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太平洋战争是一场发生在海战从巨舰大炮时代向航空时代过渡时期的全面海上战争。美军在这场战争中主动推进战略革新,创新形成了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两栖跳岛进攻等适用于新时代的海战战法,为取得战争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分析美军的海战战法创新,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研究美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革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关键词:太平洋战争 美军 海战 战法创新

文章出处:《孙子兵法研究》2024年第6期

作者简介:薛磊,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太平洋战争是一场长期消耗的海上全面战争,也是发生在海战从巨舰大炮时代向航空时代过渡时期的重要战争。战争爆发前,美军大规模海战经验不足,巨舰大炮的海战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对日海上战争的战略筹划仍围绕决战歼灭日军主力舰队、一举夺取海洋控制权而展开,飞机、航母等新海战武器装备和两栖作战等新海战样式的运用思路也不成熟。但经两年多的战争磨炼后,美军已形成夺取局部海区控制权的新战略思路,能熟练运用一套大洋机动进攻的组合战法,以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为前锋,以两栖跳岛登陆为主攻,以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为基础支撑,在大洋上快速机动进攻,不断将实控海区范围推进到日本本土周边。这个蜕变过程依靠主动的战略革新和战法创新实现。

一、岸基航空兵制海战法的创新—— 战略革新的逻辑起点

岸基航空兵制海战法,是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以岛屿部署的岸基航空兵控制岛屿周边广阔海洋区域,拒止日军进入和利用该区域海上交通线,保证己方舰艇在区域内行动安全的作战方法。这一战法的创新,使美军得以在不歼灭敌军主力舰队的情况下,在较少依赖己方主力舰队的条件下,牢牢掌握大范围海区控制权。这打破了只有舰队决战才能夺取制海权的传统思维,成为美军新的战略框架起点。

(一)战前美军为支援舰队作战对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探索

美军早就认识到飞机在海上侦察和攻击舰船的可能性。20世纪20年代,美海军设想在太平洋的岛屿机场部署飞机掩护海上交通线。但当时飞机航程短,很难满足这一需求。至20世纪30年代,岸基战术飞机航程已达400海里以上,并具备以炸弹和鱼雷攻击舰船的能力。但与大洋广阔的空间相比,这样的航程仍微不足道。尤其太平洋中北部岛屿间距大,一般战术飞机既不可能在岛屿间转场飞行,也无法建立连续不断的控制区域。美军在岛屿部署岸基战术飞机,主要用途是岛屿防御。

岸基航空兵要在太平洋上有效作战,最重要的是装备远程飞机。1933年,美国联合公司开发出“卡特琳娜”水上飞机,侦察搜索半径达1000海里以上,航程超过美陆军装备的所有岸基飞机,既可依托水上机场部署,也可由水面舰艇携带。曾在航校进修并担任过航母舰长的海军航空局局长欧内斯特·金(Ernest King)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新装备的潜力,呼吁不仅要大量采购“卡特琳娜”作为远程侦察平台,而且要为其加装攻击武器,让巡逻机中队像巡洋舰一样发挥作用。海军作战部计划处处长威廉·派伊(William Pye)出于在中太平洋支援舰队作战的需要,支持金继续研究。为此,金重返舰队担任海上巡逻机部队指挥官,主持将“卡特琳娜”水上飞机改装成能装载炸弹、鱼雷的攻击平台,并进行反舰攻击训练的工作。

然而,欧洲爆发战争后,其他国家军队实战运用水上飞机的惨痛教训,使水上飞机速度慢、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差的问题凸显出来。包括金在内,越来越多的海军将领认识到除非在“绝望的局面下”,否则不应将水上飞机用于鱼雷攻击。水上飞机制海作战的尝试最终停止,“卡特琳娜”仍被用作海上侦察巡逻平台。

当时,美陆军已装备比“卡特琳娜”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飞机——B-17轰炸机。美陆军最初将这种飞机用于岛屿防御,但陆军和海军很多人都认为这种飞机完全可以用于支援舰队作战,如空袭中太平洋的日军海空基地以保障舰队安全通过等。1941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美国海军和陆军最终同意使用陆军航空队飞机,依托威克岛支援海军控制加罗林、马绍尔群岛,这一举措意味着美军已初步具备了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条件。

