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月入多少才能算中等收入?”每过一段时间,这个灵魂拷问就会被刷屏。
早在2019年1月,国家统计局确定了“收入阶段”的标准:
“低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不到2000元的人群;
“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在2000-5000元之间的人群;
“较高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5000-10000元的群体;
“高等收入群体”是指月收入10000元以上的群体。
为此,得出结论:目前中国有很多人都是处于“中等收入”阶段。
浙江大学某教授则进一步指出:“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到4.6亿人,已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
每个月3000元左右的收入,基本上就可以达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如果三口之家年收入在10万到50万这个区间内,这个家庭就属于中等收入人群。”
对于4.6亿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教授表示:“从相对角度看,是值得自豪的。按照现有的标准,20年前我们中等收入人群规模不到10%,比重很低。
随着经济发展,中等收入人群的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现在占全部人口比重达到了33%左右。”
很多网友对此不解,觉得自己虽然在收入上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但并没有感觉到自己属于这一群体,为什么会有这种体感差异?
教授解释说:
事实上,这是一个普遍情况。你去发达国家街头采访不同的人群,绝大部分人都不认为自己是中等收入人群。
一方面是,每个人心中的中等收入群体标准不一样。特别是对低收入人群来说,他会把中等收入人群的标准想象的比较高,和自己实际的收入水平一对比,感觉达不到那个标准,就会形成反差。
虽然按照国家统计局提出的标准,他算中等收入人群,但是和他心目当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他就认为他自己不属于中等收入人群。
另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只考虑收入,不会考虑到你的生活负担,不会考虑到你其他的生活压力和支出。
而很多人在对标中等收入标准的时候,他考虑了很多其它的因素在里面。他认为中等收入人群应该是过上比较舒适的优渥生活,对比自己的生活,他就感觉自己离这个标准很远。
这是没有完全理解在学术上或者研究上,所划定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标准。
我们说,即使在中等收入群体内部,有人可能日子过得很舒服;有人可能刚刚越过这个标准的门槛,日子过得还是很艰难,完全有可能。
不是说你是中等收入人群以后,你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不是这样的。
对于教授的这番言辞,网友们表示:
“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只考虑收入,不会考虑到你的生活负担,不会考虑到你其他的生活压力和支出。”——感觉可以理解为,3k只是门槛,更多赚不到钱的人可以赚到3k了,但只赚3k的人,还是不够舒适生存的。
主要看购买力好吧,钱要是贬值了再多也没用。三口之家一个人上班能维持常规生活水准才叫中等收入人群。
不容易,总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了,是该自豪么?
三笑,一笑3000是中等,二笑3000不够用,三笑3000谁定的。
思如哲思
关注普通人的「生存处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V:mao35117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