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给他担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女儿写信,希望她可以给自己在上海分套房子,自己晚年可以回到上海定居,而他的女儿却拒绝了他的请求。
1997年5月的一天,一位身着黑色孝服的女人怀抱着骨灰盒,将父亲骨灰一把一把地撒到长江里。
她便是上海市副市长左焕琛,而他的父亲就是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的曾孙左景鉴。她看着父亲的骨灰随风落入江中,喃喃道:“父亲,落叶归根,愿这长江水带你回到故里。”
思绪也飘到一年前,1966年的一天,左焕琛突然收到父亲的来信。
内容大致如下:“见字如面,光阴似箭,我已是一个耄耋老人,身体每况愈下,总会梦到故乡上海,落叶归根,我也想回上海,奈何我在上海没有栖身之地,你是否可以帮我在上海找一个低层房子,让晚年有一个安身之所。
合上信,左焕琛回忆起父亲的一生,父亲左景鉴出生于清朝末期,书香门第出身的他深受祖父的熏陶,立志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报效祖国。
年幼的左景鉴对医药特别感兴趣,刻苦好学,长大后顺利考取了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从此“治病救人”就成了左景鉴一生的追求。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各地的医疗资源极不平衡,一些偏远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十分稀缺,更别说好的医生。
因此国家就提倡让医疗条件好的地区的医生到医疗条件差的地区支援,在上海做医生的左景鉴听到这个消息,毅然放弃了在上海优渥的生活。
他不顾左焕琛的苦苦哀求,将国家分配的房子上交,留下左焕琛独自在上海求学,携妻子搬迁到重庆继续自己的医生生涯。
自此父女二人便天各一方,各自在追求人生理想的路上努力的奔跑着,时光荏苒,左焕琛在父亲的影响下已经成为了上海市的副市长。
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严以律己,清廉公正,从不徇私枉法,受到了上海市人民的一致好评,而如今父亲的这封来信却把她推到了两难的境地。
按理来说,父亲的要求合乎情理,父亲这一辈子为国家尽心尽力,如今已经垂垂老矣,思念故土,希望可以在故乡有一个安身之所安度晚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
作为子女满足父亲的愿望也合乎孝道,况且凭自己现在的社会地位,给父亲分一套低楼层的房屋简直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她转念又想到:自己是上海市副市长,如果自己因为私人原因给自己的父亲分一套房子,上行下效。
下面的人看到我这样做,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亲戚谋取私利,自己的清正廉洁的形象就会顷刻间土崩瓦解。
“不,绝对不能这样做,这样做对不起上海市的人民。”经过激烈思想斗争的左焕琛坚定地对自己说。
不久后,左景鉴收到女儿的回信,女儿在信中写道:“父亲,自己非常理解您的需求,但是我不能答应,正如您几十年前不答应我的要求,执意将房子上交给国家一样,我也不能为了个人私利为您谋求特权。”
左景鉴看着女儿的信,突然释怀了,他很欣慰自己有一个公正严明的好女儿,他也对女儿表示理解与尊重。
通过左家父女二人的两次拒绝对方和两次信件,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家族对原则与清廉的坚守。
父女二人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冲突之时,都可以坚定选择国家利益,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的责任感使中华民族历经百年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