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形成了一套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就有“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规定,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统治阶级内部兄弟之间为了争夺权位和财产而引发祸乱,以维护皇室的威严和社会的稳定。周朝以后的朝代基本上都是按这个继承制度选择继承人的,但是到了清朝,这项制度明显有点“被抛弃”的感觉,其继承制度给人的感觉非常“奇葩”——既不是立嫡,也不是立长,更不是立贤,下面我们一起来探寻一下其中的秘密。
要想知道清朝的继承制度有多“奇葩”,我们不妨先来列举一下其中各个皇帝所挑选的继承人。清朝一共传了十一代出了十二位皇帝(其中光绪是同治的堂弟,属于同一代),努尔哈赤死后,第八子皇太极继位(是为清太宗);清太宗死后,第九子福临继位(是为顺治皇帝);顺治死后,第三子玄烨继位(是为康熙皇帝);康熙时候,第四子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死后,第四子弘历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死后,第十五子永琰(后改名颙琰)继位(是为嘉庆皇帝);嘉庆死后,次子绵宁(后改名旻宁)继位(是为道光皇帝);道光死后,第四子奕詝继位(是为咸丰皇帝);咸丰死后,儿子载淳继位(是为同治皇帝);同治、光绪、宣统均无子嗣,这里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清朝的继承制度并不是立嫡子,比如说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大儿子褚英、二儿子代善都是嫡子,即便褚英后来被处死,代善又变成了嫡长子,再不济第五子莽古尔泰也是嫡子,结果却是庶子皇太极(第八子)继位。再比如说乾隆皇帝本来是想立嫡子的,结果二个嫡子——皇次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都早逝,后面的嫡子皇十二子永璂又因为母亲(继皇后)失宠而失去继位的可能性,最终继位的是庶子皇十五子永琰。
不立嫡子也罢,其实清朝也没有立长子的习惯,一来皇长子太多是庶出,在那个“子以母为贵”的封建社会,庶出的长子很难有出头的机会。比如说康熙皇帝的皇长子胤褆,虽然一直觊觎太子的位置,即便是太子胤礽被多次废立,依然没有他的机会。再比如说,道光皇帝的皇长子奕纬本来从小就不受重视,就因为不好好读书,被道光怒斥一番(一说还被踢了几脚,还踢到了下部),不久奕纬就因此不治身亡。还有就是就是顺治皇帝死后,除去早夭的皇长子,次子福全应该更有机会,结果继位的却是皇三子玄烨(据说是因为顺治皇帝因为天花去世,而恰好是玄烨已经出过天花)!
既然不是立嫡,也不是立长,很多人就会想到立贤,那可能是你想多了!举个例子,康熙皇帝那么多儿子,皇四子胤禛可不是最贤能的那个,相反,皇八子胤禩(si)是公认最贤能的一个,受到群臣一致拥护,但康熙皇帝就是不同意立他为太子。另外就是道光皇帝的两个嫡子——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世人公认“恭亲王”奕比后来的咸丰皇帝奕詝要贤能,可惜最终道光皇帝还是偏偏选择了奕詝,这明显不符合立贤的规矩。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清朝的继承制度确实比较“奇葩”,因为它既不是立嫡,也不是立长,更不是立贤,而是三者混合在一起的产物,其中唯一以嫡长子的身份继位的只有嘉庆的嫡长子道光皇帝。如果说清朝前期的继承制度还算是比较正常的话,那么自从雍正皇帝继位后,这种秩序就完全被打乱了,因为他直接废弃了以往的公开立储制度,而是将写好继承人的名字的圣旨密封起来放在皇宫里的“正大光明”匾后,以防诸子争位。后面的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位皇帝都是按照这种秘密建储制度继承皇位的。咸丰皇帝死后唯一的儿子就是同治,公开还是秘密,立不立储都没有意义,同治后面的皇帝就更不用说了,连子嗣都没有,就不用谈什么立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