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倪玉
游览今年初被文化和旅游部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云南腾冲和顺古镇,留下了不少深刻的记忆。不仅仅是因为和顺古镇风景优美,更重要的是古镇还有艾思奇纪念馆、家风文化长廊等经典景点,让游客们到此不仅能够欣赏和顺古镇大美景色,同时也能够受到理想和家风教育。至少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按照自己的认知,自己先写了参观艾思奇纪念馆游记、现在写家风文化长廊游记,最后才去完成和顺古镇游记。
和顺家风文化长廊,位于景色秀美的野鸭湖畔,依山而建。长廊全长有400米,以讲述和顺故事,浮现古镇家风文化为思路,沿着长廊漫步游客会发现,家风文化长廊“一步一景”“一景一故事”其间加以匾联点缀,分为走夷方篇、励志篇、孝道篇等16个篇目,20多组精心设计创作的石雕错落有致分布在靠山的一面,而正面则是可以毫无遮挡的直视野鸭湖,认真观赏后情不自禁的为其融艺术性、观赏性、展示和教育功能于一体而拍手叫好。
从古镇大门进入景区,顺着左手的风景带一直往深处走,便可以来到野鸭湖畔,野鸭湖的中段处有石头通道可以到达对岸,离此不远的绿植和与鲜花丛中的顺家风文化长廊的介绍引起了我注意,白色的字被黑底衬托得尤为清晰。“家和风情”四个金字雕刻在红色的木匾上,游览和顺家风文化长廊由此开启。
首先看到的是刻在青墙上的和顺民谚:穷走夷方急走厂。过了霜降,各找方向。楸木开花,游子回家。三代不读书,犹如一窝猪。富贵难传三代,书香可继百世。每句民谚都分别单独刻在石板上,字数由少到多。不仅方便阅读,而且挺有层次感。
抬头望去,长廊的过道上方也有布置:“一代哲学人故里”“翡翠大王家乡”两行字,将和顺古镇的底蕴给和盘托出。
走夷方篇,为开篇。分别有四朝国师、翡翠大王两块石刻。四朝国师的介绍:“走夷方”指到缅甸等东南亚国家谋生创业,是过去和顺人的主要生存方式。清代末年,和顺贫寒子弟尹蓉“走夷方”到了缅甸,在曼德勒“三成号”当学徒。他常到缅甸王宫推销丝绸,缅蒲甘王见他为人厚道能干,就聘他为国师,宫中“一切外交、内政、商务,多决于尹蓉。”尹蓉为缅王设计、督造皇城,调停解决缅王室之争。历任四朝缅王的国师。民国元老李根源有诗赞尹蓉:“清季老尹蓉,缅中之魁宿。莽王尊以师,一语万人服。”翡翠大王的介绍:和顺人吃苦耐劳,擅长经营,清代道光年间这里就诞生了云南最早的跨国商号“三成号”。“走夷方”的和顺人中出了好几位“翡翠大王”。和顺人张德珩(字宝廷),在缅甸玉石厂“包岗”,用新的开采和管理方式,把上好翡翠加工推销到香港、广州和世界各国。赢得了“翡翠大王”称号。在当时英殖民地的缅甸,张宝廷总是仗义执言为华商打抱不平,还致力于缅甸市政建设,赢得英人的敬重,英国女王特赐奖章及御驾的白马车给他。和顺人寸尊福(字海亭)亦被称为“翡翠大王”,他聚财不忘正义,在仰光参加同盟会,倾财力支持云南永昌起义、河口起义、腾越起义和广州黄花岗起义。被孙中山先生誉为:“华侨领袖,民族光辉”。
接下来是励志篇,分蒸冠激夫、卖茶育儿孙两块石刻。蒸冠激夫的介绍:和顺历来有“走夷方”的传统,这里的男人无论穷富,成年之后都要到缅甸打工、经商“淘生活”。清末,村中有位秀才,自恃考取了功名,便贪恋在家的舒适不愿出门,逢人便说:“我是有功名的人!”秀才娘子劝说无果,一天吃饭时便把秀才帽子蒸在甑子中端到饭桌上,秀才不解,娘说:“你就吃你的功名吧!”秀才闻语,思后惭愧,领悟妻子的苦心,遂随乡人出门“走夷方”闯荡谋生,建功立业去了。卖茶育儿孙的介绍:和顺张炳照之妻尹玉珍,27岁丧夫,102岁去世,守寡达75年之久。丈夫亡后,为抚遗孤,到干崖(今盈江县)路边卖茶。日复一日,含辛茹苦,终将三个儿子培养成才。长子张成瑞为中宪大夫(清代为文职正四品之散官官阶)、次子张成瑶为奉政大夫(文官正五品之散官官阶)、三子张成佩为文林郎(文官正七品之散官官阶)。孙8人,亦有文名,其中张砺(德洋)为光绪癸卯科举人。由于早年历尽艰辛,张尹氏曾一度双目失明,数十年后复明。在其去世后,腾冲教育家王开国挽联赞曰:“老寡妇茶卖穷途,春茗一瓯香最久;令文孙桂攀月殿,秋波九秩老犹明。”
