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局没错,胜败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导语
本以为极越的事情会很快的淡去,但最近看到新老朋友密集发言,我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这件事的话题度。
其实几位老友的观点比较一致,那就是创业就要找到创业者,靠攒局找来的职业经理人,多半很难全情投入。
但让我想写点什么的,是很多朋友举的大量案例。可以说,有多少案例,我就可以找出多少反向的案例。
先说我的基本观点——所有成功的创业都是一场伟大的攒局,而包括不成功的攒局背后,也都是对资源优化组合的频繁试错和跃跃欲试。
创业可以有成有败,但归因为是否依靠攒局,则似乎看问题过于表面。
反过来可以看到的是,几乎成功的所有案例,都有攒局的影子。那种初始团队就无所不能、角色分明的案例,反而太少太少。有几个“六君子”、“七君子”走到最后?
至于攒局是不是一定要攒一个从0到1的人,理论上是最优解,但实践中很难证明。人是会发展的,也许昨天不能,但今天就能。更有可能是你一开始就奔着这样的一个人而去,但实则始终求而不得。说来说去,攒局和创业一样,有时候成败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但至少有一点颠扑不破,就是没有几个成功案例里的关键先生,不是攒进来的。
美团参加千团大战的时候,一开始只是二线团队,加之此前的团队都是做互联网社交的轻模式出身,所以地推业务发展的不理想。
幸好美团得到了一个阿里来尽调的机会。
“你们的地推很业余,但干的很认真”,这句话让王兴一下子就相中了干嘉伟。
干嘉伟在阿里干的有声有色,实在是不想来。无奈王兴拿出缠丝擒拿手,江湖于是有了“九顾茅庐寻阿干”的佳话,干嘉伟进来补齐了美团的地推短板,于是后来就顺风顺水。
你说美团就胜在有了干嘉伟吗?还真很难说,毕竟地推只是要补的环节之一。你要说不是吧,没有地推的补强,美团没准真的成不了团购赛道的天选之人。
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干很重要,但不是那种从0到1的人,然而这无损于他的价值。朱啸虎后来专门谈过这个问题,有一句话让人难忘——他说:阿干是美团挖去的职业经理人。
再说阿里,当年也属于迟迟拿不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巨头,结果收购了一个区区的友盟,添了一个总监级的蒋凡,最后依赖此人,淘宝天猫双双转型移动互联网成功。
话说这几天,蒋凡神奇回归阿里权力中心,接下电商一号位,终于开始了王兴口中的“两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的电商对决”。
还有字节跳动,当初的商业化道路十分坎坷,结果找到了一个在传统媒体做广告业务的张利东,就成了后来的万亿伟业。
他们都是“从0到1”的人吗?我看不一定是,他们只是当时业务上最需要的人。
所以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你可能说,这些人都是创业者,或者自带创业者血脉,自带从0到1天赋……这个,我真的无法证伪。我只是知道,他们是对的人,但是,他们也是局中人。他们的成功,是个人能力+机会的组合。
如果没有这些局,也许干嘉伟会在阿里某个事业群的高V上隐退;蒋凡成为连续创业者,一直追风口追到大模型;另一个平行时空里的张利东可能继续商业化的路径,只不过那家公司不叫字节跳动……这有可能吗?太有可能了。
所以,不要说“攒局人”有创业背景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人,如果没有遇到这个局,可能还在自己既往的赛道里沉浮。
如阿里,没有王坚就没有阿里云,这是确实的。但没有阿里云,王坚可能还在搞自己的心理学。
如腾讯,一度高薪闲职养着张小龙。我敢说,那时没人会说什么“利剑总有出鞘的时候”,但如果没有腾讯攒的广研这个局,张小龙可能也只是广州最大的kent香烟的消费者和体育迷,而不是微信的创始人。
举以上这些例子只是想说明,攒局与否不是关键,攒对了人怎么都对,人错了怎么都不行。攒局作为一种非常规的引入人才的机制,优点就是效率高,直奔中心;缺点就是试错风险也很高,所以这次百度和吉利踩雷,也不值得奇怪,似乎也不值得无休无止的讨论。
至于《创始人模式》是写的很好,但里面的三原则:
- 把公司当亲儿子
- 随时做出独立重大决策
- 随时重构公司
不要说攒来的人,就是互联网大厂的创始人本尊来能不能干净利落做到以上第二点,特别是第三点,我深表怀疑。
所以我的看法是,选择极越业务的负责人是一个失败,是人选错了,错是概率带来的,不是攒局的方式不对,不能否认攒局的价值。
《创始人模式》写的很好,好的领导必须把企业当亲生儿子,但问题在于,当你的家业很大的时候,你终究还是得学会授权,比如华为和任正非。
你不能因为任正非的管理没有涉及华为的所有业务而指责他没有创业者精神,一个创业者精神的体现,是对企业那种永恒的责任感,而不是看管理幅宽,更不是看是否事必躬亲。
更多时候,非创业者也能当大任……当华为的传统业务受到巨大冲击时,余承东一个人挑起了终端业务,用手机、鸿蒙系统和造车,撑起了toC的半壁江山,他是企业的老板吗?他是华为的大股东吗?都不是。
他只是一个尽心尽力的局中人而已,就有这样的格局。
其实,极越这件事,发展到今天,真的让人痛心。有些人的表现太差了,浪费了太好的机会。更可恶的是其本人非常的不专业——不管你是大股东还是小股东,公司暴雷的时候,就是最需要CEO一力承担责任、面对困难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时候,“自己不是企业第一责任人”是不能作为推卸责任的理由的。
实话讲,除了员工和车主,我觉得百度和吉利也是受害者。
但是,百度、吉利愿意出来承担责任,其实就说明了一件事,他们还是愿意在纯粹的法定责任外,更多的承担一些责任,特别维护了相对弱势的、作为个体的员工、车主的权益。
不得不说,百度、吉利做的很体面。这个体面,会让吉利和百度在日后得到应有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