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带来了无数的便利。然而,与此同时,电信诈骗也如影随形,成为了网络世界中的一个顽疾。尽管有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反诈宣传和实名制政策,但电信诈骗依然屡禁不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原因呢?
实名制的推行,本意是为了让网络环境更加安全,帮助用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够迅速追溯到责任人。然而,实名制已经实施了十一年,电信诈骗却依然猖獗,这不禁让人深思。
资料泄露
电信诈骗
过去,骗子们可能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姓名错误就能被识破。但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信息在网络空间中变得异常透明,骗子们也借此机会,利用精准的信息进行诈骗,让人防不胜防。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工信部推出了“上网实名认证”政策,并不断完善相关法规。这一政策要求用户在注册网络账号时,必须使用真实的身份信息,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实名登记。
电信诈骗
这一措施的初衷是为了在发生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等事件时,能够迅速找到涉事账号背后的个人,从而更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护网民的安全和财产。
尽管实名制的初衷是好的,但现实情况却并不理想。虽然实名制已经实施多年,但电信诈骗分子似乎依然难以被抓获。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网络世界的复杂性和骗子们不断升级的伪装技巧。
电信诈骗
在一些管理相对宽松的东南亚国家,电信诈骗分子可以利用当地的法律漏洞,通过各种手段将非法行为“合法化”。这使得他们能够躲在境外,如同拥有一层“保护罩”,增加了国内执法部门的追查难度。
此外,骗子们使用的身份信息往往是虚假的或被冒用的。丢失的身份证件经常被挂在网上出售,这为骗子提供了大量的“马甲”,使他们能够随时切换身份,难以被追踪。
运营商
技术手段的进步也使得骗子们的伪装更加高明,例如伪基站、改号软件和虚拟号码等,这些工具让他们能够伪装成官方机构或亲朋好友,极具迷惑性。
子孙账户的伪装则更加隐蔽,他们利用多个账户层层嵌套,将赃款分散转移,如同狡兔三窟,让追踪变得异常困难。
泄露资料
实名制
实名制的直观感受是,现在几乎所有的软件在下载或登录时都需要进行实名验证,有的需要身份证号,有的则需要手机验证码。这是一种弱实名制,它借助通信商的强实名制,间接实现软件的实名认证。
然而,仅仅一个手机号码并不能泄露太多信息,对于APP运营商来说,其价值有限。真正的强实名制是指使用身份证号进行登记的软件,例如微信支付。想使用这功能?必须先进行真名实姓认证,填写身份证和银行卡信息。
骗子
除了日常的微信转账,交通出行也与实名制密不可分。在12306购票,需要进行实名认证,才能享受便捷的在线购票服务。网络游戏也实施了实名制,以防止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尽管仍有部分未成年人会偷用家长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但这一行为本身也体现了实名制在游戏监管方面的作用。
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近年来发生的多起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2018年数据堂用户信息泄露事件,该公司在八个月内累计传输公民个人信息上百亿条,数据量之巨大令人震惊。不过随着事情的发酵,也有着不断完善的相关法律。
诈骗
“帮信罪”是指帮助犯罪分子倒卖信息的人所犯下的罪名,帮信罪的涉案人数不断攀升,这反映出网络诈骗活动越来越猖獗。科技进步让骗子有了更多骗人的手段,比如用国外的服务器,还有AI能自动生成假的电话号码。
实名制的一个问题就是,运营商手里掌握了我们很多个人隐私信息。消费者经常会收到以“1065”“1068”“1069”等代码开头的各类短信,其中除了资费短信、政府公益短信和商业短信外,也混杂着来历不明的诈骗短信。
人们很难分辨信息的真假,很容易被骗,这样会损失钱财。令人遗憾的是,以“00”“1069”开头的诈骗电话或短信至今仍在危害公众。2022年,市民孙先生就因一条“1069”开头的银行贷款短信险些被骗。
按照规定,提供“1069”服务的第三方平台需持有SP许可证,并经过工信部审核,与三大运营商合作。然而,为何这些平台会出现如此多的诈骗短信?
数据信息
不只第三方短信服务会有内鬼,连电信公司自己内部也有人偷偷出卖信息。还有人指出,在未实行手机卡实名制之前,补办手机卡需要服务密码,犯罪分子难以仅凭假身份证补卡。实名制推行后,竟让一些坏人有了可利用的空间。
据消息,我国每年有数百万张身份证丢失,其中不少在网络上被公开买卖。如果运营商审核不严,诈骗分子完全可以用这些身份证大量办理手机卡。实名制虽然让大家登记了真实信息,但运营商掌握的这些信息如果没人好好监管,就可能会变成不法的交易工具。
购票
诈骗手段层出不穷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诈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随着网络的兴起,电信诈骗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只需几个简单的操作,可能你手中的钱就已经被骗走了。不过,在相关部门的不断科普下,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防范意识。
其实,对于实名制,有关部门也做出了相应的解释。在2016年,环球网曾发布报道,指出要完全打击电信诈骗,仅靠实名制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骗子们的手段层出不穷,他们会收集泄露的信息进行网络诈骗。
媒体报道
现在大多数人都会在网络上购买商品,一些骗子甚至冒充网络上的购物退款,对消费者进行欺骗,从而骗取他们的钱财信息。这还不是最令人气愤的,对于那些贫困的学生或群体来说,一些骗子甚至冒充相关单位人员对他们进行联系,将他们手中的救助金额骗走。
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因为一时的疏忽而上当受骗。但无论如何,如果对方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骗钱,那么我们只需要保护好自己的钱包,认真辨别相关信息,多一份谨慎,才能避免被骗。
骗子取钱
不仅要提高对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还要小心不要成为电信诈骗的帮凶。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他们在工作之余,也会想要做一些副业,有的甚至选择刷单赚钱。
然而,一些骗子就利用了这样的心理对他们进行诈骗。无论是想要如何赚钱,最基本的就是要找到正规合法的地方,这样不仅能让自己赚到钱,也可以避免被骗的风险。
主要信源
锦州网警2023-06-29——实名制运行10年,为何电信网络诈骗依然存在?
澎湃新闻——不要参与电信网络诈骗,更不要成为电诈犯罪的帮凶
环球网——盘点电信诈骗吸金术!防诈骗不能仅靠实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