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 通讯员 赵风斌 杨琴
12月16日晚,青海湖畔寒风呼啸,清冷的月光下,封冻沉默的青海湖更显深邃。23时40许,紧邻青海湖畔的青藏集团公司西宁电务段哈尔盖信号工区依然灯火通明,副工长魏仁德正在宣读作业计划。当晚,对管内青海湖站的道岔进行冬季检修。
一切准备就绪后,23时45分,一行人驱车前往40公里外的青海湖站。“‘天窗’命令已下达,室外作业人员可以上道作业。”1时10分,对讲机里传来驻站联络员赵元斌的通知,等候在站场外的职工们佩戴头灯,迎着刺骨的冷风,如同一个个精神抖擞的“战士”,投入到又一次深夜检修当中。
道岔转辙设备就像是火车的“方向盘”,日夜指挥着列车正常运行。环青海湖区段地质结构复杂,冬季线路容易发生冻害,从而引起道岔参数的变化,影响到正常行车。
入冬以来,西宁电务段依据往年设备变化规律,加大了对环青海湖区段哈尔盖、青海湖、鸟岛等站道岔设备的检查频次,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统一归纳到问题库,集中予以整改销号,确保冬季行车安全。
“冬季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重点要检查转辙机内部是否有受潮结冰现象。”魏仁德大声叮嘱道。
在4号道岔处,职工李海志借助头灯灯光,正在认真检查转辙机内接点的磨耗程度,检查完,他将棉纱缠绕在擦拭竹片上,开始仔细擦拭接点。
“转辙机接点片哪怕出现0.01mm的缝隙,都可能发生接触不良,导致道岔不能正常转换,从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李海志对身边的青工李浩然说。
伴随着“嚓嚓嚓”的响声,在2号道岔旁,职工王宁正用油泥铲铲除滑床板上冻结的泥沙油垢,铲除完,再用一把毛刷将刮出的泥垢细细扫净。清扫完毕,他扯下一小块棉纱,用长嘴钳夹住,伸进道岔锁钩的钩缝中来回擦拭。确认道岔各个缝隙都没有泥沙油垢后,开始对道岔锁钩、滑床板等活动部位注油,以保持润滑。
与此同时,职工温峰凯半蹲着身体,正在俯身查看道岔缺口,为了更好地看清缺口大小,他几乎将额头贴着转辙机。“低温天气下,道岔电气特性容易发生变化,如果道岔缺口误差超过0.5毫米,就必须手动校正,2号道岔是正线道岔,使用率较高,检查要更加仔细。”温峰凯对王宁说。
午夜时分,青海湖畔滴水成冰,气温跌至零下20℃,寒风夹裹着沙尘扑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每个人的眉毛发梢上早已结上一层白白的冰霜,灯光下,职工们嘴角的哈气随着身体起落上下起伏。为了抵御寒冷,不远处,现场防护员王元杰不停跺着双脚,来回瞭望两边来车情况。
“全站道岔转换试验良好,设备交付使用。”3时10分,赵元斌通过对讲机通知。大家收拾好工具材料,有序撤出站场。当晚,哈尔盖信号工区职工们共完成青海湖站西咽喉7组道岔的检查调试,对道岔参数有波动、曲线不良等问题全部予以整治,为确保冬季高原铁路行车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驱车返回的路上,青海湖畔依然月光如泻。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