(二)战争初期美军岛屿防御中对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运用

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部署在夏威夷和菲律宾的岸基航空兵遭到日军重点打击,几乎未及发挥作用就遭歼灭。而增援至太平洋方向的陆军航空队因缺乏海上作战训练,至珊瑚海海战时仍无法给海军提供有效支援。

直到中途岛战役,美军才有机会探索以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方法。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认为,日军联合舰队全力进攻中途岛,其舰队兵力远强于美军,因此美军应避免在中途岛以西与日军交锋,转而发挥中途岛作用,以岸基航空兵支援航母部队实施侧翼伏击。为此,他打破了战术飞机主要用于岛屿防御的既定思维,调集俯冲轰炸机等多种战术飞机和B-17轰炸机、“卡特琳娜”增援中途岛,下令岸基航空兵部队严密侦搜日军动向,战斗一旦打响便全力以赴攻击日军航母,将岛屿防空留给高炮部队。

根据命令,美军每日对岛屿周边700海里范围实施侦察搜索。“卡特琳娜”在距岛600海里处成功发现日军两栖部队运输船团,协同B-17展开昼夜攻击。但B-17被设计用于战略轰炸,中高空水平投弹对快速移动的舰艇命中率很低,只有“卡特琳娜”夜间鱼雷攻击造成个别船舶轻微损伤。次日晨,“卡特琳娜”又及时发现隐蔽靠近至中途岛210海里处的日军航母部队,美战术飞机发动多批次反击,迫使日军航母持续防空作战,无法及时出动舰载机攻击美军航母。美军航母根据“卡特琳娜”定位情报抢先起飞攻击波次,一举歼灭了日军最精锐的2个航母战队。

此次战役,美军进行的是岛屿防御作战,但岸基航空兵主动出击,依托岛屿远程侦搜、层层拦截,很大程度上是制海作战的运用方法。尽管远程飞机反舰攻击能力弱、战术飞机飞行员技战术水平不高等因素,导致其未能独立击沉日军舰艇,但美军已通过这场战役认识到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重要价值。

(三)相持阶段美军岸基航空兵制海战法的形成

中途岛战役后,美军充分考虑盟军总体实力仍较弱的现实,决定以岸基航空兵为支撑掩护,沿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新几内亚岛向东南亚方向进攻。为此美军1942年8月初进攻所罗门群岛东部的瓜岛。

瓜岛战役期间,美军沿用中途岛战役中的做法,将岸基航空兵作为一支制海作战的主力,建立由水上飞机、远程轰炸机、战术飞机等共同组成的力量体系,远程侦搜、层层拦截日军船舶,还主动出击空袭压制瓜岛周边日军海空基地,与水面舰艇相互支援配合,牢牢控制着所罗门群岛东部一定范围海域。在美机能出动的昼间,日军战斗舰船和运输船基本无法靠近瓜岛,也无法有效利用所罗门群岛中东部各重要水道,而盟军运输船队可相对安全地抵达瓜岛卸下装备物资和人员,这是盟军打赢这场战役的关键。通过此次战役,美军真正认识到建有机场的岛屿是“不沉的航母”,岸基航空兵以空制海的威力绝不亚于一支强大舰队。

远程轰炸机反舰攻击能力弱的问题也得到了实质解决。当时,美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战斗舰艇数量极少,陆军航空队的B-17等飞机反舰攻击效率又不高,迫切需要通过有效手段切断新几内亚岛东部日军海上补给线。为此,战区航空兵司令乔治·肯尼(George C. Kenney)指导轰炸机部队进行专门研究攻关。一是组织攻舰战术试验验证,证明能让炸弹直接命中船舶水线附近的跳弹攻击方法,要比水平投弹和近炸破片毁伤等方法更容易击毁快速行驶的船舶,并解决了跳弹使用的延时引信供应不足等问题,探索形成中高空水平轰炸佯攻、超低空跳弹主攻的战术。二是及时总结B-17轰炸机实战运用跳弹攻击的经验教训,选择航速更快的B-25中型轰炸机为突防平台,以提升跳弹毁伤效果;在B-25机首部位加装机枪形成强大前向火力,以便超低空突防投弹时压制日军舰载高炮,提高攻击成功率。三是在轰炸机部队推广跳弹攻击战术,并组织改装版B-25轰炸机部队进行专门集训。