第三篇为家国篇,满门忠烈。其介绍:腾越地,和顺乡,多为屯垦戍边将士之后,秉承“有国才有家”的传统,无论士农工商都有报效国家的情怀。其中寸氏满门忠烈的故事广为流传。寸大进,清末武举人,任中营守备,曾率边地军民多次击退入侵英军,被光绪帝御封世袭一等龙骑都尉,获一等汉军匡勇巴图鲁称号。1942年,八十八岁的寸大进望着被日寇占领的腾冲城,在小西罗绮坪村雷打树下绝食而亡,以昭彰民族气节。寸大进有九子,均参加抗战,有三子为国捐躯。其第三子寸性奇,被誉为“抗日军中一虎将”。1941年5月,在山西中条山战役中壮烈殉国,时任国民革命军第3军第12师师长,后被追授陆军中将。四子寸性禄任远征军中校,1944年11月在攻克龙陵战役时壮烈殉国。五子寸性福任中央雷允机场地勤守备大队上校大队长,1942年5月为保卫雷允机场壮烈殉国。
接下来是英才篇,李氏三杰。其介绍:和顺文教兴盛,英才辈出。李曰垓、李生庄、李生萱父子是其中的代表,被誉为李氏三杰。李曰垓(1881年—1944年),字子畅,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同盟会会员,云南辛亥革命和护国运动元老之一,曾任护国军首领蔡锷的秘书长,李曰垓文采过人,章太炎称之为“天南一支笔”。1930年,李曰垓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领导滇西行政近10年,为边地修公路、开矿业、兴水利、办教育、勘边界,做了大量实事。李生庄(1904-1945),李曰垓长子,1926年入东南大学攻读西洋哲学。中共地下党员。1928年到云南省立一中执教,并兼任云南《民众日报》副主编。1930年,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公署秘书兼和顺图书馆馆长。1935年9月,创办腾越边地简易师范并任校长。1937年创办《腾越日报》,并任社长。后调任省政府秘书长。李生萱(1910-1966年)李曰垓次子,笔名艾思奇,中国杰出的无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开创了哲学大众化、通俗化的先河;开创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先河。主要著作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
礼仪篇:士和民顺。其介绍:民国元老李根源有诗赞和顺:“十人八九缅经商,握算持筹最擅长。富庶更能知礼仪,南州冠冕古名乡。”清光绪年间因和顺民风淳朴、百姓遵纪守法,社会治安良好,时任腾越厅同知陈宗海上任日久,未闻一起和顺诉讼案,心生疑惑,即下乡暗访,发现和顺乡风纯善,邻里日常间即使偶有纠纷,也能互谅互让。如此温和淳厚的乡风,令其感动,欣然题写“士和民顺”四字加以褒扬。
诚信篇:拾金候主。其介绍:和顺人尹其顺,幼年丧父,以替人割马草为生。十三、四岁便“走夷方”到了缅甸,在集市摆地摊,一日,一掸邦部族大商人把其布袋忘在尹其顺地摊上,尹察觉时已不见其人影。之后,他将布袋妥善保管,并将本应流动的摊位固定在原处,以候失主。半年后,那位部族商人又路过其地摊,尹将布袋完璧奉还。部族商人打开失而复得的布袋,袋内巨额钱财分文不少,他被尹诚信厚道的人品深深感动,遂请其做土产山货的代理商,其他部族商人纷纷效仿。后尹其顺成立了“玉顺兴”商号。终成巨富,衣锦还乡,回报乡梓,传为美谈。
