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商务部消息,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中国决定加强对美国相关两用物项的出口管制。具体而言,原则上不允许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针对石墨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组织或个人,若违反上述规定,把原产于中国的相关两用物项转移或者提供给美国的组织或个人,都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前,美国商务部出台了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这一措施对华大九天、拓荆科技、凯世通等136家中国实体采取行动,将它们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同时还进一步收紧了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存储芯片等物项的对华出口管制。针对美国的这一做法,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纷纷有所行动,它们发布声明,呼吁或者建议国内企业在采购美国芯片时要审慎抉择。

近年来,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出现了一些新的态势,其中美国的进口额降幅显著,并且已经持续多年处于下滑状态。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集成电路的主要进口国家或地区包含中国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日本、越南、美国、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中国台湾与韩国是中国极为重要的海外进口来源地,二者在中国进口市场所占的份额超过了一半。在排名前十的国家或地区里,只有日本的进口额同比有所增长,其余的都出现了下滑,而美国的下滑比例最大,达到了同比下降31.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人都非常清楚,美国的目的已经昭然若揭。不管是在半导体领域,还是光电领域,美国都企图对中国企业进行阻拦。不过,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何亚东在记者会上就已经表明,为了自身的合法权益,中国将采取一切必要行动。在晶片和光电产品的竞争方面,这种态势似乎还会持续下去。美国不断颁布禁令,中国自然也不会无所作为。接下来的局势会如何发展难以预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的企业必须慎重考虑,在购买美国芯片时要更加谨慎。

中国对芯片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量,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在过去,三星、英特尔、台积电等国际知名芯片生产商,都在中国市场收获了可观的利润。

不过,中国在自主研发方面持续进步,这使得未来的市场格局开始逐渐出现微妙的改变。如今,中芯国际、晶合集成等企业,在28nm和14nm制程芯片的生产方面已获取重要进展。并且,像华为这样的科技巨头,也正在朝着5nm、3nm等高制程领域发起冲击。随着这些中国企业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其自主研发的规模也日益扩大。

在智能座舱域控芯片装机量的排名方面,今年1 - 6月,于Top10榜单之中,本土品牌占据了三个席位,这三个品牌分别是华为、芯擎科技以及芯驰科技,它们各自对应的市场份额依次为3.9%、3.8%和1.4%。然而,回顾2023年,在当时的Top10里仅仅只有两家本土品牌能够上榜,这两家本土品牌的合计市场占有率仅仅为2.2%。

从技术角度来看,国产智驾芯片的龙头企业在大部分的技术指标方面,已经达成了与国际大型企业相媲美的水平。目前,这些企业正在朝着更高的算力以及更优的性能方向发展。在智能座舱芯片这一领域,本土的厂商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不过,相较于智驾芯片而言,其整体的发展进度还是稍微有些滞后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从一开始就采用了错误的策略。比尔·盖茨曾经发出警告,他指出只有通过无限量地供应芯片,才能够延缓中国在芯片研发方面的速度。盖茨很清楚,若是想要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遏制,倾销是唯一的手段。然而,美国却选择了制裁这种方式,而这一举措反而促使中国激发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从来都不会惧怕制裁与封锁,针对此类情况,中国有着完善的应对方案。实际上,中国真正担忧的是,一旦美国表现出善意,在中国国内就可能会出现反对独立自主进行科研的声音。不过,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人的斗争精神是坚不可摧的。美国的高压政策反而推动中国更快地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