1943年3月初的俾斯麦海空战,美军轰炸机部队一举全歼由12艘船舶组成的日军运输队,充分证明了新攻舰技战术的有效性,标志着美军岸基航空兵真正具备了控制大范围海域的能力。这场战斗结束后,美陆军和西南太平洋战区便能以岸基航空兵支援为交换条件,从美海军和太平洋战区获得舰队兵力。后来,美军岸基航空兵制海战法运用日臻成熟,无论在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还是中太平洋,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战法的创新——战略革新的关键条件

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的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战法,是运用10艘以上航母组成大规模战斗编队,在较大战场范围内快速机动,对多点分散部署的日军海空兵力实施压制歼灭的作战方法,其目的是夺取战场海空制权,为即将展开的两栖作战准备条件。美军对这一战法的探索创新,不仅从根本上颠覆了巨舰大炮时代战列舰的核心主导地位,而且为新战略框架下的海上机动进攻提供了关键实现条件。

(一)战前美军对航母运用方法的初步探索

美军航母发展源于20世纪20年代,最初只用于侦察巡逻和舰队防空。20世纪20年代末,在航速较快、攻击力较强的新航母服役后,美军开始在年度性的“舰队问题”演习中试验以航母击沉敌军水面舰艇、攻击陆上目标的方法。这些试验验证,主要从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传统思路出发认识航母的价值作用,航母编队通常部署在战列舰编队前方,作为先制打击兵力运用,以敌军航母为首要攻击目标,为战列舰水面决战创造条件。

随着航空兵的发展进步和对航母运用方法探索的深入,美军一些军官也摆脱了“大炮俱乐部”的舰队决战思维,逐步形成“制海先制空”的认识,并由此出发研究了航母编队独立作战、夺取战场海空制权的问题。1937年,当时还在美海军战争学院任职的里奇蒙德·特纳(Richmond K Turner)详细地分析了航空兵发展对海战的重大影响,阐述了“空中力量不足的一方将在海战中处于明显劣势”的理论观点,并基于此提出集中运用舰队所属航空兵力量实施进攻作战的思想。1939年,已出任美海军战列舰部队航空兵司令的金也签署了题为《航母作战》的指导文件,指出航母的主要任务是以进攻行动夺取并保持海战战场的制空权。如果航母前往实施攻击,战列舰部队就必须接受(失去空中掩护)风险。这些思想是美军探索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战法的重要思想源泉。

然而,特纳和很多“飞行军官”承认,当时的美军还不具备集中运用航母兵力的条件。由于大部分时间只有3至4艘航母,所以美军无法通过演习验证多航母集中编组的方法,主要以单艘航母与护航舰艇组成特遣队,最多进行过2支单航母特遣队协同作战的演练。自卫防空能力弱、指挥控制能力有限等问题,也导致美军无法将多航母编入同一编队。有人提出可让2艘航母组成编队,其中1艘航母搭载战斗机、另1艘搭载轰炸机攻击机,以便解决不同任务机群相互妨碍的问题。但美海军高层认为这种编组方式风险很大,一旦被敌发现,就会有2艘航母遭到攻击;哪怕1艘航母受损,整个编队都会失去作战能力。因此,直至战争爆发,美海军仍以单航母特遣队为主编组运用航母力量。

(二)战争初期美军航母大范围机动奇袭的探索尝试

珍珠港事件中,美军太平洋舰队战列舰遭全歼,与日军打一场战列舰决战的设想彻底破灭,航母成为唯一可用的机动进攻兵力。尽管总体处于守势,但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及其参谋人员还是排除了将航母用于防御的选项,准备尽快使用航母发动反击,目的是牵制日军的快节奏进攻,迫使其将更多兵力用于防御。为此,美军在3个月左右时间轮番出动3支单航母特遣队,实施至少7次机动奇袭,主要在中太平洋地区空袭日军前沿据点,最西曾抵近轰炸日本本土,最南曾在珊瑚海伏击日军运输船团。这些行动造成的破坏不大,但有效干扰并迟滞了日军的进攻,特别是在情报支援下成功阻止日军两栖攻占莫尔兹比港的行动,充分展示了航母大范围、快节奏机动奇袭的价值作用。

