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传统农牧村到“我的阿勒泰”要经历怎样的过程,一起听听托尔托克斯·恰肯书记为大家讲述人居环境建设中的三个故事。
01
从传统农牧村到“我的阿勒泰”
在《我的阿勒泰》这部影视剧中,广袤的草原、悠闲的牛羊、巍峨的雪山和遥远的天际线,共同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面。同样,在阿勒泰地区的青河县,喀让格托海村这个坐落在阿尔泰山脚下的美丽村庄,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托尔托克斯·恰肯是喀让格托海村的党支部书记。2018年,大学毕业后的她怀揣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毅然回到了喀让格托海村。在她眼中,这个村庄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更承载着祖祖辈辈的乡愁与未来发展的无限梦想。
△喀让格托海村党支部书记:托尔托克斯·恰肯(左一)
然而,托尔托克斯·恰肯的返乡助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面临的是人居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严峻现实。作为传统的牧业村,喀让格托海村每年春天牲畜转场上山,秋天回村饲养。这期间产生的粪便直接露天堆放在未硬化的路面上,长达8个月之久,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更极大地影响了村容村貌。同时,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兴起,村民们纷纷将自家住宅改造成民宿和农家乐,但旱厕的使用却成为了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
正当村民们为如何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而深感苦恼时,2022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携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团队走进了喀让格托海村进行深入调研,并将该村确定为项目村。
随着一期和二期项目的相继落地实施,喀让格托海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卫生厕所普及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均达到了100%;村中道路变得平坦整洁,墙面被粉刷得亮丽多彩,夜晚的路灯也格外明亮。此外,项目还以农户小院生态宜居建设为抓手,在生产上开展了散养牛羊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在生活上则进行了农户小院的改造升级。
△污水治理
托尔托克斯·恰肯感慨地说:“如今,喀让格托海村已经以‘旅游、休闲、娱乐、摄影、土特产’为核心的村级旅游产业集合体在夏天全新亮相,真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我的阿勒泰’。这一切喜人的变化,都离不开中国石油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项目的鼎力支持与无私帮助。”
△喀让格托海村
02
托尔托克斯·恰肯的三个小故事
托尔托克斯·恰肯回想起项目初期的种种不易,感慨万分,分享了在此期间她记忆深刻的三个小故事。那时,尽管村子的人居环境问题重重,但村民们对于即将实施的项目却心存疑虑。一位老村民曾直言不讳地表示,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要搞这些他不理解。事实上,这样的看法在村民中并不少见。
面对村民们的疑虑和抵触,她和同事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耐心沟通和细致宣讲。他们通过一次次走访,组织村民会议,向村民们展示其他县市环境优美村庄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让村民们直观地看到了良好环境带来的诸多好处,如经济的蓬勃发展、生活质量的显著提升等。同时,他们还深入浅出地讲解卫生知识,让村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危害。
△整修一新的厕所
为了进一步激发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村里还巧妙地利用积分制设立了奖励制度。对于那些家庭环境保持良好、积极参与环境整治的村民,他们会给予物质奖励,如生活用品、农具等。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随着项目的不断推进,治理效果逐渐显现。那位一开始有抵触情绪的老村民,在看到村里经过初步整治后焕然一新的街道,以及其他村民因环境好而获得奖励后,也开始主动清理自家院子和门前道路,并热心地向其他村民宣传环境整治的种种好处。
这一转变让托尔托克斯·恰肯深受触动。她意识到,只有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实惠和变化,才能赢得他们的真心支持和积极参与。随着环境的持续改善,村民们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他们开始主动清理自家周围的环境、整理棚圈,并积极参与公共区域的清洁活动。
△村内夜市
这个良性循环就是她讲述的第二个小故事:“有一户村民,之前因为村庄环境差,孩子都不愿意带朋友回家。但在村庄环境整治后,他们家的庭院也变得整洁美丽。孩子带同学回家聚会时,满脸都是自豪和喜悦。这位村民深切感受到了环境整治带来的好处,对村庄环境整治更加支持,还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文化活动。这不仅凝聚了人心,也传承了我们乡村热情好客的文化。”
△整治后的村容村貌
项目的实施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村庄的环境和基础设施,还通过宣传村庄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大家还在观望时,托尔托克斯·恰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建起了全村第一家民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她深知,只有身体力行,才能让村民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如果是纯宣传,老百姓不愿意干的,也不相信做旅游会挣钱。所以我就是要带头干。”托尔托克斯·恰肯坚定地说。果然,看到她的民宿生意红火,许多村民纷纷效仿,通过经营民宿、出售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等方式增加了收入。例如,有一位村民以前仅靠养殖牲畜为生,收入有限。但开办民宿后,在旅游旺季每月的收入能增加几千元,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村内民宿
随着村庄形象的不断提升和知名度的日益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尝试开展农家乐、销售特色农产品等活动。这些新业态不仅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村庄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而这,就是托尔托克斯·恰肯的第三个故事。
03
因地制宜,让村民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
托尔托克斯·恰肯深知,项目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功,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项目村特殊的气候条件以及相对薄弱的经济发展基础,项目团队充分考虑了少数民族农户的独特历史文化习俗及对美丽宜居家园的迫切需求,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三大抓手,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致力于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乡村。
在厕所革命方面,团队充分考虑了少数民族农户的文化习俗,精心设计了符合当地村民使用习惯的厕所改造方案。例如,在厕所内部装饰中巧妙融入民族元素,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韵味,又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舒适度,同时有效减少了粪便对环境的污染。
在污水和垃圾治理方面,团队根据村庄的经济实力,创新性地建立了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和垃圾处理系统,利用村庄的自然地形优势,修建污水管网。同时,团队在村庄内设立多个垃圾集中收集点,安排专人定期清运,并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投放。这些举措不仅使村庄环境变得整洁有序,还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形象,为吸引外部投资和游客奠定了坚实基础。
△不断改善的设施
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还高度重视对传统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精心保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风格,也在民宿建设中融入了浓厚的民族元素,极大地吸引了游客的目光。游客们在这里不仅能体验到地道的民族文化,还能感受到与现代生活和谐共融的独特魅力。同时,民宿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反过来激励了当地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环境的保护。
托尔托克斯·恰肯说:“对于正在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乡村而言,必须立足本地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自身的优势资源,如自然风光、文化特色等。同时,要注重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此外,还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利益。”
托尔托克斯·恰肯表示,在喀让格托海村的发展进程中,对于项目所给予的支持,他们深表感谢。也正是在项目的帮助下,村里才得以逐步攻克曾经制约发展的粪便污染、旱厕遍布、配套设施匮乏等难题。如今,喀让格托海村生态环境日益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村民们通过经营民宿、售卖特色农产品等途径实现了收入的大幅增加,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