsu)→大连话晚霞子

还有,更令人惊讶的是,东北话中的 “瞎掰”,也是来自日语。

瞎掰,就是日语中的“喋る(しゃべる)”和日文汉字“喋” ,这两个词分别读作(syaberu)和(syabe),东北人取日语音译,把日语syabe读作“瞎掰”。

对。

我们“东北普通话”说一个人胡说八道、浪费时间,说他“瞎掰”,这个词,竟然也是日语。

做梦都没想到吧,

“瞎掰”也是日语

还让不让人活了。

还有东北话的“无可无可”,对应的日语单词,是“浮き浮き(うきうき)”,意思是说特别满意,满意到不知道要怎么表达。

还有东北话中的“挖弄”一词,也是日语,例如说“挖弄个差使”,这里的“挖弄”意思是拉拢、贿赂。这个词在日语里,就是“賄賂(わいろ)”,读作(wairo),也就是东北话的“挖弄”。

你说,咱东北话,是不是很有趣?

你说,咱东北人,是不是很有趣?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为什么在我们的东北话中,有那么多的日语词汇呢?

其实就是因为日本侵华。

在日本侵华时代,有大量的日本军民盘踞在东北,从1905年日俄战争之后,一直到1945年投降为止,在时间长达40年的时间里,大量的日本人涌入东北,也给东北带来了大量的日语词汇,因而,被我们的东北人融进了东北的方言里面了。

亲爱的读者,你是不是又涨姿势了。

外一篇:

有研究表明,日语、土耳其语等都起源于中国东北地区,没想到吧!

11 日, 香港《南华早报》 报道称,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 》刊发的最 新一篇研究表明,这些现代语言可能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祖先—— 大约9000年前的古代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华早报》报道截图

报道称,泛欧亚语系的起源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一个领域,该语系遍及整个欧亚大陆,从日本、朝鲜和西伯利亚,再到土耳其,构成泛欧亚语系的五个语族日本语、朝鲜语、通古斯语、蒙古语和突厥语)是否来自同一个共同祖先一直是争论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使用了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以及语言分析

但这一囊括了多国研究人员的研究小组表示,最近的研究“显示出可靠的核心证据”支持这一理论,即它们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基于基因、考古证据以及语言分析,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语言向北和向西传播到了西伯利亚和草原。而这一结论也对认为泛欧亚语系是由游牧民族从东部大草原迁移而传播开来的传统“游牧假说”提出挑战。

来自英国、中国、捷克、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韩国、俄罗斯、荷兰和美国的研究人员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成果表明,泛欧亚语系可以追溯至辽河流域早期种植小米的农民,并在农业的发展下传播开来。

研究人员具体表示,一组包含98种语言中250多个词汇概念的数据表明,该语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辽河地区9181年前种植谷物的农民。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词中有一小部分与土地耕作有关的核心词汇,田地“field”、播种“sow”、种植“plant”和生长“grow”,以及提到小米而不是大米或其他作物的词汇,都支持他们的耕作假说。与此同时,该团队的考古分析集中在西辽河盆地,那里的黍蜀种植始于约9000年前。

报道继续说,进一步分析发现,西辽河地区的青铜器时代遗址和韩国无纹陶器时代遗址以及日本的弥生时代遗址之间存在联系,这表明,在青铜器时代早期传到朝鲜半岛之前,水稻和小麦种植就已经被引入到辽东-山东地区,也是在大约3000年前从这里传到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亚语言、农业和遗传扩张的融合。红色为阿穆尔血统,绿色为黄河血统,蓝色为绳文血统。红色箭头表示新石器时代种植粟的农民向东迁移,将朝鲜语和通古斯语带到指定地区。绿色箭头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晚期和青铜时代稻作农业的融合,将日本语从韩国带到了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泛亚欧语系的起源和扩散

一些学者认为,这些语言(泛欧亚语系涉及的五个语族)并非同源,只是存在大量交流产生的相似词汇;另一些则认为,日韩语同源,而两者与其他几个语族并不同源。“他们说的都很对,只是是在不同层面上看问题,” Robbeets说。“我们之所以在这一问题上有这么大的争议,很大的原因是借用(borrowing)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它们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极少量的由继承(inherited)得到的词汇。” 她也认同日韩同源的说法,但认为应该将比较的视野扩大到泛欧亚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