但另一方面,实战对抗中单航母特遣队攻击和自卫能力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不仅空袭威力小,很难实现压制性效果,而且一旦暴露行踪遭日军空袭,就只能全力防御、无力攻击,无法完成任务。1942年2月中旬,空袭拉包尔行动失败后,太平洋舰队转而采取2支单航母特遣队近距离协同作战的方法,以便集中兵力,同时尽可能保持战术灵活性。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战役中,太平洋战区将所有可用航母编入2个航母特遣队,在一位将领指挥下协同作战,并尝试将2艘航母合编入1个特遣队。但由于珊瑚海海战中双航母特遣队的2艘航母同时遭敌重创,经多次战斗后航母损失也较大,所以已升任美海军作战部长的金不得不下令,在护航兵力得到显著增强前,禁止多艘航母组成编队,以避免兵力集中所带来的风险。

美军也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编队自卫能力,如增加警巡战斗机数量,强化舰载高炮射击的组织指挥,护航舰艇以密集阵型保卫航母等。但美军舰载雷达探测距离近,战斗机防空作战组织指挥不完善,舰载高炮命中毁伤概率低,有限的改进措施未能实质提升编队防御能力,也就无法解决对“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担忧。

(三)反攻阶段美军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战法的形成

瓜岛相持阶段,美军航母在激烈对抗中相继受损或沉没,太平洋舰队几乎丧失了机动作战能力。新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和“独立”级轻航母在1943年才会陆续分配给太平洋战区。利用这一间隙,太平洋舰队深入研究了航母运用问题。

争论的核心仍然是编组方式。曾作为航母舰长参加珊瑚海海战和瓜岛战役的弗里德里克·谢尔曼(Frederick Sherman)总结教训,提出组织运用战斗机防空作战的更有效办法,并解决了多航母编队协调不同任务机群行动的难题。在此基础上,他极力倡导多艘航母共同编组,以提升编队攻防能力,设想以5艘航母组建特遣队。谢尔曼的观点对很多军官而言是难以置信的,他们认为2个单航母特遣队靠近至20海里协同作战都已十分困难和笨拙,更何况多航母合编后还要指挥不同任务、不同单位、不同风格习惯的舰载机部队作战。此外,也有人认为,关于多航母编队和单航母编队的争论已持续多年,各种观点早已探讨过,继续争论毫无意义,最好采取既定方法编组运用航母。

急于找到航母运用新方法的尼米兹很关注各方的研讨。由于各种意见相互对立、难以达成一致,他决定通过刚刚分配至舰队的少数航母进行多航母、单航母编队的对照验证。新航母使用了很多新技术装备,有助于让谢尔曼的方案为更多人所接受,这些技术装备主要包括:一是探测距离更远的对空、对海搜索雷达以及融合处理情报信息的战情中心;二是性能更强的战斗机,而且所有舰载机都有敌我识别装置,降低防空识别难度、提升作战指挥效率,有助于解决不同任务机群相互妨碍的问题;三是新的无线电台使舰上人员可同时使用4个加密频道与在空飞行员通联,使更多批次飞机同时执行任务成为可能。此外,这一时期美军舰艇的高炮数量已明显增加,特别是127毫米口径远射程高炮和近炸引信炮弹的运用,大幅提升了命中毁伤概率。

试验证明了大编队作战方法的可行性,尼米兹下令重新修订太平洋舰队作战条令,建立起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2艘“独立”级轻航母合编为1个特遣大队的具体方法和战术,谢尔曼也被任命为航母特遣大队指挥官。由此,美军太平洋舰队不再使用单航母特遣队,而是把4个航母特遣大队与战列舰部队合编组成1支航母特混舰队,形成强大的进攻力量。