劝学篇:现代教育铸辉煌。其介绍:“力行忠孝事,多读圣贤书”。“幼不学,老何为,如同禽兽;三代人,不读书,好似马牛”。和顺人自古重视教育。这里不但有传统的私塾、书馆,到了清末民初,西学东渐,新思潮奔涌。缅甸等国正处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和顺人又多侨居于斯,和顺因此得风气之先,现代教育的体系在这个边地乡村逐步建立起来。戊戌变法后这里诞生了滇西最早的女校“明德女子学堂”、1909年和顺有了两等小学堂、1940年著名侨校益群中学成立。值得一提的是,20世纪20年代和顺人就明确提出并践行“合德智体并育”的教育主张。在清末民初,先后留学日本的和顺人有12人之多。现代教育的发达成就了和顺近现代的辉煌。
连续看石刻和拍照,别说还有点眼花了……眺望野鸭湖调整一下,一派好风光尽收眼底。湖边悠闲的垂钓人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湖面快乐的动物有的在游荡、有的在打闹,对面的远山和天空的白云……仿佛一幅被定格多彩的画面!还有不少家风故事等待去了解。
孝道篇:怀馍敬亲。其介绍:和顺人遵古礼,讲孝道,孝子历来是乡人眼中的道德典范,张宗仁就是其中一位。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和顺张宗仁应腾越州府差遣服役,官家派发的馒头他怀揣之而不食。知州吴玥询问后得知,张宗仁因家有老母未曾得食,故怀揣馒头以孝敬其母。知州感其孝心。遂题一联一匾进行褒奖,联云:孝溢腾阳郡,仁多和顺乡。匾曰:定省可观。匾、联一直被其后人悬挂至今。
勤俭篇:富不忘本。其介绍:和顺人推崇勤俭的美德,无论穷富都将勤俭视为修身齐家必须遵循的价值观。勤俭,使和顺人穷者意志更坚,富人不忘初心。民国年间。村中少年尹其顺赴缅谋生,诚信为本,勤俭起家,终成富商,被乡人尊称尹老爷。他虽富甲一方,但吃粗茶淡饭,着布衣草鞋,仍保持当年勤苦之风。县太爷请他进城议事,他把一双皮鞋挂在肩上,穿着草鞋走到城边,然后到水沟边涮涮脚再把皮鞋穿上进城应酬。因其幼时家贫,像样的衣衫没几件,因担心衣衫被磨坏,夜晚都舍不得穿衣睡觉,后来即便挣了大钱,这个习惯也未改。他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热心公益的故事依然在和顺传扬。
生态篇:护树铭诗《双杉树》。其介绍:居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和顺人,历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和顺魁阁长有两棵秃杉,已有500余年树龄。1931年,有人欲伐两杉作他用,引得乡人反对,时任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的李曰垓率众护树,写下了《双杉行》长诗,刻于石碑上,诗末一句“有敢伐者头可斫”,遂成乡规。两棵杉树如今已被列入《云南古树名木》。
家国篇:中国版的“最后一课”。 其介绍:19世纪70年代,法国被普鲁士占领时,法国作家都德曾写下著名的《最后一课》。1942年5月,在和顺文昌宫也真切地上演了中国版的“最后一课”。1942年5月8日,腾冲即将被日寇占领。时任益群中学校长的寸树声先生(1896—1978),在和顺文昌宫集合全体师生,为大家上了“最后一课”。他说“……时局的情形你们都已知道了。我只恨我们没有自卫的力量,恨我不能保护你们,领导你们!……平时对你们所说的话,希望你们不要忘记,你们要在艰苦的环境里磨炼你们的精神,在斗争里发展你们的力量!我相信,每一个黄帝的子孙,是不会当顺民的,不甘心做奴隶的!……”
