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的各个军团中,红一军团是主力中的主力。这个军团从1930年6月19日在福建长汀成立,到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3旅,历经中央苏区的数次反“围剿”战争和艰苦卓绝的长征,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将领。1955年解放军授衔,十大元帅中的朱老总、陈老总、聂帅、林帅、罗帅等5人,十大将中的粟裕、陈赓、谭政、罗瑞卿等4人都来自于红一军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开国上将,从红一军团走出的就更多了,粗略一算,有十多位:李聚奎、刘亚楼、邓华、杨得志、杨成武、肖华、陈士榘、杨至成、黄永胜、陈奇涵、钟期光、赵尔陆……这些上将在红一军团多是师、团级干部。如在长征途中,李聚奎是红一师师长,刘亚楼是红二师政委,杨得志是红一团团长,杨成武是红四团政委。

长征初期,红一军团共有三个师,红一师、红二师和红十五师。十五师是少共国际师,不是主力。战斗力很强的主力师是一师和二师,共有六个主力团,即第一到第六团。团长分别是杨得志、龙振文、黄永胜、耿飚、张振山和朱水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六位团长中,杨得志、黄永胜和耿飚三人鼎鼎有名,前两人是开国上将,耿飚是担任过国防部长的“无衔上将”;龙振文于1935年9月在四川病故;张振山在陕北遇敌机轰炸牺牲;而红六团团长朱水秋是个例外,他既没牺牲也没脱离革命,为何籍籍无名呢?

朱水秋1910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和王震、杨勇、唐亮等开国上将是同乡。论年龄他和刘亚楼上将是同庚,但他的革命履历更为丰富。早年跟随叶挺将军参加过北伐,接着参加了南昌起义,然后跟着朱老总和陈老总上了井冈山,所以,朱水秋是最早的一批革命“火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朱水秋就因作战英勇而获得过三等红星奖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长征时,朱水秋已经是主力团红六团团长了。大家知道,长征途中召开了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遵义会议,而遵义城就是朱水秋率红六团智取的。红六团奉命攻占遵义城,在城外30里的外围据点俘虏了一队国民党守军,于是朱水秋派一营长曾宝堂装扮成被打败的国民党军,带上俘虏,诈开了城门,从而迅速攻占了遵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改编成八路军,朱水秋也得到了重用。1937年8月,他被任命为八路军总部特务团首任团长,这可算是八路军的“大内统领”了,可见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对他的赏识和信任。

1938年,朱水秋到武汉协和医院医治伤,期间被湘鄂赣特委负责人的老友罗梓铭推荐到特委工作,任湘鄂赣特委的军事部长,在新四军平江通讯处(其实就是特委的秘密机关)工作。这样,这位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战将的工作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朱水秋人生的真正转折点是在1939年6月12日。

这一天,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平江惨案”,特委罗梓铭等六人惨遭杀害。朱水秋虽因公外出幸免于难,但不得不更名改姓转入地下工作。抗战结束后,形势更加恶化,朱水秋只好回到家乡,隐姓埋名,成为一位农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阳解放前夕,朱水秋与地下党联系,恢复了组织生活,并在解放后担任了浏阳县武装部副部长。因为他伤痛多,无法工作,1959年前后就离休了,这时他不到50岁。

1994年8月,朱水秋这位当年红一军团战功卓著的主力团长在浏阳病逝,享年8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