至1943年下半年,美军太平洋战区的航母特混舰队已有10艘以上航母。在金、尼米兹、特纳等人主导下,美军的航母大编队主要用于夺取战场海空制权,为两栖作战创造条件,其方法就是以大范围、快节奏的空袭压制行动,集中歼灭战场区域内的日军海空兵力。莱特岛登陆行动前夕,美军以17至艘航母为核心的特混舰队,在冲绳至吕宋岛一线的广阔海域进行持续7天的空袭压制,舰载机单日出单量最高达1300余架次,不仅顶住近千架日机的轮番攻击,而且歼灭其半数以上兵力,展现出强大的攻防能力。

三、两栖跳岛进攻战法的创新——战略革新的最终实现

太平洋战争中的两栖跳岛进攻战法,是美军整合运用航母、两栖、岸基航空兵的力量,绕过日军前沿坚固设防岛屿,攻占其后方防御薄弱的岛屿,在大洋上快速机动进攻的一套组合作战方法。这套战法的创新解决了突破日军海上纵深防御体系、保障美军战略兵团抵达西太平洋的重大问题,标志着美军已全面接受夺取局部海区控制权这一新战略思维。

(一)战前美军对太平洋方向两栖作战的筹划准备

美军对现代两栖作战的探索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海军陆战队的厄尔·艾利斯(Earl Ellis)着眼美日在太平洋爆发战争的场景,提出夺占中太平洋的马绍尔、加罗林群岛关键岛礁,建立前进基地,以保障海军主力舰队横渡太平洋的战略思想,并设计了一套两栖登陆攻占岛屿的战术。由于与海军作战部计划处“横渡中太平洋、在西太平洋与日军舰队决战”的战略计划不谋而合,这一构想被融入对日作战的“橙色计划”中,其两栖登陆战术也成为美军两栖作战理论发展和力量建设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日军加快推进在马绍尔、加罗林群岛的建设,逐步形成“蜘蛛网”状纵深防御,在众多岛屿节点上部署海空兵力和陆上防御力量。美军要在这里建设前进基地、支撑主力舰队横渡大洋,就不得不两栖攻占数量众多的岛屿,这样才能打破日军纵深防御体系、保证海上交通线安全。这样的作战主要面临两方面困难。

一是两栖登陆缺少空中支援掩护。美军两栖登陆要求至少3比1的空中优势。中太平洋地区岛屿间距很大,超出当时岸基航空兵作战半径。而美海军拒绝将宝贵的航母部署在岛屿附近支援两栖作战,认为这将使其丧失机动性,而且会削弱舰队进攻力量。战列舰也同样不允许用于为两栖作战提供火力支援。这些都是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主力舰种,美海军不愿将其分配给次要作战行动使用。

二是所需兵力大、代价高昂。日军设防岛屿多,尤其特鲁克易守难攻。美军攻占坚固设防岛屿需1.5万人,而攻占特鲁克需5万人以上,并付出很大伤亡代价。有人建议绕过一些设防岛屿、只夺取个别核心岛屿建立舰队前进基地,但这样就无法彻底切断日军交通线,也无法真正保证美军交通线的安全。

由于存在这些无法解决的难题,美海军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逐渐放弃了中太平洋进攻方案。1940年后,欧洲战场战略形势恶化,美军决定于战争初期在太平洋进行战略防御,准备围绕威克岛这个前沿据点展开舰队攻防。战列舰部队出身的太平洋舰队司令金梅尔主持拟制计划,准备在威克岛附近以航母吸引日军主力舰队,用战列舰与之进行一场舰队决战。

(二)相持阶段和反攻前期美军两栖逐岛进攻战法

战争初期,美军舰队决战的设想彻底落空,盟军也很快丢失在西太平洋、西南太平洋的几乎所有战略据点,退守至夏威夷至澳大利亚一线。借中途岛战役稳住局面后,美军试图抓住日军攻势受挫的时机实施局部反击。海军作战部长金和太平洋战区司令尼米兹主张把岛屿绵延密集的南太平洋作为反击的主攻方向,提出从新赫布里底群岛出发,沿所罗门群岛、俾斯麦群岛、新几内亚岛建立一系列间距较近、可相互空中支援的岛屿支撑点,在岸基航空兵支援掩护下向西太平洋推进,进攻东南亚日军占领区的腹地。

