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首发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以赘述文章结尾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项英是新四军的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之一,但他本人却牺牲在了1941年“皖南事变”中,对我党,我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人民的解放事业。
但在皖南事变中,对于中央提出的“北上发展”的方针,项英一直存在抗拒心理,难道他另有“雄图大志”?
存在分歧
项英是一位老革命了,在我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时,他就是重要的领导人之一,还在1925年当上了全国总公会执行委员,担任公会委员长早于刘少奇同志。
可以说,以项英的资历足以获得很高的声誉与威望,但他在一些问题上与毛主席等人并不相同,甚至存在明显的分歧。
1931年,蒋介石集中20万人对中央苏区,发起了第二次“围剿”,鉴于敌我力量悬殊,党中央紧急召开了一场会议,讨论的重点便是“打不打”。
不过,在会上出现了两种不一样的声音,以中央三人团为代表的主张主动撤离,理由便是敌我兵力,武器装备差距过大,硬打的话无异于以卵击石。
显然,毛主席,朱德等人的意见是相反的,此时项英的态度就十分重要了,他当时是中央苏区的书记,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项英也同意退出苏区,还表示四川是理想的根据地。
但毛主席的态度十分坚决,他认为绝对不会退出苏区,不然只有死路一条,还拿了第一次反“围剿”中取得胜利的“诱敌深入”的例子劝说项英。
毛主席说完之后,现场的气氛瞬间活跃了,不少人都反对撤离中央苏区,但项英看到之后并没有表态,最后还是三人组之一的任弼时同意了毛主席听一听各军干部的建议。
在第二天的扩大会议上,各军干部的主战情绪很高,所以党中央放弃了原来退出苏区的计划,并决定由毛主席来指挥,粉碎蒋介石第二次“围剿”的企图。
在面对相差5倍的国民党军队,毛主席率部五战五捷,并在短短的半个月时间消灭了敌军3万人,也缴获了大量的物资和弹药,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拒绝北上
时间来到1940年,随着抗日形势发生变化,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把主要精力放在“反共”上,并将重点集中在华中地区,尤其是新四军身上。
同年7月,国民政府要求黄河以南地区我党领导的部队撤退到黄河以北,还要缩编,鉴于国民党有破坏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前科,蒋介石极有可能会发动内战或同室操戈。
为了抗战大局着想,毛主席急电叶挺,项英,让二人率领新四军在俩周之内渡江增援皖东,并给出了三条行动方案,同时刘少奇同志也认为必须迅速北上,不然国民党顽固派可能会阻断封锁。
自10月以后,毛主席多次致电新四军应快速北上,将主力移动到江北,电报内容有的是给予鼓励,也有的是批评,但核心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新四军北上,不要迟延。
但对于党中央的指示,项英迟迟不为所动,选择了拒绝,有分析称因为皖南的特殊性,丘陵地区便于新四军在展开游击战,这一点是远超江北的。
江北多为平原,还是日伪的重点争夺区域,在没有根据地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鸡飞蛋打局面,但皖南地区则不同,如果国民党溃退,由日军占领,那这里就成了敌后根据地。
但毛主席的态度很坚决,随着国民党定下的时限马上就要到了,毛主席再次催促立即行动,但项英依旧列举了困难,认为北上有可能存在“拦腰截断的危险”。
毛主席接到电报后很气愤,但他依旧以中央书记处的名义再次发了一份电报,严厉的批评他们不执行北上方针,并告诫不要对国民党存在任何幻想,你们的处境很危险,虽然到江北会有所损失,但骨干力量得以保存,前途依旧是光明的。
在毛主席的严厉劝诫之下,项英如梦初醒,意识到不能再拖延了,并在12月28日召开会议,决定在明年1月4日开拔,但实际上此时才采取行动已经为时已晚了。
除了小部分人突围之外,其余人大部分俘虏或牺牲,军长叶挺在与国民党谈判的时候遭到了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在突围时牺牲,可谓是损失巨大。
而项英本人和副参谋长周子昆也在皖南事变中牺牲,这样的结局,不免让人感到唏嘘。
另外,在皖南事变之前,有三条路供新四军选择,一条是向北,经过铜陵、繁昌一带渡江,最后抵达江北,但这一条路线上基本是敌占区,所以当初新四军并未选择。
另外一条则是向东,经过宣城县,由苏南北渡,所经之地是国民党和日军防区交错地区,最后一条是向南,也就是实际上新四军走的那条,经过的全是国民党的防区。
实际上,不管新四军选择哪条路线都是不容易的,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形成了包围态势,不打硬仗是很难突破包围圈的,关键还是错过了北上的最佳时机。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
参考资料
晓农,《毛主席和项英的四大分歧》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年10月10日,皖南事变的六个历史谜团:项英为何推迟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