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日冬至

今日冬至。按照阳历,冬至通常出现在每年12月21日、22日或23日。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地球最南,阳光直射地球的南回归线(又称“冬至线”)。因此,冬至这天,北半球的白天最短、黑夜最漫长。

作为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冬至是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早被测定出来的第一个节气。我国处于北半球,对我国来说,冬至这天的阳光最倾斜,阳光下的万物拖的影子最长。我们祖先正是通过“日影”来测定出来的这个节气。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们先人就已开始使用“土圭测景”的办法观测太阳。史料记载:“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意思是:竖起一个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标杆在中午的影子长1尺5寸;在冬至日观测,标杆在中午的影子长1丈3尺5寸。

当时,我们的先人就是通过测量标杆经太阳光投射出来的影子,找出来一年当中“日影”最长的一天,然后把这一天作为新的一年开始。这就是冬至。

对于冬至,我国古人还说:“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意思为:冬至这天阴气最盛,但阳气已开始萌动;这一天,太阳走到了最南端,所以全年当中这天的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同时、太阳的影子也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的直射点将开始慢慢地北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圭测定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距离北半球最远;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时间最短。但是,这一天却不是一年当中最冷的一天。

我们平时感受到的温度,并不完全是太阳直接照射带来的;大部分是我们周围的空气带给我们的。所以,天冷时、叫气温低,天热时、叫气温高。而大气里的热量,是由地面反射太阳的热量传给大气的。地球被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穿透大气层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等形式把热量传递到大气。

大气层对太阳辐射进来的热量毫不阻碍,但对地球表面热量往外的释放,却控制的很严。这样就起到保温作用:白天的温度不至于太高,晚上的温度不至于过低。

每天,当大气层从太阳得到的热量大于散失的热量时,我们就感觉温度在逐渐上升、天气越来越热;当大气层从太阳得到的热量低于散失的热量时,我们就感觉温度在逐渐下降、天气越来越冷。

冬至这天,尽管北半球从太阳那里接收到的热量的确最少;但在冬至过后的一段时间里,太阳渐渐往北回归、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太阳距离北半球虽然不是最远了,但也相当远;日照时间不是最短了,但也相当短。此时,北半球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要低于散失的热量;北半球热量仍旧“入不敷出”,北半球的日平均气温还是会继续走低。这种情况要一直延续到“三九天”。

“冷在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期是在三九。到了“三九天”,天气才算冷到极致;三九过后,天气会一天天暖和起来。

同理,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也不是午夜。每天日落以后,地表就没有了太阳辐射的热量收入,只有热量支出;地面的温度将会一路走低。过了午夜,气温也将继续降低。此时,并不会因为太阳已经开始离我们越来越近而开始气温回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年四季的日照

这种情况会维持到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日出前后,直到我们可以重新接收到太阳辐射过来的热量时。在此之前、气温达到一天当中的最低值;在此以后,气温开始慢慢回升。

所谓“三九天”,是我国民间的一种说法。从冬至这天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就是冬至后的第19~27天),一直到“九九”为止,这八十一天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期,也就是“数九寒冬”。

冬至是“数九”寒冬中的“一九”的第一天。民间流传着“数九”歌谣:

  •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意思是:

  • “一九、二九不出手”:
    天气变冷了,冻得大家都不愿把手伸出来。
    “三九、四九冰上走”:
    天气太冷了,到处都是冰,河水也冻成了冰。
    “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天气开始回暖,柳树开始发芽。
    “七九河开,八九燕来”:
    河面的冰开化,春燕归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等到了九九,再过一九,春耕就开始了。

此外,还有“春打六九头”、“九九艳阳天”的说法。“春打六九头”,说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不是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就是在六九的第一天。我们先人通常认为“春打六九头”预示着好兆头;如果是“春打五九尾”,就预示来年的收成可能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

“九九艳阳天”。从冬至进入“一九”开始,到了九九的时候,已经是阳历的三月份。此时,天气通常已经变暖,常常艳阳高照;昭示着即将进入“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时节。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之间的阳气开始回归、渐强;下一次四季轮回就此开始。

民间有俗语称“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意思是:从冬至这天开始,白天时间长了,每天可以多完成一根线的针线活儿了。

正是因为冬至过后,白天一天天变长;所以,冬至这天就被先人视作一个“大吉之日”。民间有俏皮话称“冬至出生的孩子,动手动脚(冻手冻脚)”。其实,这个说法是把“冻手冻脚”牵强附会成“动手动脚”,没有任何道理。

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按照命理学观点,冬至和春分、秋分、夏至的前一日属于【四离日】,是大凶;但冬至当天,却是大吉日。因此,冬至这天生的孩子也属于大吉。

有史以来,我国民间对于冬至都很重视,从来都不是仅仅把冬至当作一个天文学或者气象学意义上的节气,而是都当作一个节日来庆贺。

过去曾经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每到冬至,朝廷往往都要休假,君不听政;民间会歇市,和庆祝过年一样。

例如殷周时期,冬至前一天就被视为岁终之日,冬至相当于今天的春节;到了秦朝,也是一直把冬至这天当作岁首;汉代时,每年冬至,都举行庆贺仪式。

《后汉书》这样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

汉代蔡邕所著的《独断》中也这么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意思是:到了冬至这天,阳气就开始生发,为君之道就得到增长;所以,要庆贺。

《晋书》上也记载道:“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冬至吃饺子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冬至都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被称为“亚岁”。除此以外,冬至还有“一阳生”、“冬节”、“长至节”等多个别名。

冬至这天,民间吃饺子的习俗,“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是流传很广的一句民谚。

据说,这个说法源于河南南阳地区,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代代相传下来的。

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集医家之大成,著有名著《伤寒杂病论》,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还有一句名言广为流传:“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的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被冻烂了;便让其手下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传播预防冻伤的知识。

他把羊肉、胡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一起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做成馅。再揉面擀皮、包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了以后,盛在一大碗肉汤里,名之为“祛寒娇耳汤”,分给来求药的人食用。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很快就好了。

从此,张仲景的方法开始在附近地区流传。每到冬至那天,大家都学着“娇耳”的做法,包成食物,叫“饺子”或“扁食”。据说,“冬至吃饺子”的民俗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为了驱寒,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不忘“医圣”张仲景的“祛寒娇耳汤”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