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坚持生态优先,把绿色作为发展的鲜亮底色,以美丽环境点燃美丽经济,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能源系统和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富民相契合的致富路。
环境治理守护生态屏障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黑嘴鸥大规模齐聚长江海门段、珍稀候鸟黄嘴白鹭首次现身蛎岈山、黄海“60只海豚结队群游”等壮观生态场景多次亮相央视……这些场景得益于南通市海门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推进。
近年来,海门区先后投入13.4亿元,推动沿江1公里范围内32家化工生产企业全部关停退出;投入30亿元,推动沿江沿海区域整体面貌焕新和功能重塑;系统推进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治理,通过绿地、湿地、生态保护区等各功能片区有机连接,促进城市建设与自然的融合共存。
图源:江苏治污攻坚
除了沿江沿海地区生态整治,海门也注重对河道的治理。青龙河曾经是2019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的点位之一,如今已成为火爆海门的“小外滩”。
为保护“母亲河”,2019年,海门把青龙河整治作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的“一号工程”。以河道清淤疏浚为突破,首先对青龙河及支流进行疏浚,疏浚长度8.9千米,清淤总量14万立方米。以拆建结合为关键,对18家“散乱污”企业、14个港口码头、11家“三场一站”完成整治。
海门围绕青龙河沿线排污口排查整治、青龙园区安全环保提升整治、沿线生活污水接管、“散乱污”企业、畜禽养殖场、码头堆场专项整治以及长效管理等7个方面成立青龙河现场整治指挥部,部门区镇联动、条块结合,累计投入近4亿元,经过8个多月聚力攻坚,青龙河整治成效显著,沿线各类污染源排放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保护的氛围已经形成,青龙河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彻底从“环保短板”变身为“生态样板”。
绿色产业成发展引擎
2024年,海门生态环境局起草编制了《海门区关于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各行业绿色发展指标要求,扎实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
在临江新区,澳斯康生物、一影医疗、冬泽特医等一批大健康领域的企业落户扎根,积极朝着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我们公司正极废水零排放项目正在建设中,主要通过压滤、微滤、超滤、反渗透、MVR蒸发等工艺对正极车间废水进行回收处理,预计今年年底完成,每年可减少废水排放约8万吨,同时回收硫酸锂约70吨。届时,江苏当升将实现工业废水近零排放。”位于临江新区临江大道的江苏当升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通过了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等认定,拥有授权专利35篇。
该公司在循环利用等方面全力探索“绿色路径”,目前企业洗水回用项目减少废水排放约10万吨,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如今,一批批实力强、质态优、绿色发展基础好的优质企业正助力沿江科创带实现“生态赋能”。
图源:江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除了企业自身的绿色转型探索,海门还积极召开绿色发展培训会,促进企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日前,海门生态环境局召开海门区重点行业企业绿色发展“一企一策”培训会,重点解读了减污降碳相关文件内容、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提升要求、提升举措和方案编制要求等,助力企业在生产设备升级、技术革新改进、节能减排的绿色转型之路上提速增效。
农产品走出绿色生态致富路
为促进生态环境优势和生态产品价值增值外溢,实现“绿水青山”的内在价值,海门始终在不断探索农产品与绿色发展相得益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一条条生态与富民相契合的循环产业链。
走进南通市海门区余东镇宛平村林下养鸡场,“咯咯”“喔喔”的鸡鸣声此起彼伏,一只只走地鸡在林下欢快地扑腾着翅膀,它们或觅食于林间,或嬉戏于草地,一派生机勃勃的生态场景。2023年4月,宛平村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盘活农村资源,大力发展林下走地鸡项目,筹集资金成立了南通有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村部东南角的树林里围起了4亩地,建鸡舍,买鸡苗、添饲料。目前鸡舍内每只鸡的养殖周期都保证在6个月以上,完全遵循土鸡的自然生长周期,是真正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走地鸡。最终除用于产蛋的母鸡外,剩下的鸡在去年过年前全部销售一空。
图源:南通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
林下经济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既是对林地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也推动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养殖期间,基地也定期安排人做消毒杀菌处理。村委会书记说:“这片树林远离居住区,本身也没有任何异味,而且林下养殖模式既能消灭林间杂草与各种害虫,使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进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畜禽养殖污染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生态环境部门今年对19家鸡场进行了专项检查。在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进粪污综合利用方面,宛平村的林下养鸡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南通市海门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六局负责人说道。
文/崔欣
资料来源:南通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新华日报、江苏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海门日报、江苏治污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