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日(朝鲜语:김정일,英语:Kim Jong-il)是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父亲是朝鲜首任领导人金日成,其母为金正淑。金正日1942年2月16日出生在中朝边境两江道三池渊郡的白头山密营,当时他的父亲任苏联远东方面军独立第88步兵旅(又称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营长,母亲是著名抗日女英雄。
据朝鲜官方资料记载:“2月16日的凌晨,天空晴朗。抗日游击队密营地的木房以及茂密的森林全都覆盖着银白色的雪。霎时出现的两道绚丽斑斓的彩虹和一颗圣星(光明星)宣告着他的到来,忽又飞来一只喜鹊,一个将来要拯救全人类的领袖——金正日诞生了!”
金正日三岁半时,金日成击退了日本侵略者,他随父亲回到朝鲜;朝鲜战争爆发后,出于安全考虑、金正日和妹妹离开了父亲,直到1952年6月才团聚。在金正日的成长中,父亲从无论军事、政治还是外交方面,都对他悉心栽培。
金正日10岁时,金日成一度把他带到最高司令部的作战指挥台,父子俩一起熬夜,甚至一起去前线阵地和坑道工地,一起去视察遭敌机狂轰滥炸而燃烧的街道和村庄;什么进攻战、围歼战、遭遇战,类似的军事知识,少年的金正日潜移默化中就学到了。
1960年9月至1964年3月,金正日在金日成综合大学政治经济系接受教育,得到全面培养和发展,为后来他在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全面参政打下基础。此外,金正日对文学艺术也深感兴趣。当年让亿万中国观众落泪的电影“卖花姑娘”,就是在他“积极指导”下完成的,据称指导达150余次。
事实上,金正日在电影理论方面确实颇有造诣,并曾著书立说;1973年发表《电影艺术论》,此外还写过《论话剧艺术》《论舞蹈艺术》《论音乐艺术》《论美术》等文章。年轻时的金正日,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标准的文艺青年。他曾说过:“如果我没有成为一名政治家,我肯定是个出色的电影导演,或者至少是个电影评论家。”
从1964年6月至1973年9月,金正日历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组织指导部科长、副部长、部长、党中央委员会委员;1973年9月,当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书记;1974年2月,被推戴为金日成的接班人。为区别于被称为“伟大领袖”金日成,金正日被称为“亲爱领袖”。
金正日还于1991年12月24日被任命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1992年4月20日,被授予朝鲜元帅军衔;1993年4月,被推戴为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到了1994年、金日成逝世后,金正日经过选举、“世袭”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地位。
2011年12月17日,金正日在外出视察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在列车上逝世。
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一样,关于他的负面传言也一度甚嚣尘上。金正日去世后,美国就有经济学家称,朝鲜有政权崩溃的危险;而在韩国媒体对金正日的评价,则引用“叛逃”到韩国的朝鲜高级官员们的陈述,说金正日腐败、性生活放荡、酗酒……
韩国情报机构KCIA曾说,金正日的出场,神经都是不稳定的、狂躁的。但曾经与金正日有过数小时面谈的一些外国领导人,如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等,给出的结论与此不同,更没有认为他的神经不正常的,他说:金正日是个信息灵通的、有谈话热情的会谈伙伴。
日本前任首相小泉纯一郎:“凭我的感觉和与他的接触,他是一个很爽朗的人,也很有决断力,留给我的印象很不错。”
中国朱姓前总理在《答记者问》中评价金正日称:“我觉得他为人坦率、诚恳,思想很敏锐,知识很广博,信息也很广泛。我们讨论了很多东西,包括经济问题,包括中国的改革开放问题,其中也谈到你所说的设立开发区问题。我的印象是,他思想很开放,看得很远,同时也很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