这项建议的开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它没有采用舰队决战夺取制海权的传统思路,而是立足“制海先制空”的新思维,以两栖夺岛引领反击行动,支撑岸基航空兵前推战线、不断扩大实控海区的范围,这是海军战略指导思想的重要调整。其次,它选择了一个新的进攻方向,蕴含了一套两栖逐岛跃进的可行战法,利用南太平洋岛屿间距小、绵延不绝的地形特点,采用逐岛跃进策略,夺占岛屿、建设机场,使岸基航空兵支援两栖登陆、控制新占领岛屿及其周边海空域成为可能,解决了战前美军筹划中太平洋两栖进攻时所面临的难题。

综合考虑盟军总体实力仍处劣势的现实和多种反击作战方案后,美军参联会批准了金的建议。随后发生的瓜岛战役,使美军确立了以岸基航空兵夺取局部海区控制权的思想,同时也坚定了以两栖夺岛引领战略反攻的决心。随后,盟军采取逐岛争夺、步步为营的两栖进攻战法,继续在所罗门群岛展开战略反攻。即便进攻距瓜岛仅170海里新乔治亚岛,盟军也要首先占领2个岛屿之间的若干岛屿并建立机场,以确保岸基航空兵能最大程度发挥支援和制海作战威力。但新乔治亚群岛战役也凸显了两栖逐岛进攻战法的不足。在逐个攻占日军坚固设防岛屿的过程中,盟军损耗很大、推进很慢,3个月才前进200多海里,跟不上战略计划要求。而日军利用前沿岛屿迟滞盟军攻势,同时加紧在后方巩固强化防御,使盟军的进攻越来越困难。随着总体实力优势的确立和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盟军战法的调整势在必行。

(三)反攻阶段后期美军两栖跳岛进攻战法的形成

在南太平洋、西南太平洋方向盟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同时,美军太平洋战区也在积极筹划以更经济、更快速的方式推进战争进程。当时,该战区所属航母部队已具备大编队作战能力,岸基航空兵能控制大范围海域,两栖部队兵力也已补充就位。根据此前的成功经验,在金、尼米兹、特纳等人主导下,美军没有考虑运用已占据明显优势的航母、战列舰力量寻找日军主力舰队决战,而是决定以岛屿相对稀疏的中太平洋为主攻方向,以航母大编队支援掩护两栖部队,绕过日军前沿据点、攻占建有机场的核心岛屿并建成基地,把控制海区的范围快速推进至西太平洋。

起初,美军对自身跳岛进攻能力还不自信,对日军岸基航空兵的攻击威力仍有所畏惧,因此主要在远程轰炸机作战半径范围内选择登陆目标岛屿。在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两栖进攻行动中,美军都首先运用远程轰炸机持续压制目标岛屿周边日军海空兵力,登陆即将开始时航母特混舰队才进入战场、实施航空火力准备,这就大大限制了两栖作战的机动性。

1944年2月,奇袭特鲁克是促成新战法形成的重要事件。为支援埃尼威托克两栖登陆行动,美军航母特混舰队奇袭特鲁克,连续2天在该群岛周边空袭日军海空兵力,取得重大战果。这场战斗使美军充分意识到航母大编队的强大攻击威力和自卫能力。此后,美军两栖跳岛进攻不再受制于岸基航空兵的作战半径,充分发挥出海上力量的机动性灵活性,形成了新的组合战法。这套战法主要包括3个部分。

一是航母大编队机动压制。每次两栖登陆前,首先由航母特混舰队实施快节奏、大范围机动奇袭,对两栖部队航渡即将途经的日军岛屿、目标岛屿周边日军交通枢纽和海空兵力集结区等实施高强度空袭压制,力求消灭区域内日军威胁,并阻断区域外日军增援路径。

二是两栖登陆夺占岛屿。在两栖部队进入预定战场后,航母部队靠近目标岛屿,封控战场、提供火力支援,歼灭任何试图突破进入登陆场的日军海空力量。同时,两栖部队开始实施登岛作战,优先攻占岛上已建成的机场。

三是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登陆部队夺占修复岛屿机场后,岸基航空兵进驻并建立海上封控圈,保持对周边广阔海域的长期控制,并持续压制消灭绕过岛屿上的日军。而航母适时撤离战场,返回后方休整,为下一场两栖跳岛进攻做准备。

