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的传统印象里,线下实体药店那可是妥妥的好生意呀。我们走在大街小巷,经常能看到药店的身影,甚至有时候一条几百米的街道上,药店都能一家挨着一家,数量颇为可观。
以前,开药店的人往往都能有着不错的收益,毕竟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药品对于大家来说是生活中的刚需,头疼脑热、感冒咳嗽之类的小毛病,人们大多会选择去附近的药店买点药自行解决,所以药店的客流量一直比较稳定,盈利状况也良好。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线下实体药店的生意却大不如前了。中康 CMH 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全国医药零售店销售额平均同比下滑超 10%。尤其是 5 月份淡季,每日平均订单量仅为 40 单左右,有 54% 的门店处于亏损状态。
像一位药房加盟商就无奈表示:“开店十多年来,这两年生意最差,不仅客流量断崖式下降,营业额也从日均 5000 元变成 2000 元,还要付水电房租和员工工资,只能勉强维持营生。”
从这些数据和从业者的反馈不难看出,线下实体药店曾经的辉煌似乎正在逐渐褪去,那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变化呢?接下来就通过一些数据分析来一探究竟。
近年来,线下实体药店的整体营业额呈现出了明显的下滑趋势。米内网数据显示,2024 年上半年,我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 + 非药)达 2986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 3.7%,甚至低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 的增速。
而且这并非个例,从 2024 年 1-3 月来看,累计零售规模 1497 亿元,同比下滑 4.5%;到了 1-5 月,零售规模达 2499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 4.1%;1-8 月,累计零售规模为 3990 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 1.8%,尽管降幅有所收窄,但整体依然处于下滑状态;直至 1-9 月,累计零售规模 4516 亿元,同比下降 1.3%,降幅持续收窄,但仍未改变下滑的大趋势。
从单月数据来看,2024 年 2 月受春节假期影响,销售规模仅 423 亿元,同比下滑 7.9%;6 月零售规模为 488 亿元,较上月下滑 2.9% 。可以说,无论是从累计数据还是单月数据,都清晰地反映出实体药店整体营业额下降的情况,足以见得这一下滑趋势的严重性,线下实体药店的经营正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当下,总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经济下行压力对线下实体药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有所下降,在药品消费上也变得更加谨慎,去实体药店买药的消费频次和单次消费金额都受到了影响。以前可能一些小毛病,大家会比较随意地去药店选购多种药品,但现在可能会先选择忍一忍,或者只买最必需的药品,这使得实体药店的销售额有所下滑。
例如,从一些药店老板反馈来看,以往日均销售额能有 5000 元左右,如今却下降到了 2000 元,客流量也是断崖式下跌,整体营业额的下降趋势明显,这背后就有着总体经济下行、消费者购买力减弱的因素在起作用。
随着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处方外流等情况日益普遍,原本只能在医院开具和购买的处方药,现在可以凭借处方在更多的院外渠道购买,这使得药店原本在药品销售方面相对独家的优势变小了,客源被分散到了其他有处方销售资质的渠道。同时,医保放开诊所申请,越来越多的诊所涌现,对于一些常见疾病,患者可能更倾向于先去诊所就医诊断,然后直接在诊所拿药,进一步分流了原本属于实体药店的客源。比如在一些社区周边,新增的诊所凭借医保报销以及能提供基础诊疗服务等优势,吸引了不少过去习惯在药店买药的居民,导致实体药店的生意受到影响。
近年来,线下药店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加的态势,尤其是各大医药连锁巨头更是加速 “跑马圈地”,纷纷扩大自己的门店规模。
据统计,仅 2024 年第一季度就新增了超 1.6 万家零售药店,全国药店总数已逼近 70 万家,甚至比奶茶店还多出约 20 万家。
在很多街道上,几百米的距离内就能看到好几家药店,如此密集的分布,必然导致单店所能分到的市场份额变小,营收受到冲击,各药店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像一些原本经营还算稳定的老店,也因为周边新开店面过多,客流量被分散,生意变得大不如前,整体利润水平也随之下降。
电商买药平台的兴起,给线下实体药店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电商平台有着成本低的优势,不需要承担高昂的店面租金以及大量的线下运营人员费用等,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补贴、满减等各种优惠活动,使得药品价格更具吸引力,单品与线下差价最高可达 70%。
而且,线上平台不受空间限制,能满足用户更多的细分需求,像一些在实体药店较难买到的小众药品或者新的保健品类,在电商平台上往往更容易找到。例如,在老龄化日趋加深的背景下,电商平台引入的前沿生科制品,受到了不少中老年群体的青睐,也侧面反映出电商平台在满足细分需求方面的强大能力,这无疑挤压了实体药店的生存空间,吸引了众多原本属于线下药店的消费者。
在商品管理方面,不少实体药店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是商品品种不够齐全,一些药店侧重于销售常见药品,对于一些相对小众但有特定需求的药品备货不足,导致有这类需求的顾客进店后找不到想要的药品,只能选择去其他渠道购买,影响了顾客的进店购买意愿。
其次,商品组合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平衡竞销品、一般品和高毛利非竞争品等的比例,要么过于追求高毛利而忽视了价格形象的打造,要么只注重低价引流产品而忽略了整体利润的提升。再者,部分药店价格带品类过高,同一功效的药品可能有过多价格档次,让顾客在选择时容易产生困惑,降低了购买决策效率和复购率,从长期来看不利于生意的持续发展。
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对于实体药店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现实中却存在不少问题。部分药店员工并非专业出身,缺乏系统的医药知识培训,在顾客咨询用药问题时,无法给出专业、准确的建议,使得顾客难以获得良好的购药体验和专业指导。
而且,有些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过于注重销售业绩,一味地推销高毛利药品,而不是从顾客的实际病情和需求出发推荐合适的药品,这让顾客容易产生反感,降低了顾客的粘性,久而久之,顾客就不再愿意选择到这家药店购药,转而寻找服务更好的其他店铺。
在营销及管理方面,实体药店也存在明显的短板。一方面,会员营销方式不当,很多药店虽然设置了会员制度,但仅仅停留在积分、打折等较为常规和简单的层面,缺乏个性化的营销方案,对于会员的消费习惯、用药需求等没有深入分析,无法精准地推送优惠活动和适合的商品推荐,导致会员活跃度不高,对销售额的带动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执行力不足,即便制定了一些营销计划或者管理改进措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难以落实到位,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不少实体药店难以进行自我改革,管理层在面对市场变化时反应不够迅速,缺乏创新意识和应对策略,不能及时调整经营方向和管理模式,使得药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地位。
线下实体药店生意不如以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外部大环境来看,总体经济下行使得消费者购买力减弱,购药频次和金额都受到影响;医改政策推进带来的处方外流以及医保放开诊所申请等变化,也分散了实体药店的客源。市场竞争方面,药店数量过多导致单店市场份额变小,电商平台凭借成本低、优惠多、品类全的优势,极大地冲击了实体药店的生存空间。而自身经营上,商品管理不足、员工服务欠佳、营销及管理短板等问题,也影响了顾客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
面对当前的状况,实体药店不能坐以待毙,而是需要积极应对变化。如今,不少头部连锁药房已经在探索新的发展路径,比如拓展线上业务,通过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保障供应等,但目前线上业务对整体业绩的拉动作用还比较有限,线下的经营压力依然较大。(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