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是大将却成上将,要知道,虽然字面上只差了一个字,但实际上级别可是差的太多了。他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聚奎。
李聚奎,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爱读书,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可以说是算得上知识渊博的人了。在1926年,他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并加入了著名的北伐战争。
在1928年,他参加了平江起义,随后便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就曾在一次党小组会上表示:“我这一辈子跟党是跟定了,党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此以后,更是尽心尽力为党和人民奋斗,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他依旧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的誓言。
1933年,他就受到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表彰,为他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的曾经转移战局获得了伟大胜利。在他上任之后的第五次“反围剿”中,他依然带领军队奋战,三甲嶂的防御阵地让他名垂军史,就连国名党将领陈诚都对他刮目相看。
在1934年,红军被迫长征,李聚奎被中央军委点将,他先后组织大部队强渡大渡河,为掩护中央和红军主力摆脱险境。从1938年到1939年,李聚奎率领部队马不停蹄地奋战在抗日前线。在1946年,为了经营东北地区,李聚奎和一大批军政干部远赴东北。
直到1947年,西满军区成立,李聚奎担任了参谋长,协助司令员黄克诚、政委李富春工作,率部参加“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并且还和东北民主联军发起攻势作战。后来,成为共和国大将的黄克诚谈到李聚奎,他便说:“李聚奎是位老同志,指挥打仗很有一套,是个称职的参谋长。”
可以说,李聚奎在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但是在1955年的授军衔会上,他却没有任何的军衔,就连上将也是后来补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他的功劳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他不是大将之一,那么可能很难服众。但说到这件事,还要从建国以后说起。
原来,在建国以后,李聚奎就离开了部队,开始了石油开发的大工程。要知道,当时我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便是石油开发的问题,但起初他本是不愿意的,因为自己打了大半辈子仗,对于石油方面,那简直是一窍不通,他也不相信自己能胜任这个任务。
但是在周总理的开导与讲解下,他便知道了石油开发的重要性,并被任命为石油工业部部长,于是他便踏上了石油开发之路,而当时正处于授军衔的时候,而此时的他也与大将擦肩而过。
为了快速开发出高质量、高品质的石油,他开始熬夜做功课,仔细研究这其中的道理,并且不断尝试着,在不断错误中吸取经验,但是当时正处于“大跃进”时期,全国石油产量为145万吨,但是中央所定的标准是180万吨,还要降低投资,这让李聚奎顿时为难了,他表示,这根本完不成,实事求是的他还表示,就算被撤职,他也会如实报告,对于办不到的事情,他也是绝对不会妄下结论,夸大其词的。
要知道,在当时的时期,他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不敢干”的行为,有损国家形象,因此,在1958年,他又被重新调回到部队。他被重新补授上将的军衔,对于李聚奎,那可真可以说他的一生便是戏红人不红。
军衔可以代表一个人的成就与他为国家所作出的贡献,但对于李聚奎来说,只要能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那便足矣。相信他的精神也在时刻激励着我们每个人,这种不求名利的品质也应被每一个人铭记于心并坚持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