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错就改,永远是不嫌迟的。——莎士比亚
犯罪有时候仅仅只是因为一念之差,但是就如莎士比亚在话中提到的那样,在经历错误之后,只要我们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将之视作人生经验,那么改正错误在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曾经的高考状元黎力,是全村人的希望,在考上了北京的大学之后,却在22岁因为抢劫银行被判刑10年,出狱后经过努力又考入了重点大学。
黎力就是因为一念之差,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但是要知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面对意识和欲望,我们可能无法做到时刻保持警醒,但只要我们能在认识错误后,能及时改正,那么我们仍旧会拥有光明的未来。
1987年,在江西省萍乡市焦源村这个小地方,一位男孩出生了,他的名字叫黎力。
黎力是家里第三个出生的小孩,家庭的贫困,导致黎力从小就明白,自己读书机会的来之易。
黎力从小就刻苦学习,所幸知识也并没有辜负他的勤奋付出,黎力屋里斑驳的墙壁上,总是贴满了属于黎力的各种奖状,那是他努力的证明。
为了改善家庭贫困的经济状况,黎力的父亲和几个朋友商量合伙做生意。
然而不幸的是生意失败了,黎力一家不仅没有就此改善,甚至为此背负了十万多元的外债欠款。
为了让父母安心,年幼的黎力只能更加用功地读书,希望不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
16岁的黎力,在2003年的六月,参加了属于他的高考,年轻的黎力最后凭借他们县理科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成功毕业,最后填报志愿进入了北京科技大学。
这对于偏僻闭塞的小村庄,无疑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村庄都为了黎力的成功而骄傲。
于是在众人的期望下,黎力携带着全村人的殷切希望,开始了他的北京求学之旅。期望能够一朝飞上枝头,山鸡变凤凰,实现人生的目标和价值。
然而,事实却并没有有如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初来乍到的黎力,因为口吃和地域问题显,得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
在缴费处,黎力从钱包里拿出父亲和同乡们为他筹集的资金时,零零碎碎的零钱和周遭同学们异样的目光,深深刺痛了黎力的内心。
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让黎力无地自容,黎力由于家境贫困,每天只能躲着其他室友,一个人独自吃饭。
咸菜馒头,成为了他食谱的常客,然而北京高额的物价,还是很快让黎力无钱可花。
于是黎力只好打电话,拜托他的父亲,再转给他一点生活费。
黎力对此十分惭愧,认为是自己没用,才使得父亲必须低声下气地去借钱。
由于家庭贫困,早早懂事的黎力,不愿意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于是他选择去打工自力更生。
然而,突如其来的噩耗还是击垮了他,黎力的奶奶生病了。
因为奶奶瘫痪在家,导致黎力不仅需要自己打工挣钱养活自己,还需要给家里寄钱减轻家中的负担,尽可能地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补贴家用,减轻父母压力。
为此,黎力每天忙得就像刚上班的陀螺,每天从打工到学习再从学习到打工,两点一线连轴转个不停。
一开始还只是不去上大课,后来竟然连专业课,都没有时间去上了。
就这样,繁重的工作的负担,一点点压垮了黎力这个少年,原本优异的成绩也就此一去不复返。
在大三大四的时期,黎力由于学分修不够多门选课不及格,导致延期一年毕业,出于规定,黎力还必须得从学校宿舍搬出。
于是黎力只好每个月,再额外花费300元来付房租,黎力多次因为学业和工作的压力崩溃,困难的时候甚至连一口饭都吃不上,只能依靠同学们的救助。
家里问起来了黎力的现状,黎力也只是敷衍过去,说自己在北京随便找了一个好工作,让父母不需要为他担心。
为了维持谎言,黎力不得不身兼数职,努力赚钱,因此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学习,一年之后因为功课不及格,又只好延期毕业。
两次延期毕业之后就是大学肄业,在拿到这张大学肄业的通知时,黎力茫然了。
2009年7月8日,疲惫的黎力,带着失望回到住处。
现实生活的重担,和欺骗父母的愧疚交织着向他袭来,就在这一天黎力彻底崩溃了。
面对现状黎力感到深深的绝望,黎力认为可能只有死了,才是他最好的归宿。
但是自己死了不要紧,父母怎么办?为此崩溃的黎力,因为一念之差走上了歧途。
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在自己临死之前,给父母留下一笔钱,黎力选择了抢劫银行。
紧接着,随着举动的施行,黎力很快被捕入狱,并因此被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
此时黎力的父母家长才发现,黎力之前原来都活在谎言中,其实黎力早已崩溃,因为不想让父母担心,营造出了自己很好的假象。
为此,黎力的父母联合很多人请愿,希望能对黎力从轻处罚,黎力在监狱里经过了开导,也逐渐明白了自己的过错,决定改邪归正。
于是就在双方持续努力的十年中,黎力成功争取到了减刑,出狱后的黎力,选择继续高考。
这一次他以全校第五名,总计598分的成绩成功毕业,考取了另一个重点大学,又一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
在不了解黎力的一生时,我们一定会认定黎力的犯罪,是因为他缺钱或者他爱慕虚荣。
相反走进黎力的一生,我们才会发觉,原来黎力只是因为一念之差,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从全村人的骄傲考取大学,到犯罪入狱被捕,再到出狱后又考取重点大学。
黎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能够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那么无论什么时候都不算晚。
切莫觉得莎士比亚在话中所提到的犯错改正离我们很遥远,事实上,错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不必为了犯错感到羞耻,也无需因为犯错便一蹶不振,因为改过自新的机会永远都在,美好的未来也永远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