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伊丽莎白公主(右一)、妹妹玛格丽特公主的父母当时还是约克公爵和约克公爵夫人。约克公爵后来登基成为国王乔治六世。
人们常说,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10岁前无忧无虑,对自己未来的皇室命运没什么希冀之念,显然是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平时就跟自己的马和狗嬉戏玩耍,生活中没有丝毫日后将遭遇的阴霾。
2022年2月6日,星期日,是伊丽莎白二世继承王位70周年。年轻的伊丽莎白公主被比作现代的比阿特丽斯公主——王位继承序列中排第二位的约克公爵的女儿,(1926年的“伯蒂”和今天的安德鲁王子就排在这个位置上)所以跟王位承袭之类严肃前景相去甚远,更遑论成为当时被称为英联邦和大英帝国的5亿民众的君主。
因此,1936年12月成为改变她人生道路的戏剧性转折点;当时,她叔叔大卫即国王爱德华八世为迎娶美国离婚女子沃利斯·辛普森(WallisSimpson)决定放弃王位,震惊世界和整个王室,年仅10岁的伊丽莎白被拽入王位直系承袭序列。她的父亲阿尔伯特亲王继任,成为国王乔治六世,其长女随即成为他的直系继承人,排到第一位。
1926年,还在襁褓中的伊丽莎白公主和祖母玛丽王后
那年12月的一天,人们聚集在伦敦皮卡迪利(Piccadilly)他们家的连排别墅前欢呼,伊丽莎白向六岁的妹妹玛格丽特·罗斯解释外面的喧闹:“爸爸要当国王了。”
“也就是说你会当女王?”玛格丽特问。
“是的,”伊丽莎白冷静地回答,“我想是这样。”
“你真可怜!”她的妹妹1980年代初向伊丽莎白·朗福德(ElizabethLongford)谈及这件事时提到自己当时幽默地回应姐姐。
但20年后,玛格丽特公主对历史学家本·皮姆洛特(BenPimlott)讲述这件事时,选择省略这段对话,而着重描述王位新继承人对自己地位的戏剧性提升是如何镇定自若,不喜不悲。
“她没有再提这件事,”玛格丽特公主告诉皮姆洛特。
那么,伊丽莎白公主10岁时知道些什么?她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些的?
伊丽莎白二世的第一个榜样是她亲爱的祖父,常虚张声势、蓄着大胡子的国王乔治五世(1865-1936)。她叫他“英格兰爷爷”,可见小姑娘已经深谙皇室事务精髓。
乔治五世被他的官方传记作者约翰·戈尔(JohnGore)形容为“没有社交天赋,没有个人魅力,没有智慧”。“他既不机敏,也不健谈。”
换句话说,老国王和他的大多数臣民一模一样。但他具有敏锐的生存意识——对象征主义也有敏锐的洞察力。
正是乔治五世在1917年精明地抛弃了英国王室的日耳曼姓氏萨克森-科堡-哥达(Saxe-Coburg-Gotha)。因此,一个多世纪后,伊丽莎白二世在独特的漫长且不同凡响的统治期间运用的技能令世界钦佩,便不足为奇。她直接师从于温莎王朝的开创者。
然而,她祖父偏爱没有字母''y''的拼写:Lilibet,正如他在被精心维护的日记中经常提到的那样;这本日记是温莎皇家档案馆的珍宝之一。
1929年,“莉莉贝特”公主三岁。
1929年春天,老国王坚持让人把心爱的孙女带到苏塞克斯海边的博格诺里吉斯去探望他,那时她才三岁,声称这是他在经历了几乎丧命的肺部手术后顺利康复的两大关键因素之一(另一个要素是“他可能被允许吸烟”)。
正是在1929年初的几个月里,乔治五世第一次公开表达了他的心念,希望孙女有朝一日登上英国王位。
乔治五世术后康复期间,有一次对前去探病的莉莉贝特的父亲说:“你将会看到,你的兄弟永远当不成国王。”
王太后晚年时回忆那段对话:“我记得我们当时都觉得‘真荒唐’......我们看着对方,心想这真是‘胡说八道’。”
但老国王坚持己见。他曾以非凡的先见之明对一位朝臣断言:“他将退位。”——这件事发生在七年后。
乔治五世不只是担心长子戴维继承王位后会破坏自己的统治,还担心继承序列上的下一位,身体虚弱且患有肺充血的伯蒂,也坚持不了多久。
老君主显然担心口吃的约克公爵可能会承受不了王室重任的压力而下崩溃,所以小莉莉贝特有可能会在幼年就被推上王位。在那种情况下,合乎逻辑的摄政王很可能是乔治五世的三儿子格洛斯特公爵亨利(1900-1974);这位公爵有点迟钝。
年幼的伊丽莎白在亨利叔叔的辅佐下登基这种可能性或许只是一位患病国王心里烦恼的折射,但时任财政大臣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Churchill)似乎赞成这个孩子可能成为未来女王的想法;丘吉尔前一年秋天曾在皇家行宫巴尔莫勒尔逗留。
