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说起山东,一般多认为是太行上以东,实际上,在历史上并非一直如此。作为一个地理区域的名称,山东一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在“战国七雄”中,除了秦在关中以外,韩、赵、魏、齐、楚、燕等六国都在崤函以东,有“山东六国”之称,或云“关东六国”。
一直到后来的秦汉,山东的意思就是指的是崤(xiáo)山以东(或崤函以东,即崤山与函谷关以东)。在当时,山东与关东的意义相同,“山东”是个地域泛称,不是一个具体的行程区划。
具体说来,当时的山东地域最北是燕赵。当时的“燕赵”之地,除了今天的河北,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辽宁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朝鲜大同江北部。
山东地域最南的楚国,幅员更是广阔,其疆土曾一度扩展到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
一直到金朝大定八年(公元1168),在今天的山东省地界上,才开始设立山东东路、西路两路统军司,“山东”一名才开始成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也就是说,山东作为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历史大约有850年。
而在此之前的山东的广大区域,除了出现很多王侯将相,还产生了不少的名门望族。例如唐朝时,就有所谓“山东五大姓”的说法。
在唐朝,山东的含义和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相比已有不同,大体包括现在的山西、河北、河南还有山东。而所谓“山东五大姓”,也不是说的五户人家,而是指的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七大门阀世族。这七大世族中,姓氏有李崔卢郑王五个,因此也称“五姓七望”。
到了李唐时,皇室希望与有良好文化传统、家法门风的山东士族结姻,但常常遭到拒绝。尽管唐太宗声称自己出身于陇西李氏,表明自己是贵族后裔。但这七家门阀只是呵呵,根本不承认。大家认为,李唐家是胡人血统,“夷狄之裔”。
唐人柳芳说过:“山东之人质,故尚婚娅。江左之人文,故尚人物。关中之人雄,故尚冠冕。代北之人武,故尚贵戚……”
山东的士族们历来非常看重婚姻,他们既不愿意嫁女于皇室,也不愿娶公主为妻。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他们本来就“耻与诸姓为婚”(《太平广记》卷一八四《七姓》);二是因为,他们看不上皇室的文化传统、家法门风。
而当时,李唐皇室中有个历朝历代中都不常见的奇特现象,就是公主们不修妇礼的为数不少,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甚至是恶劣的影响。其中,豪侈、骄纵者有之,专横、淫荡者有之,妒悍、残暴者也有之……
翻开《新唐书.诸帝公主传》,我们可以看到:长广公主“豪侈自肆”;合浦公主“负所爱而骄……见(浮屠辩机)而悦之,具帐其庐,与之乱”;魏国宪穆公主“恣横不法,帝(指德宗)幽之禁中”;襄阳公主“纵恣,常微行市里。有薛枢、薛浑、李元本皆得私侍”;宜城公主“下嫁裴巽。巽有嬖姝,主恚,刵耳劓鼻,且断巽发”。
公主不修妇礼,甚至专横、淫荡、残暴,使士族之家望而生畏,怎敢攀龙附凤?一直到唐末,唐文宗想为太子迎娶宰相郑覃(荥阳郑家)的孙女。郑覃想都没想,一口回绝。后来,将孙女嫁给清河崔家的小伙子,那小伙、只是个九品芝麻官。
唐文宗长叹说:“我李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