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不要到我家来了,我就是不交,有钱也不交!”

今天村干部又去我隔壁的堂哥家催收新农合,但是却被堂哥给赶出来了,还说他就是不愿意交!

看到堂哥很生气的样子,我连忙打圆场,村干部也是好心,你不交也不用发脾气啊。

堂哥跟我说,他前几年也交了新农合的,一年都没有拉下。可是前年媳妇得了肾结石。当时是在外地的医院就医的,花了好几千块钱。

当时还告知了医生自己有医保。可是却被告知在外地的报销,需要先到当地的去报备一下,然后通过了才能报销。但是对方又不告知具体如何报备。

像多问清楚一点,对方的态度很差,所以他也赌气没有报销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从那以后一家人都没有买新农合了。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农合的费用一年比一年贵,他就更不愿意缴费了。

而村干部说了,现在和过去不同了,外地也都能报销了,而且报销的流程更简便了。但是村干部苦口婆心的劝说,堂哥就是不为所动,坚决不愿意购买。

近年来,新农合在保障农民医疗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每到缴费季,总有部分农民拒绝参保,甚至如文中堂哥那般抵触。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入探究。

首先,经济压力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新农合缴费标准逐年提升,从最初的每人每年几十元涨到如今的数百元,对于一些收入微薄、家庭负担重的农民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一些贫困地区,部分家庭可能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新农合缴费成为了“不能承受之重”。

即便对于一些经济状况稍好的家庭,也会因看不到即时回报而犹豫。若家中成员年轻健康,常年无病无灾,缴纳的费用似乎“打了水漂”,这使得他们对缴费积极性不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报销范围与比例也影响着农民的参保意愿。一些常见慢性病、特殊病种的用药及治疗手段不在报销范围内,而这些疾病往往给患者家庭带来持续的经济压力。

报销比例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存在差异,基层医院报销比例虽较高,但医疗资源有限,农民前往大医院就医时,报销后自付部分仍可能超出预期,导致他们觉得新农合“不解渴”。

此外,新农合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管理问题,也引发了农民的信任危机。比如报销流程繁琐,需要提供大量证明材料,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报销周期长的现象,农民往往要多次往返于医保部门、医院之间,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过医保资金被挪用、侵占的情况,虽然只是少数,但经媒体曝光后,极大地影响了整个新农合制度在农民心中的公信力。再加上有些农民对新农合本来就存在误解,在网上听了一些人的各种说法,从而对新农合就更抵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新农合制度应从多方面加以完善。比如,在缴费标准上,应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收入状况进行差异化设定,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的补贴力度,确保缴费不会成为他们的负担。

另外,进一步扩大报销范围,将更多慢性病、特殊病种纳入其中,并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尤其是在大医院的报销比例,让农民切实感受到新农合的保障作用。

最后,加强新农合的管理与监督,简化报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严厉打击医保资金违法违规行为,重建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

实际性,现在的新农合政策还是非常不错的,比如对贫困人员的减免政策就很给力。这五类人员就能减免,甚至是全免。

第一类是对特困人员、孤儿给予全额资助,个人无需缴费;

第二是对于农村低保一二类、城市低保全额保障对象资助标准为310元,个人缴费9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是对农村低保三四类、城市低保差额保障对象、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资助标准为250元,个人缴费150元。

第四是城乡低保边缘家庭成员、过渡期内的已脱贫人口资助标准为100元,个人缴费300元。

第五是不同等级的残疾人员,也可以根据其家庭状态给与适当的减免,甚至是全免。

新农合作为一项惠民政策,对于保障农民健康权益意义重大。当然了,各地的政策也是有些微的区别的,具体还是要以当地的政策为准。

最后提醒一下大家,2025年度全省居民医保集中参保缴费期为2024年9月10日至12月25日;补充参保缴费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月28日。过了集中缴费期,后期补缴的话,是有3个月的等待期,也就是说补缴了也不能及时报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