丘吉尔后来成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后第一任首相。他在给妻子克莱门汀的信中写道,这位年轻的公主“有个性。她有一种不言自威、沉静反思的气质,出现在一个小娃娃身上令人惊讶”。
画家CE特纳(CETurner)1929年作品,小公主伊丽莎白当时到英王乔治五世疗养的海滨小镇探望爷爷
这个孩子与逐渐康复的祖父一起垒沙堡,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她吸收了一些来自帝王的皇室威严。
1936年,乔治五世的统治结束前,别人赠送给他孙女的正式礼物源源不断——甚至有邀请孩子出席公开活动的请柬——数量多到必须有专人负责的程度,于是不得不派一名侍女负责料理约克的伊丽莎白的公共事务。
1920年代晚期的温莎堡,皇家图书管理员欧文·莫尔斯黑德(OwenMorshead)曾见到伊丽莎白公主(生于1926年4月21日)在婴儿车里被推着前去观看卫兵换岗,卫队队长大踏步上前,一丝不苟地敬礼,请求公主允许卫队继续列队前进。
据莫尔斯黑德回忆,坐在婴儿车里的公主会歪一下戴着软帽的脑袋,然后挥手表示同意。如此幼年的小姑娘已经领悟到了祖父“英国爷爷”所承担的国家角色的份量,显然也开始萌生一些自己的想法……
设想一下,当一个三岁的孩子发现只需要挥挥手、点点头,乐队就会开始奏曲,卫兵列队会听从你的指令行进,这个孩子的思维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尤其是你的更多威严信号还会倍增?
1932年,纽芬兰6分邮票上的伊丽莎白公主肖像
1930年夏天,在她四岁生日后不久,伊丽莎白公主骑在小马驹上的蜡像在杜莎夫人蜡像馆首次亮相。
两年后,公主肖像出现在纽芬兰的6分钱面值的邮票上;在南半球,英国国旗在“伊丽莎白公主地”升起——那片占地35万平方英里的南极地域是澳大利亚宣称拥有主权的南极领地,比英国国土面积多整整10万平方英里。《贝尔法斯特通讯》1932年夏天一则报道说:“这个六岁的孩子每次到公园乘车兜风时,人们都会认出她……四面八方的游人向她脱帽致意,或挥舞手帕。“
1933年4月,伊丽莎白公主七岁生日那天,她用自己的专用信笺信封发出茶会邀请函——有皇冠图案的蓝色信纸,皇冠下方刻着大写字母”E“。那是皇冠!
1933年,伊丽莎白公主(右)和妹妹玛格丽特公主在伦敦西郊的温莎堡花园
她的父母请活跃在上流社会的画家菲利普·德·拉斯洛(PhilipdeLászló)为女儿画一幅唯美风格的肖像。画家形容她是“一个极聪明、极美丽的小女孩……她非常受欢迎,而且……目前被视为未来的英国女王。”
1934年5月,这个令人吃惊的说法得到美国一份消息来源可靠的报道的呼应:
报道称,众所周知,未来的爱德华八世“对他命中注定的职责不甚热情。王子的密友们私下议论说他并不期待自己将带着丝毫快乐成为国王”。
因此,小公主现在正在接受“对一位被作为英国王位直接继承人的严格教育”。
北美这些爆料可能的信息来源——当时态度恭顺的英国媒体刻意忽略了这些传闻——是公主新近招聘的年轻家庭教师玛丽恩·克劳福德(MarionCrawford),她被描述为“非常漂亮”、“非常严厉”、“非常苏格兰”。
她的学生很快给她起了个昵称,“克劳菲”。
这位家庭女教师后来因为在畅销书《小公主》里因其关于''小公主''成长的畅销爆料而尽人皆知。例如,她披露说,公主们的母亲希望女儿减少呆在教室里的时间,而自己是如何与玛丽王后密谋予以抵制。
家庭教师和外祖母一起将姐妹俩的教育变得更严格。严厉的玛丽王后认为,伊丽莎白公主应该只阅读“最好的儿童读物”,经常亲自为公主们挑选读本,还为未来的君主设计“有教育意义的娱乐”,比如参观伦敦塔。
玛丽王后的朋友艾尔利伯爵夫人(CountessofAirlie)回忆说:“像玛丽王后那样对君主制如此忠诚的人,绝不可能忽略自己最喜欢的孙女身上未来女王的气质。”
与此同时,“英国爷爷”的目标较简单。“看在上帝的份上,”他冲着家庭教师吼道,“教玛格丽特和莉莉贝特练出一笔漂亮的字——这就是我的全部要求!我的孩子写字都不好,写得一模一样。我喜欢有性格的字。”
伊丽莎白公主1936年10岁。从照片上她的表情来开似乎已经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命运
外国报纸评论说,这位年幼的公主成为女王的机会比一个世纪前八岁的维多利亚女王要大得多;维多利亚女王是老国王第四个王子的女儿,她的前面有两个叔叔。
