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青海主委,现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名誉馆长,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我省著名文化学者鲍义志先生向青海省图书馆捐赠一批珍贵的个人手稿。此次捐赠的手稿,包括70余份文稿和一组诗稿,内容涵盖序文、散文、游记、论文和调研报告等,不仅记录了鲍义志先生多年来的文学创作与学术探索轨迹,更蕴含着深厚的河湟文化底蕴,具有重要的文献存藏和学术研究价值。青海省图书馆对鲍义志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感谢,并郑重地颁发了捐赠证书,以彰其举。这批珍贵手稿的入藏,将进一步丰富青海省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有力充实本土作家学者资料库,拓展文献存藏类型,为后续深入探究青海本土文化脉络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鲍义志先生1951年出生于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官亭镇,是青海河湟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也是青海文化界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鲍义志先生以短篇小说《“道”把式开言》文学坛,受到省内外文学界关注。此后,他笔耕不辍,陆续发表小说、散文、剧本、诗歌等文学作品400多万字,多次获全国和省级的文学评选大奖,1991年获得全国庄重文文学奖,部分小说被译为英、法、日等国文字译介到海外,让青海本土文化闪耀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漫长的创作生涯中,鲍义志先生始终将笔触聚焦于河湟地区的土族人民,他精心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生动且深刻地展现了时代浪潮冲击下河湟地区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细腻入微地刻画了丰富多元的人物内心世界与情感历程,字里行间满溢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彰显出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与深厚底蕴;工作之余,他的诗集《掌中吟》热情讴歌伟大时代的蓬勃朝气,深情赞美祖国的壮美山河,澎湃的爱国情怀跃然纸上;他的文集《河湟情怀》将自己对家乡的眷恋与热爱,巧妙地融入对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位青海学者的家国担当与赤子初心。2024年,鲍义志先生将多年创作集结出版为《鲍义志文集》(5卷本),包括小说卷、散文卷、综合卷和评论序文卷,内容丰富,思想深邃,全方位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抒发了弘扬民族文化、热爱家乡的情感,对进一步挖掘研究青海文化、河湟文化、民族风情和推动青海文化事业、经济建设等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近年来,在深耕文学创作的同时,鲍义志先生还将探索的目光投向青海省地方历史文化,主编《大禹故里在青海》一书,论证了“喇家遗址为大禹故里”的学术观点,引发学界广泛关注与热议。此外,他创新性地提出“吐谷浑是历史留给青海的厚重礼物”这一独到见解,为青海历史文化研究开辟了全新视野,堪称我省文化领域中锲而不舍的思想者与默默耕耘的实干家,持续为青海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鲍义志先生长期关注青海省图书馆在地方文献收藏整理方面开展的工作,坚定不移支持青海本土文化传承。2022年,鲍义志先生曾无偿向青海省图书馆捐赠《河湟情怀》《高原守望》《掌中吟》等个人著作4种412册。此次极具意义的捐赠手稿,既是他为本土文化传承事业贡献力量的又一壮举,更是为本土作家学者捐赠文献、传承文化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下一步,青海省图书馆将持续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存藏保护,不断加强地方文献资源和本地作家学者资源建设,持续推动本土文化传承朝着更为深入、更为广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