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黑暗的兄弟,每当我想他,他就从坟墓爬起来,把我埋进去,这想法真是迷人。——贝尔·格里尔斯

不知道为什么,有的时候我们会迷恋上消极或阴暗,产生这种心理的内化原因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所承受的苦都是人本性之苦

我们对“人”这个身份存有幻想,尽全力向这个世界求爱而不可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种想法,需要背负着丑恶可憎且永远不可能完美的灵与肉,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来自生物本能的怜悯,

更是对自己无法救人甚至无法自救的歉疚。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很多看起来,做事方式、生活圈子完全不相同的两个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比如,一个美好、优秀的人,最后和整日酗酒的男性走在了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时候,我们自身明明清楚哪种人更适合于自己,但却被另一种类型的人所吸引

而这类人普遍是能激发我们阴暗面的人,其背后都有怎样的心理隐喻呢?

结合发展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引论的观点,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我厌恶

自我厌恶并不是先天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即没有人天生便厌恶自己,而是在出生之后,从后来的经验中习得了厌恶自己的这件事。

社会心理学家George Herbert Mead在他的“镜像自我理论”中提到,

人们会关注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并且使用这些话语来形成对自己的判断。

大多数人在收到旁人对自己不好的言论时,会从内部消化这些负面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潜意识中则会产生自己就是在某些方面不行的心理暗示,从而逐渐形成自我厌恶。

这些外部负面的评价有时是针对个人的,

如:从小被长辈指责,遇到困难先从自身上找原因,导致今后成人,碰到任何问题,都会习惯性认为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

Edward Higgins在他的自我偏差理论中提出了三个自我:

  • 实际自我(Actual self):我们实际的身体及心理状态,也是我们的现状
  • 理想自我(Ideal self):我们希望拥有的特质、对自己抱有的愿景
  • 应实现的自我(Ought self):我们认为自己必须拥有的,不可失去的特质

当人们意识到自我和超我之间差距太大时,便会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变成理想中的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阴暗面的形成或许不会完全体现出来,但很容易被激发自身阴暗面的人所吸引,恨不得对方同自己融为一体,

当需要(无关是否合理)不被满足时,便会开始引发恨意,甚至用语言和行为的方式去中伤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隐射心理

“隐射”起源于心理学中的精神分析学派,即我们总是容易将自身的想法、愿景寄托在他人身上,并且难以控制

比如:一些平时原则性很强的人,却很可能被一些自由散漫的人吸引;放浪形骸的人总是被循规蹈矩的人所吸引。

这只是他们从对方身上找到了自己不具备的特质,但内心深处又极其渴望拥有这种特质,因此,产生对他人的自我隐射,从而产生好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中,总是存在完全不是一种风格的人,最终深深吸引,走到了一起。

而自身愿意被这类型的人所吸引,是因为他敢想并敢做你不会办到的事情,能够用另一种生活态度直面人生,你向往这种自由的生活。

简而言之便是,他能够激发你内心深处的阴暗面,体验和你完全不同的人生,你自然会引发对他的好感和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我需求

“灵”对于人格阴暗面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集体潜意识中对个体潜意识的作用

很多时候,个体的阴暗面会附和集体阴暗面,甚至产生一种近乎于贪婪的欲望。

这便是太宰治所说的,“若能避开猛烈的狂喜,自然也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Burgo博士还发现,人对他人的欲望投射,是人们隐藏在自身潜意识中的与自我过高的期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会拒绝接纳自身的局限,因为无法成为一个完整的、完美的人,而愤怒,甚至轻视任何的不完美特质。

正如有抑郁症患者的人会更倾向于和爱评价别人,甚至是自以为是的人在一起。

因为,抑郁患者通常对自身要求过高,而常常自责自己的不足。而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却总是自我意识强烈,充满了自信。

因此,抑郁症患者应该远离自以为是的人,即便他们拥有自己不具备且难以形成的乐观心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种自大不能带来正面作用,反而会不断消耗自身能量。

“生而为人,我很难过。”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接受自己开始,人生无常,应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总结下来,所谓越是能激发我们“阴暗面”的人,我们越喜欢,

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在对方身上感受到了自己所不具备的特质,对方迎合了我们的需求,于是我们便产生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