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发动了西安事变,原本是来督战的蒋介石却被软禁起来。蒋介石被软禁的消息已经传出,国内顿时一片哗然。当时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分成了两派,一派主张进行武力进攻威逼他们释放蒋介石;另一派则认为这个时候不应该进一步激怒西安的张杨二人,应该与他们进行谈判。与此同时离着西安很近的国民党中央军指挥部里面也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宗南认为不要轻举妄动,而关麟征则认为这个时候就应该大举进攻张杨救出蒋介石。
长城悲歌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对于胡宗南和关麟征这两位黄埔嫡系将领都表示非常满意,赞赏地说道:你们两个都很好!
相比较于胡宗南的阴谋狠鸷,关麟征虽然脾气暴躁但是身上却也颇有豪侠遗风。
1933年,日军侵犯长城各个关口。关麟征时任第25师师长,他接到上级张学良的命令,前往支援古北口。古北口是长城防线的重点要塞,不容有失。关麟征的部队到达后,直接就加入战斗,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
尽管关麟征所带领的部队已经是国民党军队中的精锐之师,但是和日军比起来还是捉襟见肘有些不够看。再跟日本人的战斗中,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支援下,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古北口阵地。关麟征和战士们一直坚守在一线战场,凭借出色的指挥和战士们的顽强抵抗,日军未能前进一步。
关麟征姓关,这个姓氏所代表的忠勇二字在这场战役中让他体现的淋漓尽致。关麟征指挥的部队在三天内就歼灭敌军二千余人,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为了更好发挥己方部队的优势,关麟征以大刀队夜袭日军,让日军闻风丧胆,闻之色变。
武将不怕死则军威浩荡,在战斗中关麟征被炮弹碎片击中,身上多处受伤,鲜血淋漓,但仍旧坚持指挥,直到他被将士们抬送到医院救治才离开战场。
长城会战虽然总体不乐观,但是在古北口血战中中国军队打出了军人的血性和气势,让日本侵略者看到了中国军人的顽强战斗力。关麟征也因此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大公报》主笔张季鸾还撰写社论称赞他为“爱国男儿,血洒疆场”。
华中平原上的猛人
日落为了进一步将中国军队击垮,决心通过大城市战役来消灭中国军队的主力。1938年8月,关麟征率领第32军团,下辖第52军等部队,在武汉会战中的瑞昌地区布置了坚固的防线。
日军为了攻占瑞昌,进而威胁武汉,向关麟征的部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关麟征指挥部队英勇抵抗,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瑞昌磨山一线正面战场,中国军队抱着寸土必争的信念顽强抗击,但最终还是因双方力量对比过于悬殊而撤出瑞昌。尽管如此,关麟征的部队在瑞昌坚守了一个多月,给日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为武汉会战的整体防御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瑞昌战役后,关麟征的部队奉命撤退。但在撤退途中,他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要求在金牛以北地区再打一仗,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和运输重要物资。
此时此刻关麟征麾下兵力薄弱且多为杂牌军,关麟征所能凭借的只有自己的指挥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关麟征将手头上的部队组织起来,形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他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兵力分散配置,使得日军在进攻时难以找到主攻方向。同时,他还利用夜袭、炮击等手段,不断骚扰日军,使其疲惫不堪。最终,在关麟征的指挥下,成功阻击了日军长达一个星期的时间,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
武汉会战虽然中国军队在此以丢掉武汉而告终,但是中国军队面对日军的经验已经越来越丰富,接下来的长沙会战则成为了日军真正的修罗场。
长沙会战的独具慧眼
当时,日军第十一军突破新墙河防线,向长沙攻击前进。以蒋介石、白崇禧为代表的总部,以及陈诚、薛岳领衔的九战区长官部,和关麟征为代表的一线部队主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作战思想。
白崇禧认为应该放弃长沙以北,把九战区的主力部队撤到醴陵、衡山等山区,以空间换取时间,支持持久抗战。薛岳则主张一方面固守长沙,一方面诱敌于长沙以南的浏阳河谷决战。关麟征坚决主张在长沙以北与日军决战,而且他认为这样就不会有放弃长沙之嫌。
经过一番激烈的商谈,最终蒋介石同意了薛岳坚守长沙的意见,而薛岳则同意了关麟征的想法,于是在多方合作下第一次长沙会战浩浩荡荡的展开,不可一世的日军也终于为自己的骄横再一次付出了代价。
关麟征身上带有强烈的西北地域的豪迈奔放,但是他素来与陈诚不和,更是在抗日战争期间将陈诚派系的黄维摒弃不用。也正是因为关麟征跟陈诚不对付,这位被人称为关猛的悍将在抗日战争结束后逐渐隐身,后来更是远走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