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首届黄河文化影像传播研讨会暨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影视研究平台成果发布会在青岛举行。研讨会上,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影视数字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重点打造学术黄河、摄影黄河、影像黄河、声音黄河四大主题板块,收录了近年来青岛电影学院在黄河文化影像创作领域的众多原创佳作,打造全新平台、讲好黄河故事,通过全景式视听方法呈现黄河文化的民族基因和历史文脉,创新黄河文化表达方式,让黄河文化“活”起来,让更多人感受到黄河文化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次研讨会由青岛电影学院主办,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承办,山东龙视国际演艺有限公司协办,以“影像时代 大河文明”为主题,聚焦黄河文化影像传播。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山东广播电视台、沿黄省区广播电视机构相关负责人,黄河文化研究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见证了黄河文化在影像作品中的现代传承与创新发展。

青岛电影学院校长王宏民在致辞中表示,青岛电影学院作为培养电影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始终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探索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近年来,学校新闻传媒学院依托专业优势,承担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资助项目,建设了“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影像研究平台”。这一平台的建立,旨在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创新体系,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人文价值与精神内涵,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宣传管理处副处长周琛表示,近年来,青岛电影学院挺膺担当,积极融入和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不断挖掘黄河文化“富矿”,在黄河主题内容创作、影视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充分践行影视类专业高校的使命和责任。这次活动主题鲜明、组织有力、内容丰富,既是创作者和学校师生交流思想观点、分享创作经验,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影像价值的有益探索,也是影视业界、学界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生动实践,更是影视创作、人才培养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这一“国之大者”双向奔赴的重要平台。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二级研究员、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文化与生态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张新斌表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支撑和印证着华夏文明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从陶器到青铜器,从歌谣到文字,从纸张到影像,黄河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其精神内涵却始终如一。围绕黄河文化创新发展张新斌提出,希望更多文艺创作者能紧跟时代步伐,躬耕黄河文化,打造更加富有时代生命力的文艺作品。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媒介研究所王羽认为,沿黄流域视听媒体充分发挥广电主阵地、主力军、主渠道作用,创作推出一系列黄河题材纪录片、文化综艺、动画片等视听精品,积极探索联创、联制、联播协同发展路径,打造“黄河+”模式,以镜头语言记录山河壮美,以细腻笔触展现人文魅力,以文艺创新书写时代芳华,精彩呈现黄河文化的丰富意蕴和时代价值。围绕黄河文化教育发展王羽提出,要进一步打造“视听育人”新场景,探索黄河文化浸润式育人新模式,构建黄河视听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大河之声”环节邀请山东广播电视台《馆长来了》制片人、《黄河文化大会》导演、《大河之洲》导演、内蒙古广播电视台《黄河魂》总导演武莹、宁夏本土纪录片《百万大移民》总导演刘殿颖、《黄河文化大会》宣传大使尹佳奇六位黄河文化影像主创齐聚,以文艺作品、纪录片及新媒体视听作品等多元影像形式,分享黄河文化影像创作与传播的经验,共探其深厚文化底蕴,向青岛电影学院师生深情传递了黄河文化的深邃内涵与文明精髓。

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教师张馨元、齐梦瑶、栾潇潇、李阳琳、刘成轩结合新闻传媒学院专业特色,将黄河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推动思政铸魂与艺术育人深度融合。《青影掠波:黄河图像记忆》《青韵黄河:沿着黄河遇见海》《青流纪实:黄河故事的影像》三组主题分享,以丰富案例与精彩讲解,展现了青影教师对黄河文化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感悟。老师们聚焦黄河儿女的鲜活故事,用影像定格黄河人民的生活百态、奋斗历程与情感传承,引领观众领略黄河文化的多元魅力。这些分享不仅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深切体会黄河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更为高校传承与弘扬黄河文化提供了宝贵范例,让黄河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焕发新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圆桌会议环节,与会专家聚焦黄河文化影像创作与文化育人议题,深入研讨了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影像创作与传播的新理念以及影视教育与黄河文化的融合路径。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别君红表示,学院师生将不遗余力地推进黄河文化影像创作,不断丰富和完善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影视数字平台,让学生人人成为黄河文化影像传播人,为黄河流域影视艺术的振兴贡献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白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