耕读篇:崇文重教文韵长。其介绍:和顺人深谙“耕读传家远,书香继世长。”的至理,如今在文昌宫里还存有“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了明、清两朝取得过功名的和顺人共计809人,其中举人8位,秀才600余位,在朝廷任过职官者180多位。和顺历史上,有许多举人、秀才“设帐乡里”,办私塾、义学、两等小学、女子学堂等。数百年来,蔚然成风。其中当数杨寿益先生创办的弘农国学专修馆时间最长,从二十世纪20年代直至50年代。
家园篇:军屯戊兵。其介绍:六百多年前明朝洪武年间,为保卫边疆,四川、湖南、江苏、江西等地的将士受朝廷派遣不远万里来到和顺军屯戍边。明朝实行卫所军屯制,军队“三分差操,七分耕种”。卫所军丁一人一户,称为“军户”,可带家眷。既隶军籍,世代袭职,由朝廷分给田地,有事征战,无事种田。从明代洪武年间开始,先后有寸、刘、李、尹、贾、张、杨、钏、许、赵十大族姓陆续在此安家落户,繁衍生息。中原汉文化也随之在这里生根开花,传承至今。六百年来各大姓氏和谐共处,村里现在还留存着八个大姓的宗祠。
公益篇:公益善举报家邦。其介绍:急公好义,热心公益是和顺人的传统,“走夷方”外出打拼的和顺人有所成就后,回到故土,除了自家起房盖屋,总要“做点公益”,一了“回报乡梓”的心愿。因为这样的传统,如今遍布村中的公共设施,无论是巷口的闾门、月台、宗祠、洗衣亭还是图书馆、中、小学校……都是一代代和顺人公益心的见证。和顺人的公益心随着见识和胸怀而延伸为民族大义,如辛亥起义时捐赠粮草武器,抗日战争期间和抗美援朝时向国家捐赠战机。公益成为和顺人表达家国情怀的主要方式。
勤奋篇:樵读成才。其介绍:和顺崇文重教的乡风造就了一代代和顺英才,也深深感染着客居和顺的外乡人。有一岳姓少年祖籍腾冲清水,其父母佣工于和顺,定居李家巷,其深受和顺乡风熏染,虽清贫,但笃志于学,立志成才。为完成学业,经年累月,入山打柴,坚持不懈,后考取名校,终成地方一代名师,桃李满天下。
乡愁篇:桃源仙境,安排在最后。其介绍:“斜阳炊烟起,田园牧童归,河边笑语声,村女洗衣回,少小离,老大回,鬓毛已衰,游子衣,慈母泪,流年似水……”“小巷深几许,老屋苔色青。山村读书楼,古道风雨亭。朝求金,暮求银,过眼烟云。山养心,水养性,桃园仙境……
六百年的和顺古镇,小桥流水,黛瓦粉墙……浓缩和顺家风文化的18个故事,通过雕塑艺术的手段在长廊一一呈现,到此这个可圈可点的长廊参观结束。设计者选用总书记“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寄语作为家风文化长廊的经典压轴,画龙点睛,振聋发聩,令每一位游客情不自禁的去联想自身、去联想社会。每个小家的家风至关重要,只有小家家风好,才能促进大家家风好,才能促进全社会更好!每一位游客,包括和顺人,大家都是家庭的重要一员,从我做起,从每一个家庭做起,共同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本文作者简介:倪玉,笔名海无边、一言、宁浦、王玉,系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自主择业军官,自由撰稿人,现任大连星海会展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年军旅,3次荣立三等功。曾任中国军事写作协会会员,《中国贸易报》《消费日报》《中国海洋报》《中华建筑报》《海军杂志》等多家报纸及杂志记者、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著书及参编教材累计32部,发表新闻作品、文学作品、评论作品1000余篇,获各类征文奖近100项。从事会展业20年,撰写各类策划案、相关材料及发表推文超1000余篇(份)。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