依靠这套组合战法,1944年6月,美军绕过加罗林群岛中东部的特鲁克等防御坚固的岛屿,直接进攻马里亚纳群岛,两栖部队航渡起点至终点直线距离达1000海里左右。其间,美军航母大编队成功压制战场周边日军海空兵力,岸基航空兵也有效掩护了美军漫长的后方交通线。此后的帕劳群岛战役、莱特战役、冲绳战役等,也都是远程的两栖跳岛进攻作战。这种机动灵活、快速推进的战法打破了日军依托纵深防御体系层层拦截美军的企图,有效减少了盟军的损失,大大加快了战争进程。

四、启示思考

纵观太平洋战争的历史,美军的战法创新与战略革新相互推动促进,产生了积极的结果,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战略革新与战法创新有极密切的互动关系

一般而言,战略革新需要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支撑条件。战法创新一方面通过整合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新组织,为研究提出新的、前瞻性战略理论提供必不可少的经验素材,另一方面也为新战略指导思想和方案计划的实现提供了物质条件。以战法创新为基础,积极推动战略理论与战略实践两方面的创新进步,有助于兼顾前瞻性、预见性、稳妥性、可操作性等要求,先人一步实现战略的革新。

(二)战略革新可能在创新的战法基本形成体系、奠定坚实物质条件后自发实现,也可能在战法创新勃兴之初、在前瞻理论指引下自觉推进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战略革新与战法创新紧密结合在一起,比较充分地利用了战法创新所提供的实践基础和物质条件,具有稳妥可靠、操作性强的优点,避免了激进式、急转式革新可能造成的重大失误。但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那样,从思维方式上看,美国人更擅长聚焦具体的事物,将其从背景中抽离出来进行分析,并不擅长系统的理论抽象概括。美国的传统文化固然讲究求新求变,但对实践的高度重视,使其军事创新较少遵从理论的指引,而带有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运用技术解决战略问题的倾向既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也是其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因此,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战略革新总体上欠缺理论指引,其前瞻性、预见性不足,带有“走一步看一步”“摸着石头过河”的鲜明特点。战前对“制海先制空”问题的理性认识和相关战法的探索创新,还未从解决具体作战问题中超脱出来,未演化为系统的战略理论,也未对推动战略革新发挥应有作用。直到开战后,面临具体的困难问题时,美军仍是从解决问题的实用主义入手进行战略上的探索,依托战法创新形成的基础条件,一步步试探着调整战略指导思想和方案计划。而这只因太平洋战争是一场持久消耗战,美军有足够的实力基础,而日军恰好没有准备好进行一场航空时代的海上战争,才使得这样的革新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得以实现。

(三)当前美军通过概念开发前瞻设计、主动推进战略革新的做法,本质上是对历史经验做法的传承

近年来,美军十分重视对未来战争的前瞻性思考和设计,提出要打一场对手看不懂的战争。美军的作战概念开发,在其军事转型中发挥着核心牵引作用,其本质就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战法创新,促进形成全新的战争设计,推进技术、装备、组织、战术、程序、条令等方面进步。这样的创新思路和机制,与太平洋战争中美军的经验做法一脉相承,具有稳妥可靠、操作性强等优点,信息化的试验验证手段还为平时加快迭代更新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作战概念毕竟仍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案,是围绕明确场景想定进行的构想。如不能在其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新理论,战略革新缺乏“理论之光”的指引,可能仍需经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快节奏高强度的信息化智能化战争,能否给这样的革新提供足够时间,还是很大的未知数。

(四)战略的革新是战法创新的“源头活水”

太平洋战争发生在海战从巨舰大炮时代向航空时代过渡的重要时期。美军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航母编组运用、两栖进攻等方面进行探索尝试,主要为解决飞机、航母用于海战后在中太平洋与日军作战可能面临的各种新问题。正因“大炮俱乐部”仍占主导地位,战略筹划摆脱不了巨舰大炮、舰队决战的窠臼,美军战前的尝试才出现反复和曲折,战法创新成果零散而鲜有突破。战争爆发后,美军之所以能把技战术上的各种创新汇聚起来快速形成新战法,除了战争压力和技术进步外,关键是主动或被动打破了思维定式,在战略筹划上真正贯彻了“制海先制空”的思想。尤其美军在南太平洋发动局部反击的战略决策,是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主攻方向的调整很快就促成新战法的形成。事实证明,战法创新长期难有突破性成果,未必是思维不够先进,也未必是技术积累不够厚实,关键是战略上没有真正革新突破。只有把对战争形态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战略计划方案上,使其与新的战争形态和制胜机理相匹配,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战法创新成果出现。