如此,机敏又知性的伊丽莎白受到这种高远期望的感染便不足为奇。
“如果我当了女王,”她告诉克劳菲,“就要制定一条法律,规定周日不得骑马。马也应该休息。”
玛丽王后感觉到了危险。有一次去听音乐会,她注意到孙女在座位上不耐烦地扭动,便问她是不是想回家。
回答:“哦,不,祖母,我们不能在结束前离开。外面还有那么多人等着看我们。”外婆闻言立刻吩咐侍女带孩子从后门离开,乘出租车回家。
玛丽王后不希望自己的大孙女迷恋于别人的奉承。
王后和她的丈夫很明白,谦虚、谦逊和服务意识是民主政体时代王室成员为皇家威仪付出的代价。他们的箴言是职责,并把这条关键信条传给了他们的孙女——她不如制度重要。
他们努力确保莉莉贝特能成为一名具有团队精神的人。
据称威廉王子希望儿子乔治在被告知自己的帝王命运前能享受几年相对正常的欢乐童年
种种迹象表明,未来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很可能在七岁时——至少在叔叔退位前三年——对自己的未来有了现实的概念。
有意思的是,据说威廉王子也是在儿子乔治七岁时向他揭示了这个同样具有挑战性的现实——就在孩子在伦敦的学校即将面临操场上的真相之前。
像他的父亲查尔斯一样,威廉表达了自己最初意识到自己背负的帝王命运时的复杂感受。
他希望乔治至少能享受几年相对较正常的生活——这种对希求正常的本能也许来自伊丽莎白尚未受到王位继承约束的岁月。
即便已经升为队长,她却从未忘记自己最初曾经是一名球员。
1952年登基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统治可以分成两部分:先是将近30年相对单调沉闷甚至枯燥乏味,然后突然陷入险状百出的多事岁月——1980年代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的婚姻危机向世纪后半叶的贪婪的媒体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礼物。
正是在那段时间,年轻的伊丽莎白童年从祖父母那里汲取的教诲开始发挥作用。
女王需要依靠自己全部的持重和谦逊,才能抵挡类似于国王退位般剧烈的震颤:查尔斯、戴安娜、卡米拉、温莎堡火灾、身边有菲姬的安德鲁、没有菲姬的安德鲁,还有一个令人不快的意外插曲——2020年女王的孙子哈里离家出走。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接踵而来,但君主制自始至终在她的妥善掌控下安然渡过危机。
冷幽默也颇有助益。1992年,温莎堡着火,三个孩子婚姻破裂,可谓祸不单行,女王云淡风轻、面带微笑地用一句拉丁语制服了灾难:AnnusHorribilis,意思是“可怕的一年”,通常用来戏谑的诙谐说法。
工党内阁大臣克莱尔·肖特(ClareShort)有一次在枢密院开会,手机铃声响了,肖特大窘,在座的女王打趣说:“哎呀,可别是什么重要人物吧?”
伊丽莎白二世目光敏锐、思维锐利,很小的时候起就似乎深谙王室剧的喜剧要素,而她本人注定日后将成为这台戏的主角。
“我们不要把自己看得过高,”女王在1991年的电视直播圣诞致辞中说,“谁都无法垄断智慧”。
1936年,伊丽莎白和玛格丽特与父母在温莎堡
一则王室传闻似乎证明伊丽莎白二世很早就明了王位继承这件事。1933年,七岁的莉莉贝特十分肯定地告诉年仅三岁的妹妹玛格丽特:“我是三,你是四。”
玛格丽特懵懵懂懂,但已经会数数,就觉得不对,回答说:“不是。我三岁,你七岁!”
过了好久玛格丽特才搞明白,原来姐姐说的不是年龄,而是两姐妹在王位继承序列中的位置:自祖父以下依次是''大卫叔叔''(爱德华八世)第一、爸爸第二、莉莉贝特第三。在这件事上,这个七岁孩子的思想跟世界同步。
公主10岁那年叔叔退位、自己的王位继承序列排名向前提了两级,直面将来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的挑战,外祖母斯特拉斯莫尔夫人(LadyStrathmore)发现小姑娘“热切祈祷上帝给她一个弟弟”。
但是,没有小弟弟来救她。这个伴着马和狗长大的小女孩必须接受挑战,为日后成为“英格兰奶奶”(对应于她的祖父“英格兰爷爷”乔治五世)、还有威尔士、北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奶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