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9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3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执教多年,我带过不少班级,但有一个问题始终让我头疼。每当需要安排学生的座位时,我总是费尽心思,然而无论如何调整,总会有家长表示不满。

按照身高来分配座位看似公正,但坐在教室边缘的学生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朝一个方向看会导致斜视,于是我尝试每周左右轮换座位,但这又引起了后排学生家长的不满,因为他们的孩子虽然个子高,但视力不佳,即使戴眼镜也难以看清黑板上的字。于是我又尝试每周前后轮换座位,结果却更加混乱,矮个子学生被高个子学生挡住,看不见黑板……

这边的问题尚未解决,那边又出现了新问题。由于班级学生人数是奇数,总会有一个学生需要单独坐。我按照传统做法,将经常扰乱课堂纪律的学生安排在那个座位上,时间一长,那个座位就变成了“反思座”。以前的家长对此并无异议,但现在的家长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让孩子坐在那里会使孩子感到被排斥,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打地鼠游戏,按下一个,另一个又冒了出来,脑子里仿佛有一群蜜蜂在嗡嗡作响,我该如何是好呢?

反客为主

我逐渐开始审视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最终我领悟到了一点:无论座位分配方案多么周全,也只能满足大多数家长的期望,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完全满意;过去在安排座位时,总是学生和家长提出要求,而所有的压力都落在了老师身上。

与其总是被动地应对,不如主动出击,制定一种积极正面的座位安排策略,将传统的学生选择座位转变为座位选择学生的方式。

让座位找人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撤掉所谓的“反思座”,在那张单桌旁添一张课桌,作为老师批改作业之用,将原来的单桌命名为“最佳小助手座”,只有每周作业错误最少的学生才有资格坐在那里协助老师;

随后,我又将第一、二排中间的几个位置设置为“勤奋座”“进步座”“最佳纪律座”“最佳表现座”,并向大家介绍获得这些座位的具体要求。

“勤奋座”属于一周内能认真记录课堂笔记、及时完成作业的同学;“进步座”属于语数英作业完成情况进步最大的学生;“最佳纪律座”属于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一周没有被老师点名批评的同学;“最佳表现座”属于认真完成课间操、眼保健操,积极打扫卫生,放学路队上表现良好的学生。

冰冷的座位有了感情色彩,我从学生睁大的眼睛里看到了跃跃欲试。这样安排座位不仅打破了以往的排座位传统,同时也破除了之前特殊座位是留给表现不好的学生的刻板印象。

更重要的是,如此安排转变了家长的固化思维,学生坐哪里不再由班主任决定,而是由学生自己去争取,班主任排座位的压力也随之大大减小。

让同桌找你

争前排“好座位”的问题解决了,又出现了新问题。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孩子学习时经常被同桌影响,希望给孩子换一个习惯好些的同桌。

我刚要给这位同学换个新同桌,不禁想到家长一提意见我就换座位的事,哪有那么多习惯好的同桌让我分配啊?

既然这样,我告诉孩子们:与其期盼能有一个习惯好的同桌,不如让自己成为那个人人喜欢的同桌。

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包括课堂纪律、教室卫生、学校活动、放学路队、作业上交等内容的班级量化考核表,并张贴在教室的显眼位置,考核表每周统计一次,积分排在前15名的同学,可以自己选择同桌。

当然我们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必须征得被选同学的同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要想选择好同桌,首先自己必须足够优秀。

新的规定刚公布,想换同桌的学生开始注重自己的行为习惯,为了获得高分,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

随即,这一部分学生带动了更多学生,班级的学习风气悄然发生了变化。

为了照顾那些即使再努力考核积分也无法排到班级前15名的同学,我又增加了一条规定,每周积分与上两周相比,能前进5个名次的同学同样可以选择同桌。

就这样,我把同桌的选择权交给了学生,那些想要换同桌的学生就不用再来找我调整了,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

让小组帮衬

为了充分利用同桌之间的互助优势,我在安排座位时不仅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同桌,还特别考虑了合理配对和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如果两个性格急躁的学生坐在一起,可能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因此我会为他们安排一个性格温和的同学作为同桌;对于那些课堂纪律松散的学生,我会安排一个遵守纪律的同学来影响他们;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会安排一个成绩优秀的同学来帮助他们。

对于前后座组成的四人小组,我也会进行合理的分工,选择表现良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和学习监督员,并实行轮换制度,让小组成员之间形成竞争,表现不佳的成员将被替换。通过同伴的影响、小组合作和竞争,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学生坐在哪里、与谁同桌,虽然看似是小问题,但实际上包含了很多学问。作为班主任,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思路,为座位安排注入情感,提升温度,让班级的座位安排变得更加有意义。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公众号“中国教育报”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