(五)战法创新是战略革新不可或缺的促进条件

战略革新是关系战争胜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没有一定把握,不可能轻易推进。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的海战战略革新,首先都是看到了战法创新的一些苗头或初步成果后,才大胆做出决策。其中,从南太平洋沿所罗门群岛发动反击的决定,一定程度上是受中途岛岸基航空兵作战的启发,也是在盟军实力处于劣势情况下的选择,本身具有一定试验性质。打赢瓜岛战役,美军才真正看清岸基航空兵制海作战的能力,从而坚定了继续在南太平洋以两栖进攻引领战略反攻的决心。同样,美军在基本解决航母大编队作战的难题后,中太平洋才成为其战略反攻的方向;航母部队空袭特鲁克后,两栖跳岛进攻战法基本形成,中太平洋才成为美军战略反攻的主要方向。因此,战法创新与战略革新从来都有密切的互动关系,战略革新虽处于主导地位,但必须深深根植于战法土壤中。在战争形态过渡时期,层出不穷的新战法思路中可能蕴藏有很多新的战略机遇,战略层级的指挥人员需要有很强的预判能力和革新意识,能敏锐地发现新机遇,在原有战略构想已明显行不通的情况下,敢于主动打破常规、大胆用新。

(六)海战战法创新是顶层驱动主抓的系统工程

海战的体系性历来很强,海战战法创新不仅是一个主动突破解决技战术难题的过程,而且是把战略、作战理论、体制机制、技战术等各方面创新成果整合起来形成有机整体的系统工程。尤其在战争形态发生重要变革的过渡时期,新旧思想观念和利益格局的碰撞格外激烈,战法创新的系统工程往往牵涉面广、争议大,需要军队高层领导指挥机关看准趋势和方向后直接领导推动。二战时期美军的军种兼具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的双重职能,美海军作战部计划处是一个和平时期统筹推动战法创新的关键部门,水上飞机项目、航母战法研究和两栖作战探索,都是在这个部门直接或间接推动下展开的。战争爆发后,实战检验结果会消弭部分分歧,但战法创新更需要充分权限,以尽快调动作战、训练、装备、后勤等各方面资源进行相应革新。作为美军参联会成员的海军作战部长金,以及战区指挥官尼米兹,拥有先进的思维观念和全局视野,是组织实施或推动战法创新的最重要角色。突破具体技术和战术“瓶颈”,虽需一定权限调动资源,但更需专业知识。肯尼、谢尔曼、特纳等专家型将领的作用,就在于长期深入钻研,提出解决难题的具体方案。

(七)平时战法创新既要厚实积累也要保持灵活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对已有事物的继承和扬弃。美军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所创新运用的海战战法,无一不与和平时期的探索密切相关。尤其岸基航空兵在战前已基本具备制海作战的能力,跳弹攻击、延时引信、机首机枪等也都已出现。美军只是以新的思维调整了兵力和装备运用的方法策略,很快就组合形成了新战法。在中太平洋的两栖跳岛进攻,很大程度上也是战前两栖进攻方案在新战略框架和装备条件下的实现。因此战争的准备至关重要,只有平时多研究设计战法方案、多积累技战术创新成果,哪怕有些暂时不具备实现条件、有些暂时还无用武之地,战时都可能成为组装新战法的关键“零件”。此外,平时和战时人们对对手、条件、环境的评估差异很大,平时战法创新的成果在经历战争检验后,往往需要大幅调整改进。美军战前发展水上飞机制海作战能力的尝试,就反映了对战争对抗激烈性、残酷性考虑不足。而以单航母特遣队攻击日军坚固设防据点,也表明美军高估己方作战效能。无论如何,平时都很难真正设想到战时的所有困难,战法的创新和相应的变革调整既要从战时最困难局面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也应留下一定灵活空间,避免出现“一条腿走路”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