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大致可以分为蒸馏酒与酿造酒(又称发酵酒),其中蒸馏酒在古代叫“烧酒”,如今叫“白酒”。
按照西方学者说法,大约8世纪后,伊斯兰人最先发明了蒸馏香水,大约12世纪后,意大利萨勒诺发明了蒸馏酒技术。与之类似的是阿拉伯学者观点,就是8世纪后伊斯兰人发明了蒸馏酒技术。据此,蒸馏酒或源于阿拉伯、或源于意大利,此后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问题在于:中国的蒸馏酒技术,真是外来的吗?对此,江西考古取得重大发现,颠覆了传统认知,并通过复原实验,证明蒸馏酒起源中国。
中国又一重大发明
2011年,江西发现西汉“海昏侯墓”,其中出土了一件“青铜蒸馏器”,接下来就谈谈这一发现。所谓海昏侯,就是刘贺,汉武帝之孙,被霍光立为皇帝27天后,又被霍光废除,所以被称为“汉废帝”,随后霍光立刘病已为帝,此人是汉武帝曾孙、太子刘据之孙。
学者孟晖介绍:海昏侯墓出土的青铜蒸馏器,整体采用灶上甗(yǎn)的结构,下部为圆釜,上半部是将甑(zèng)改进为凝露室,圆形桶身,底面带有栅格纹箅,并有一个收拢的圈足,可以插入釜顶部的圈口之内。
所谓甗与甑,都是蒸食器具,在史前遗址都有大量发现,不过起初是陶制,商朝时出现青铜制。因此,海昏侯的青铜蒸馏器,不仅是中国“蒸食”文化的传承,而且技术上也是本土起源。英国李约瑟认为中国蒸馏器是受“希腊式蒸馏器”影响而来,显然是错误的观点。其实,“希腊式蒸馏器”技术上与云南汽锅(商朝妇好墓中有青铜汽柱甑,与云南汽锅一样,因此希腊式蒸馏器源于中国)类似,且中国早在史前就已经使用“蒸汽”,怎能说希腊蒸馏器影响中国蒸馏器?
更为重要的是,谈及中国古代发明,人们往往局限于“四大发明”,似乎中国对世界科技贡献仅此而已,但实际上远非如此,比如中国式蒸馏器就是现代蒸馏技术的技术原型,海昏侯青铜蒸馏器的出现,则把这一发明提到2000年前。
中国西汉已有烧酒
谈到这里,相信有人较真:西汉有蒸馏器,未必有蒸馏酒!的确如此,因为蒸馏器可能用来制作花露或香水。那么,海昏侯墓中的青铜蒸馏器,到底有什么用呢?
首先,海昏侯蒸馏器出现在墓室北部酒具库中,器内还有大量芋头的残留物,芋头是一种酒原料,也是一种药材。
史书记载:“故王年二十六七,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锐卑。……少须眉,身体长大,疾瘘,行步不便。”即海昏侯身体不好、疾病缠身,应该是长期服用蒸馏“药酒”。
其次,海昏侯蒸馏器由天锅、筒形器、釜三部分组成,形体很大,整体高132cm,结构更复杂,更像是用来蒸馏酒的。
第三,前些天,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科研团队,首次对海昏侯墓出土的蒸馏器进行仿制和模拟实验,证实其具有蒸馏酒的功用,可得20°以上的烧酒。
因此,通过海昏侯蒸馏器可知,中国西汉时已有“蒸馏酒”,此后逐步发展,烧酒也就越来越普及。由此也可以看到,中国人能喝白酒,还真不是没有原因的,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烧酒起源考证背后
海昏侯墓开启之前,中外学者普遍认为烧酒起源于西方。之所以这么认为,其中一个重要论据是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而元朝《饮擅正要》记载:“用好酒蒸馏取露成阿刺吉”,这种阿刺吉“味甘辣,大热”,其中“阿刺吉”就是“烧酒”。
但问题是:中国果真没有更早的“烧酒”记载吗?其实是有的,只是很多学者认为“存疑”,不能说明更早的时候已有蒸馏烧酒。
最早出现“烧酒”称呼的是在唐朝,李白有“白酒新熟山中归”,白居易有“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还有李肇罗列的唐代名酒中有“剑南之烧春”,按理说唐朝已有蒸馏酒,但学者认为这些不足以说明唐朝已有蒸馏酒。
宋朝文献中的“烧酒”证据比较多,北宋文学家田锡记载过一种经过2-3次处理的酒,饮之便醉,《宋史食货志》中关于“蒸酒”的记载很多,刑侦大师宋慈的《洗冤集录》中说“虺蝮伤人。令人口含米醋或烧酒,吮伤以吸拔其毒。”兼之,宋金夏都出土过相关蒸馏器。当然,宋朝文献上也有“蒸馏制作香水”的记载,似乎说明当时蒸馏器是用于制作香水,但既然已有蒸馏技术、文献又记载“蒸酒”、“烧酒”等,岂不说明宋朝已有烧酒?但很多学者依然认为存疑。
在烧酒领域,唐朝的存疑,宋朝的存疑,于是中国烧酒就变成了源于西方。幸好,海昏侯蒸馏器的出土,证明了中国西汉时已有烧酒,否则不仅中国蒸馏器技术源于西方,而且蒸馏酒也源于西方,中国这两大贡献就被抹杀了。
最后,既然中国早在西汉已有蒸馏酒,那么公元8世纪后的西方蒸馏酒从何而来?
显然,应该是在中国唐朝时,蒸馏酒技术顺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西方,先传到阿拉伯、再传到欧洲意大利,故而阿拉伯是8世纪后掌握蒸馏酒技术,意大利是12世纪后才掌握。因此,阿拉伯、意大利的记载,只是站在自身角度记载,都忽略了中国这个技术源头。
由此,西方香水技术是不是也源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