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BO了解,针对北方葡萄酒产区冬季面临干旱、多风且温度低等环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已成功培育出多个高抗寒、抗病的葡萄品种。并且这些品种在冬季也无须下架、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过冬。
这些新品种的出现,如何降低国产葡萄酒的酿酒生产成本?对口感又有何影响?对此,WBO进行了一番调查。
01
宁夏应用无须埋土的葡萄新品种,将节省全年约一半的用工量
由于国内北方冬季最冷月平均气温在-10℃至-30℃之间,埋土防寒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解决这些难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经过多年努力,最终成功选育出北红、北玫、北玺、北馨、新北醇等5个具有高抗寒、抗病特点的葡萄品种,这些品种在冬季无须下架、埋土防寒,即可安全过冬。
高抗寒酿酒葡萄品种的培育和种植,正是逐步解决包括宁夏、新疆、河北等许多中国北方葡萄酒产区生产多年面临的越冬埋土防寒问题。
根据宁夏农林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的相关研究人员介绍称:“通过借助葡萄基因编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逐步选择出适合本地特性的酿酒葡萄新品系,现在已经在部分酒庄进行了示范种植。”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范培格向WBO介绍称,相关团队自2011年就开始尝试葡萄新品种了。“由于宁夏、新疆等北方葡萄酒产区天气寒冷,所以每年入冬之前,都要在短时间内对葡萄进行修剪、埋土等操作,然后在春天温度升起来之前,要出土上架,这样一样,就会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这部分的成本占了全年用工的一半。”
“由于宁夏本身人口不是很多,如果采用传统葡萄品种,那必然要修剪、埋土,在短期内就需要大量劳动力。要是低温来的快,没能及时埋土,那么葡萄可能就会出现冻伤的状态,这也会导致明年的产量出现损失,严重一些,很可能树体出现损坏,只能重新栽种,又会加大风险。”范培格说道。
因此培育新品种,从短期来看,不埋土葡萄可节约相应的人工成本;长远来看,新品种由于不用翻土,所以不会对表土结构造成破坏,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同时,范培格还告诉WBO:“该品种的果实特点是酸含量比较高,糖分也很充足,所以酒庄可以根据酿造的不同酒种来调节采收期,以控制糖分。酸度比较稳定,花香、果香以及颜色都很丰富。”
“目前宁夏部分酒庄已经开始使用,多数是混在其他酒种中进行混酿,主要用来调酸及调香。但毕竟是新品种,数量还没到一定程度,也就没有大面积铺开。”范培格说道。
02
新品种依旧处于试验阶段,还未大规模种植
长和翡翠酒庄的相关负责人丁飞表示:“目前不下架埋土还只是试验阶段,而且这类试验并不是一两年就能得出相关结论的,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种植。”
丁飞称,试验分为品种不下架试验以及不下架品种酿造、市场推广试验,要分析消费者能否快速接受这些品种以及动销情况,才可能推动酒庄大面积种植改良品种。”
“如果种植端试验成功,那么肯定会节约一定的成本,但具体数字则不会很夸张。此外,酿造跟市场推广还具有不确定性,节约了种植成本,酿造跟市场推广不顺的话,节约种植成本也就没有意义,现在没有哪家酒庄敢冒进,毕竟2025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丁飞说道。
丁飞分析道,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种,或许是系统解决成本控制的必要因素,但是从“不埋土”这个点开始尝试节约成本,也是迈出了很伟大的一步,是重要的创新。
丝路酒庄庄主李勇也表示,目前这类葡萄处于试验阶段,还需要时间来验证:“如果新品种能在口感、香气、色泽都保持得很好,那么也可以尝试一下。此外,这类新品种也确实无须埋土,但是在幼苗时期,还是需要认真保护。”
李勇还告诉WBO,自己品尝过一款百元价位内的一款新品种酿制的葡萄酒,其酒体较为轻盈,与传统葡萄酒酿出来的葡萄酒也是有所差别。
大唐西域相关负责人李爽称:“这种葡萄虽然冬天可以抗寒,不用埋土,但时间久了之后,苗子要长出来的时候,嫁接的地方则容易断,因为缺点也比较明显,所以目前就没有尝试,如果未来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到时候也可以试一下。”
李爽还表示:“像这种嫁接来的葡萄,其培养下来的时间成本以及维护成本,其实跟常规葡萄的成本也相差不了多少,如果这种产品面世,未来是否选择这类葡萄,还是要根据具体的培育成本来说,如果价格比正常埋土的价格要低出一些,那么还是可以接受,也能尝试一下。”李爽说道。
乡都酒庄相关负责人李晓云告诉WBO:“我们目前使用的葡萄都是需要埋土的,关键是要看葡萄的质量如何,毕竟不能以牺牲品质为代价,而且新品种的研发也需要时间验证,所以短期内没有使用该种葡萄的计划。”
西鸽酒庄庄主张言志还告诉WBO,目前针对不埋土的新品种葡萄还没有单独酿酒,只是种植了一部分。
03
前期投入、市场推广亦不可忽视,新品种之路任重道远
宁夏仁义源的酿酒师邵青松表示:“这类无须埋土的新葡萄品种,枝条更细腻,接近野生葡萄的特质。此外,新品种在春季的时候发芽早,如果遇到冷空气,也容易出现冻伤的情况,目前尚不成熟,还存在其他问题需要解决,没有大面积推广,具体可节约多少成本,还需观察。”
同时,现在消费者在喝酒时,已经逐步培养出了自己的偏好,比如偏向赤霞珠以及马瑟兰等,如果新葡萄品种和消费者认知中的“好葡萄”差距太大,有可能无法流行。
宁夏一家酒庄的相关负责人刘珊(化名)表示,根据以往数据来看,传统酿酒葡萄在宁夏的种植成本,埋土和出土环节大约占全年种植人工成本的40%-50%。举例来说,如果每亩地人工成本以8000元计算,埋土和出土的费用则在3200元到4000元之间。如果采用高抗寒新品种,直接减少了这部分费用,从而降低了其种植成本。
不过,她也指出,推广新品种的前期投入不能忽视。“新品种的培育和试验,需要科研支持和种植经验积累。这部分的投入,分摊到每瓶酒上可能需要增加3-5元。如果推广规模有限,这种成本反而可能让新品种酒的价格并不比传统品种低很多。”
刘珊还表示:“除了技术问题之外,新品种在市场推广初期,最大的问题肯定是消费者认知不足,大家对传统葡萄品种如赤霞珠、美乐等已经形成认知壁垒,而新品种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去教育市场,传递价值和优势。”
酒庄在推广这类葡萄酒时,利用环保、高性价比和区域特色,引起消费者的好奇,打通B端及C端消费市场。“另外,适当的试饮活动和品鉴会也是教育市场的重要方式。”刘珊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