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上午,孔学堂联合岳麓书院主办的溪山岳麓·大成心境名家讲坛第38讲在孔学堂明伦堂明德厅顺利举行。讲座主题为“人禽之辨:儒家的道德原点及诸子的看法”,主讲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王正老师。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贵州大学中华传统文化与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员龚晓康担任本次学术讲座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伊始,王教授通过提出“何为人禽之辨?”这一问题巧妙地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主题。

首先,王教授带领大家探讨了儒家的人禽之辨。在王教授看来,人禽之辨在孔子这里尚非核心问题,不过他已经开始有了一些非常重要的讨论。其有关“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的论述为人禽之辨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事实上,孔子已经认识到,人和禽兽的差别就在于人是以人伦生活为根本规定的人文性或社会化的存在,而禽兽则没有这个规定性,它们仅仅是自然的生物性的存在。孔子之后的孟子认为,人禽之辨是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和道德普遍性的基础。孟子指出:“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孟子首先肯定了人和禽兽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人无法回避自己的动物性存在,人在反思自己的生存时不能丢掉动物性这一存在维度;而正是由这一维度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 发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性所在,那就是人伦之善。正因为孟子认识到人和禽兽的差别很少,人很有可能堕落到禽兽的层面上去,所以他特别重视工夫论。因为人如果没有工夫对自身进行修养作用的话,将无法保证自己始终存在于人的层次上。相较于孟子,荀子则更注重从礼的维度来区分人与禽兽。荀子广泛考察了各种存在物,指出动物也是有知的,即人和禽兽的差别不在认知能力上。荀子认为人与禽兽的根本差异在于人有义,这个义,就是分,而分能使人产生不同于禽兽的社会组织性。可见,对于荀子来说,“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既然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不在于其自然的生物性,而在于其人伦道德的社会组织性,所以人的生存就应当以这种社会组织性的人伦为根本。人应当利用自己最为独特而强大的分别性的学习能力来进行学习,而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伦,也就是礼——礼是人群差异的大纲大纪,通过学礼和实践礼可以渐渐达到人伦的极致而成为圣人,因为圣人是“尽伦者也”(《荀子·解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王教授对先秦儒家关于人禽之辨的深刻内涵进行了精炼的总结。王教授认为,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的人禽之辨都是从人伦这一点展开的,只不过孟子更注重人伦中所体现的内在于人心灵的道德意识和价值判断,而荀子更看重人伦中所体现的人的分别意识和礼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个全面的人伦概念应当是综合了道德意识和分别意识的,也即人伦是由仁和礼共同形成的。而先秦儒家通过将人伦作为人禽之辨的本质差异,首先指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其次,先秦儒家虽重视人禽之辨,却并没有将人和禽兽彻底断绝开来,儒家在进行人禽之辨时,清醒地意识到人与禽兽的差异是非常小的。最后,儒家以人伦作为人禽之辨的根本,这样的一个区别性认识表明儒家始终将人置于社会组织当中。

进而,王教授主要从道家和墨家对人禽之辨的态度来审视儒家的人禽之辨。在王教授看来,道家因为从根本上提倡自然主义并否定人伦道德,所以他们基本是反对人禽之辨的。在庄子看来,真正的道德是“真”而“天”的自然无为,是纯任自然的,人不应有一丝一毫的机巧心思、认识智慧、价值判断,也就是说,人和禽兽不应当有所区别。因为如果进行人禽之辨,就意味着要进行理性分别和价值判断,而这便会割裂这个自然而然的世界,所以道家哲学反对人禽之辨,要求人们从这种分别中解脱出来、解放自己。墨子也认为人禽之间有重要的差异,即禽兽依凭着它们自身的先天自然条件就可以生存,所以它们不需要再刻意地努力;人则不然,人若只凭借着自身的自然条件是无法生存的,因此人需要“力”,也就是努力、勉强。所以在墨子看来,人禽之辨的根本在于人必须付出极大的后天努力才可以生存和发展。因此他的道德哲学乃至政治哲学就是消除一切有害于人后天努力的因素,而构建起一个最有利于人努力的社会。

总之,先秦儒家之所以重视人禽之辨,就在于它能勾勒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这一方面是儒家构建其道德哲学中道德普遍性的理论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儒家确立人的道德自主性的理论必然。先秦儒家的人禽之辨既突出了人的仁、礼、义的道德独特性,又不忽视人自身难以逃避的动物性的欲、情、身,这表明儒家的道德哲学既没有身心二分、遗忘肉体的弊病,又将人置于个人与社会之间,正视人的独特性和依赖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讲座最后,听众朋友纷纷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向王教授请教,王教授耐心地做出了解答。讲座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来源:贵阳孔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