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在股市总会感觉赚钱慢,亏钱快;股民越是想着赚快钱,亏钱越快,然后想着赚钱吧,又要回到慢慢变富,但股民有等不了,结果陷入到了怪圈。不解决这个问题,股民就不可能堆积财富,而这里面显然是隐藏了非常多的信息,需要我们研究,并且找到利润产出路径。
被动跑赢主动,操作的慢与快
最近整整十年时间里,美国的主动型基金在每一年里都跑输了标普500指数,当初巴菲特的十年之约,也是标普500跑赢了。而A股方面,虽然主动型基金可以在某些年份跑出超额收益、甚至A股这边有超额收益的年份还比较多,但如果再把跑输年份的百分比跟跑赢的加一块,这十年来的超额其实并没有多少,因为跑输的一年就可以吃掉好多年跑赢的超额。
2024年三季度末,被动指数型基金(含指数增强型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到3.16万亿元,首次超过同期主动权益类基金2.89万亿元的总市值。此外,公募基金主动权益基金规模为4.25亿元,被动权益基金规模为4.18亿元,剔除主动权益基金重复部分和ETF联接基金重复部分,二者的规模依次为4.23亿元、3.74亿元,二者已相差不大。
投资者总感觉被动比主动慢,但长周期一看,收益反而是前者好,为什么?人的因素不确定,你也不可能定投,因为很可能会更差,甚至这个人崩溃了,换人了,都是不确定的。被动因素是确定性规律,哪怕局部扰动,也可以定投,最终是行业或指数大规律去支撑最核心的逻辑。因此,如果股民你能力强,你能跑赢市场,那么所谓的指数模式,的确让你看不上;但如果说,跑不赢,那么指数模式绝对是值得拥有的,且是一个建立主体优势的过程。
其实,这里面还隐藏了一个关键要素,那就是所谓被动指数其不需要人的因素和相关操作,说白了,是建立了几乎一劳永逸的思路;而主动模式,因为依托的是人的因素,所以始终是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但是人就会有出错的时候,这就是收益不稳定,也会有巴菲特所说的,如果你不能建立一套盈利系统,就只能劳碌到死(耗费精力,不断地操作),这个有点悲惨。
收益的慢与快
很多人都知道复利效应,也会发现,看上去不起眼的操作,积累时间长了之后,就会收益飞快,且越来越快,但前提是要持续积累正确的因素。因此,说到快与慢的理解,股民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做一个事儿,看别人总觉得很简单,很容易;自己做了,就觉得一切都好难,时间过得好慢,利益收获好慢。
实际上,很多成功者在成功前都有一段较长的努力堆量期,持续的努力,辛苦的付出,堆积到一定程度后的体现。但很多人大多看不到这个因素,而是只想着成功只一个点,而不是过程。所谓的慢,很多时候,就是在经历必要的积累,就好比种庄稼,不可能种了就长出来,那个过程,很多股民不想经历,只想着收获,问题是前面都没有做,哪来的收获?其实,想要大的成功,就需要更深的地基,地基越深越牢固,才可能向上更高,但问题是很多股民不想打地基,因此也就不可能有大的成功。
就好比底层逻辑,想要到后面零投入获得现金流的阶段,前提是介入要早,付出阶段结束,那么后面就是持续产出,且不需要任何投入。很多股民,看到巴菲特的可口可乐,觉得那种什么都不做,就持股收息的感觉太好了,而且股本率是60%,这个太牛了;但提到是否愿意像巴菲特那样一路持有,经历相关考验,股民又说不想。但问题的核心是,任何收获都要付出代价,那你想成功,你准备付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按照类似的思路,研究行业与题材等热点的模式,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