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红土店南里1号楼建于1958年,已经是66岁的老楼。楼里居住条件差,安全隐患突出,旧楼改建工作迫在眉睫。尽管已沟通了4个月,居民签约率依旧没有达到100%。“上哪儿去弄钱,你印钞也得有个时间”“我就让它烂在这儿,我也不走”。《向前一步》搭建沟通平台,老楼能否迎来“新生”?“原拆原建”又该如何找到平衡点向前推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求不断,质疑重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号楼65户居民中,37户已通过房改售房取得产权证。十户合居户和18户地下室均为公房,承租性质不同,房屋性质的居民对此次原拆原建的诉求各有不同,这也成为签约困难的症结所在。那么,此次原拆原建的政策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居民又有哪些不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上楼下,改建受阻?

此次原拆原建项目是针对危旧楼房进行的改建,主要目的是解危解困。考虑到地下室居民的诉求,将原本不在原拆原建范围内的地下室居民纳入此次项目中,并在政策上做了突破。对于楼上的居民,尤其是已完成房改售房的居民,他们对于“原拆原建”的看法又会怎样呢?面对居民说的“爱怎么弄怎么弄,反正少一平米我就不干”,设计院又会如何回应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退半步?向前三步!

红土店南里1号楼位于西城核心区,目前房价约为10万元每平方米,房屋改建后楼房由旧变新,居民重新拥有70年产权,每平方米价格至少上涨1万元。面对现在的综合改建成本,现场居民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我觉得能不能让一步,再便宜点?”主持人提出的“后撤半步,就能向前三步走”的三步又分别是哪三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拆原建”能否顺利实施,关系到城市如何在发展中平衡效率和公平。面对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政策制定者需要在统筹城市发展的宏大目标与居民个体的微观诉求之间找到平衡。这不仅需要制度层面的创新,也需要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更加灵活地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城市更新过程中真正惠及每一位居民。这栋66年的老楼能否挣脱岁月的枷锁,焕发出新的生机?敬请关注本周日晚21:05播出的《向前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